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2/20 04:21:15瀏覽540|回應0|推薦24 | |
2023年2月4日博城讀書會《北方的遺跡》讀後感 本書作者:余秋雨;攝影:鄭義、王仁定;出版:天下文化;年代:2001 全書157頁, 共分四個篇章 1. 一個王朝的背影 2. 流放者的土地 3. 脆弱的都城 4. 廢墟 龔則韞 余秋雨在2005年時曾來美國巡迴演講銷售《山居筆記》,我因爲先前讀過他的《文化苦旅》,所以帶著《文化苦旅》趕著去聼他的演講《大河文化》和買了一本他的《山居筆記》,并請他在兩本書的扉頁簽名及合影留念。他看到我拿出《文化苦旅》很訝異,我説特別喜歡這本書,因爲書中許多篇章我都去過並引起我的共鳴,他似乎十分感動,説我是他的讀者知己,我也受寵若驚。那年他的新夫人馬蘭也來了,記得是唱黃梅戯的紅藝人,許多人圍著她團團轉,問長問短,拉著合影,倒是冷落了作家余秋雨,單獨坐在前邊,有些落寞。 本書攝影居多,余秋雨給每張照片題句説明,四篇文章則摘自他的《山居筆記》。 多年過去了,再讀他的《山居筆記》,仍然十分震撼, 尤其是流放者的土地和廢墟,前者敘述古代皇帝的殘忍,動不動就誅九族,長途跋涉到流放地只剩百分之十,這段描述令我非常悲憤,孔孟之學强調以人爲本,方是治國之道,可惜這些皇帝讀了聖賢書,不僅無學以致用,反而以一己之利而有誅殺流放九族之惡刑,使得眾大臣爲保命而噤若寒蟬。然而失之桑田,收之桑榆,余秋雨說:藍天、青草、黃花、靜水,當生命被社會放逐,才會真正珍惜來自自然的安慰。這些流放者摒棄個人成見團結起來成爲朋友,在流放地辦學教當地子弟,帶去農耕文化,成就了邊疆文明與繁榮,這是個人不幸中的大幸,也是中華民族的不幸中之大幸。來自上海松江縣的楊璿一生流放東北曠野,他的一首詩最後兩句:生經多難情越好,未覺人間古道淪。説出流放者的心情跌宕起伏,可喜的是東北的黑土地無私地給流放者一片姹紫嫣紅春天。 清代的流放者發現了渤海國的遺跡,他們從中得到頓悟和啓發,這些遺跡也是廢墟,存在了一千多年,肉身的功名利祿比之如一隻蝌蚪,東北的黑土地跟地球同齡幾億年,如此一來,廢墟傲視功名利祿,黑土地傲視廢墟,生養著一切花草樹木動物,四季輪回,萬物世代交替。儘管城市與農村此長彼消或此消彼長,其實都是唇齒相依,無利弊可爭。記得二0一五年去地中海旅行,從羅馬登船,所以先參觀了該地的鬥獸場廢墟,然後是土耳其的議會廢墟,接著雅典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原始賽場,當時俯視、仰視、或走在當地,心中都是隱隱約約地人頭熙攘景象。我沒有去過東北,但是我的同事朋友醫生大多是東北人,個子粗曠高大;聲音中氣十足,像竹筒倒豆子,顆粒分明;個性豪爽大方,使我一見留下好印象,每次談話中,也像是看到他們背後的歷代先人。 先生那邊的一個遠房親戚在知青下鄉時,去了黑龍江,從此一去不回,如今路上相見不相識吧。 羅正瑜 刚听到书名是《北方的遗迹》,作者余秋雨,我就以为是一本大部头的书,因为中国北方的确有无数的历史遗迹,粗粗一讲就可以写好几本书了。没想到拿到手里,只是一本非常薄的图书,其中更是插入了很多图片,所以读起来非常快,两三天就读完了。 文是好文,四篇散文都出自作者的另一本书《山居笔记》,选了几个比较冷门的遗迹(承德避暑山庄,宁古塔流放之地,渤海国消逝的都城,圆明园废墟),从古到今娓娓道来,文字非常流畅,引经据典,令人深思历史上的此地曾经如何?古往今来的人在这片土地上又发生了哪些故事。 渤海国存在于1300多年前唐朝的时代,鼎盛时期建立的上京都城,光是环城的墙基就有三十多里。然而一朝被契丹占领,抢掠过后一把大火烧得干干净净,从此成为废墟,被历史遗忘。作者从这个都城的废墟联想到城市存在的意义,相对于乡村所代表的小农意识,城市代表了人才的集中,理应是除了农业以外所有其他行业的集中地。然而当年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就否认了城市的意义,要求所有城市家庭送孩子上山下乡度过一生。一方面把城市的信息带去了乡村,一方面却造成了对城市存在意义的怀疑,如若不是10年后改变政策,城市可能都有消融的危险。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大批农民进城打工,造成农村人口的流失,这也是城市化不可避免的进程。可见得民心的才是好政策,反对人性的政策实在让人不敢苟同。最近三年疫情,美国也有很多大都市人口因为可以在家上班,搬迁到小型城市或农村,过上了两全其美的日子,既有城市工作的收入和资源,又没有城市的喧嚣。可惜现在大部分公司又开始召回员工在公司上班,所以这个城市向乡村搬迁的势头已经开始逆转了。 书中图片也非常美,不管是承德避暑山庄中的建筑片段,园林,湖光山色,晨钟暮鼓,还是宁古塔流放之地荒凉的风景,有的地方孤坟遍野,另有马牛羊在绿草如茵的土地上或是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还有曾经的都城和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但是图片和文字放在一起,就让读者经常不得不停下来,从图片和文字之间互相转换,所以阅读不是很连续。