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3/18 10:50:58瀏覽467|回應1|推薦26 | |
2023年3月5日博城讀書會《心靈深處》讀後感 2023年2月博城讀書會閲讀《心靈深處》小説集,本書作者是畢璞;出版社:秀威;年代:2015.本書收錄<非賣品>、<夕陽無限好、>、<痴聾>、<聖凡之間>、<長街>、<雨中愁>、<崖上的花朵>、<橋畔>、<纖手如冰>、<如夢令>。 會員們心得如下: 龔則韞 畢璞的《心靈深處》是一本非常有啓發性的小説集,共有11篇短篇小説,涵蓋了多個主題,包括愛、生命、死亡、時間、家庭、社會等等。透過細膩的筆觸和深刻的描寫,作者在其中展現對人性的洞察和思考。 作者通過各種不同的故事和角色,將我們帶入一個個獨特的心靈世界,讓我們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思考方式。每個故事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但它們都關注著人們面臨的基本問題,例如生與死、愛與憎、信仰和價值觀等,她的文字簡潔,但充滿著力量和深度,讓讀者不自覺的沉浸其中與角色們共悲歡。 此外,我認爲這本小説集的另一個優點是它對台灣文學的貢獻。作者是一位台灣作家,在東亞文學中的影響了是不可忽視的,這些故事展現當代台灣社會和文化的多元性,并且通過人物和情節的描述,揭示了中華民國遷台前後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 總之,作者的《心靈深處》是一本值得一讀的作品,它給世界各地的中文讀者提供了對那個時代的認識、深刻的思考和啓發。 羅正瑜 二月读的是毕璞所著的《心灵深处》,包括作者在不同时期写作的十一篇短篇小说。 前半部书的五篇写的是和平时期的故事,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各种暧昧的婚外感情,尤其是美丽少妇丰富的内心感触。主打故事《心灵深处》中,侯太太珍藏多年和表弟相处的美好记忆,十几年后与表弟夫妇相逢,却让她大为失望,感叹人心易变。其实这也不是表弟的错,在经历了众多人生风雨后,还有几人能保持少年的天真和初心呢?当年的记忆越是美好,越容易破碎。很多人参加同学聚会就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当年的美好初恋变为如今的世故中年,不如不见。 后半部的六篇是战争时期的故事,激烈变化的时局背景为这些爱情故事增加了一丝凄美,导致了悲惨的结局。同样是相爱的人,在战争时期却如同浮萍,聚散无助。作者不仅写感情,也细腻地描绘了当时生活的细节,让人身临其境,如同生活在那个时代,平民们背井离乡,妻离子散,爱人分离,衣食不保,命如草芥。 《桥畔》中描写了女人因怀疑丈夫外遇而离婚分居,却感到孤独寂寞而破镜重圆的故事。《痴聋》中,男人追逐婚外情失败后浪子回头与老妻重归于好。每个人在婚姻中的心路历程和抉择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婚姻中的男人、女人都时不时经受诱惑和考验,长时间的婚姻需要双方的容忍,主动经营和修补裂痕才能继续。 鄧家齊 台灣作家畢璞的小說集《心靈深處》共包括了《非賣品》、《夕陽無限好》、《心靈深處》等十一篇短篇。作為一個女作家,她以獨有的細膩筆法,構思了一篇篇不同場合,不同時代背景下的人物感情生活。這些故事主人公的情感,有的只是屬於自己的單相思,有的僅僅是一種朦朧的感覺,當然也有的是雙方感情上已經有了共鳴,但始終未能邁出最後的一步,結局卻大都令人感到遺憾,甚至釀成悲劇。 最近讀了好幾本深度不足的小說,看了畢璞的小說集,感到是一本值得仔細品讀的好作品, 吳怡芳 畢璞是我五、六 十年前在台灣成長時經常在報章或文藝雜誌上讀到的作家。一九五零和六零年代有很多與她有類似背景的女作家在台灣出現,她們都是在1949年左右匆促遠離在大陸的家鄉或校園到達台灣的,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年青婦女,她們當時或仍單身或初成家,許多人在相夫教子之餘開始寫作生涯。畢璞就是我當時喜歡的女作家之一,但年代太久遠,不復記得她當時寫過的文章的名字和內容,如今能讀到她的「心靈深處」一書,真是驚喜不已。 陳湘君 少年時在台灣長大, 那時渡海偏安的離鄉遊子中, 不乏文采斐然的作家, 文壇創作錦繡一片。 知名的大眾文藝作家有如寫大陸鄉野小說的司馬中原和發揚新詩的瘂弦等,多是倉促放下學業從軍救國的軍中作家; 或如學人執筆舒懷的梁實秋與余光中, 寫出許多談史話舊又放眼寰宇雋永的散文; 又如有憤世嫉俗不按牌理出牌的李敖柏楊之類, 大放厥詞一快讀者。異軍突起的更有一羣如林海音等的婦女作家, 她們多是在身邊瑣事人間溫情中隨手拈花, 寫出許多富有人情味的生活記實小品, 發表在衆多報章副刊, 文筆婉約流暢, 有別男性作家。畢璞雖非個中翹楚, 亦算是稍有名氣的。記得我初讀畢璞時,老以為是位男作家, 因為筆名硬氣, 筆風也樸實,不用心舖陳詞藻。後來年紀漸長, 注意到一些文壇活動消息, 才知搞錯了。 來美後數十年忙忙碌碌沒有機會跟進台灣文壇的發展, 這次讀書會選了畢璞的書, 興沖沖六十年後再見故知, 沒想讀了却是意外的有些失望, 竟然不能終卷。 六十年前我成長中的台北社會裡, 現在回想, 是仍然帶着許多舊時代的腐氣與思想。畢樸「心靈深處」開章幾篇描寫其中情感曖昧, 無奈寂寥,長日漫漫不知如何自我消遣營造生機那種生態的文章, 大概少時未經世事還是學生的我讀起來一知半解地覺着頗有深意, 但是在二十一世紀經過六十年生活與思想上的成熟與沉澱, 再讀作者六十年前的文章描述當時常見的故事與情景, 發現我已完全失去了當年的感動, 只覺着是茶杯裡的小風暴了。 (2023年3月17日抄錄)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