如果能适当减少图片,或者把图片比较集中的放在几页,然后是几页比较连续的散文文字,我想这样可能比较适合欣赏。 以前我没有读过余秋雨的文字。这次看完他的四篇散文,感觉像拿起一杯清茶,温温润润苦中回甘。 董汝瑰 很欣賞余秋雨的寫作風格,在平實無華的字句中透著震撼人心的感觸!他將古今史事,分析得十分深刻透澈,將先祖經歷過的事故,以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的推理的方式,描寫得生動感人,加上許多有註解的相片,令人有如身歷其境,但也同意正瑜的見解。 在“流放者的土地”一章中,被株連流放到東北寧古塔的人民何等冤屈無奈?在朝為官者一旦犯了錯誤,如文字獄之類的罪名,則全家受累,甚至株連九族,全被流放到東北的寧古塔。有些素未謀面的遠親也被牽連,真是禍從天降,無比冤屈,每每令人掩卷長嘆! 然而在這整個歷史過程中,這些代代流放的南方家族,成為了東北在文化、農業、經濟、地理、及医药上的啟蒙者!他們的眼淚和血汗,給這塊土地播下了文明的種子。如余秋雨所說,「憑著這種高貴的內在氣質,他們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種….. 東北這塊土地為什麼總是顯得坦坦蕩蕩?為什麼沒有多少豐厚的歷史卻快速進入到一個開化的狀態?至少有一部分是來自流放者心底的那分高貴。」本章的最後一張照片是在一片黑暗的樹木大地之上,一輪光環攏著日出,余秋雨畫龍點睛的註解是:「文化的光圈,給黑土地帶來了真正的黎明。」 這不禁令人联想到近代(1968-78) 知青下放的歷史,下放的原因是什麼?是該為人才浪費而悲哀还是為文化普及而庆幸呢?當我讀到本書的第三章「脆弱的都城」時,答案揭曉了:余秋雨在憑吊唐代北方渤海國的興衰時,提到人類從農村發展到城市,是文明進步的寫照。而中國農民对城市中「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感到憤怒不滿,想把城市居民和工廠下放到農村,這是對城市中文明生活的無知嫉恨和蔑視,是把農業生產看成唯一的生活手段。而把知青的人生道路畫給了農村,也就否定了城市在知識層面上的必要性,這會直接導致城市的消亡!幸虧這個上山下鄉的運動只持續了十年,使中國免於另一塲文明倒退的現代災難!而且,城市意識在廣大的農村也逐漸普及,目前的農村終究成為了中國現代化的據點。 人口因天災人禍而移徒,許多人成為失根的一代。我的父母來自中國東北,父親的先祖輩在山東老家遇到天災时移居東北,五代務農小有積蓄,我的祖父得以留日深造,後參軍抗日。父親大學畢業後也響应了十万青年十万軍,去昆明開運輸机及當飛虎隊的翻譯。母親婚後一年生了哥哥不久,就隨著祖父一家從北平輾轉來台,娘家的張氏親人全没出來,我也從没机会認識他们。讀此書时不禁会想到我那斯文秀氣的母親,她的先人是否來自南方? 吳怡芳 這是余秋雨寫的以四個主題文字,配以相關照片的一本書。四個主題分別是「一個王朝的背影」,「流放者的土地」,「脆弱的都城」和「廢墟」。第一主題提出了一個以前我從未曾想過的觀點,即以往都是由大多數漢人的角度去看中國歷朝歷代的史實,不曾想到中國幾次被所謂「外族」侵略、甚至皇朝被取代的同時,不單是漢人的文化在同化那些「 外族」,中國以漢族為主的文化也在無形中接受並且容納了他們帶來的各種影響。最终是幾十個大小民族在中國那廣大的土地上形成了現今的國家。 陳湘君 每次讀余秋雨的書, 一是享受,二是讚嘆。享受是總是可以讀到一些新的東西, 引起我深思一些過去沒想過的事。讚嘆是他並不刻意彫琢的文筆, 徐徐道來,帶着讀者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大氣行雲, 常常速讀以後會不忍釋手, 再回頭慢慢讀一遍, 細細品味。 人怕出名,尤其是文人好相輕, 余先生得太多獎名氣太大挨的罵可不少, 還真有人以批評余先生為事業,如金文明之流, 連李敖也罵他光遊山玩水寫遊記而己。但他多半不回應。這個灑脫很好。至於批他文史錯誤, 我覺得他好從文史看風景,並非以文史專家自稱,若有繆誤, 無可厚非, 因為着重的是那些文史背景帶來的今人思想。 我與怡芳有同感, 這本書第一章帶出漢族與非漢族同為中國人的觀點, 歷史是借鏡,但時代是往前走的, 現今的美國人也應該認清這點, 不能老拿歷史來炒作做翻案的據點。 第二主題也很讓我震撼, 多少世代過去了, 但看了書中的照片, 或許正是當年流放寧古塔的人所見和生活的狀態。此書2001年出版,很好奇這過去二十年正值中國大幅度進步發展, 寧古塔是不是也成了大街通衢高樓林立的城市? 第三主題若寫在韓流泛瀾的今天,不知會不會有另一層次的看法, 自稱是當年東夷渤海人後裔的韓國人可是二十一世紀 Pop culture 的領軍呢! 讀完第四主題廢墟,掩卷時跟自已說, bucket list 要把東北古蹟放在歐洲前面呢! 別老以為中國只有長安西北和絲路。 這是一本好書。 (2023年2月19日抄錄)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