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12 07:26:32瀏覽1061|回應0|推薦14 | |
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大昭寺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去拉薩而沒有到大昭寺,就等於沒去過拉薩 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 在大昭寺前廣場,除了遊人外,還有很多僧侶聚集 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大昭寺作為布達拉宮的擴展專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去拉薩而沒有到大昭寺,就等於沒去過拉薩」,是大昭寺著名喇嘛尼瑪次仁的話;是幾乎每一個旅行者都同意的觀點。藏民也有一個「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的說法。在拉薩,藏族人喜歡將以大昭寺為主的八廓街一帶稱為「拉薩」。「拉薩」在藏文中的意思就是佛地;可見大昭寺在拉薩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大昭寺在拉薩市具有中心地位,不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會生活層面的。傳說大昭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贊干布曾在湖邊向公主許諾,隨戒指所落之處修建佛殿;孰料戒指落入湖內,湖面頓時遍佈光網,光網之中顯現出一座九級白塔。於是,開始一場以千隻白山羊馱土建寺的浩蕩工程。相傳建大昭寺時,幾次均遭水淹,文成公主說整個青藏高原是個仰臥的羅刹女;這魔女呈人形,頭朝東,腿朝西仰臥臂,大昭寺所在湖泊正好是羅刹女的心臟,湖水乃其血液。 所以,文成公主指示大昭寺必須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臟給鎮住;然後文成公主還同時推薦了另外十二個小寺院在邊遠地區,鎮住魔女的四肢和各個關節,共建了十三座寺院。當時主要的運輸工具,是依靠山羊揹著裝沙和土的袋子,就這樣把這個湖泊給填平了,給大昭寺奠定了基礎。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有餘,因建造時曾以山羊馱土,所以,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為「羊土神變寺」。 藏語中稱「山羊」為「惹」,稱「土」為「薩」,為了紀念白山羊的功績,佛殿最初名為「惹薩」,後改稱「祖拉康」(經堂),又稱「覺康」(佛堂),全稱為「惹薩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即由山羊馱土而建的。寺廟稱「惹薩」,因裡面供奉佛祖的像,有佛經、佛塔,還有四面八方的信徒來這裡朝聖,大家都認為這地方是佛地,其音逐漸演化,寺廟所在之地遂改稱「拉薩」。 從八廓街來到大昭寺前的廣場上,香烟繚繞,人流如織,多是藏傳佛教信眾在那裏轉街,或者是匍匐磕頭。他們之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神情都莊重肅穆,非常虔誠;雖然進藏的一路上已多次見過這種叩拜,但親身再見這樣的場景,還是讓我有些震撼。由於每天都有很多的藏傳佛教信徒,圍繞著大昭寺轉經,所以大昭寺實行限時參觀,每天8:00~11:30,主要為信徒開放,期間不接待10人以上的團隊;11:30~17:30才對遊客開放,參觀時間也有所限制。 走到近前,可以發現這裏與布達拉宮不同;三 沒有恢弘的寺院大門,經過一個小廣場就直接入寺。看著長長的隊伍,正傷腦筋間,旁邊有工作人員說我不用排隊,我很高興以為優待台胞,我又沒拿出證件,誰知我打哪來?後來才發現,排隊的人主要都是虔誠的準備添酥油的信徒,他們可以一直走到「覺康」大殿,繞釋迦牟尼等身像一周。而作為遊客的我,雖然不用排隊,卻也不能進入「覺康」大殿,只能在殿前遠觀釋迦牟尼佛。 大昭寺始建於唐貞觀十一年(公元647年),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建造的目的,據傳說是當時吐蕃王松贊干布為恭奉迎娶的尼泊爾尺尊公主,從加德滿都帶來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入藏而建造。拉薩後來之所以有「聖地」之譽,就與這座佛像有關。而現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12歲等身像,它是由松贊干布迎娶的另一位公主-大唐的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 據說,這尊佛祖像是南北朝時期,古印度國王送給華夏的。幾百年之後,唐太宗李世民將這尊供奉在洛陽白馬寺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賜給前往吐蕃和親的文成公主携帶進藏。這尊釋迦牟尼佛12歲等身像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按照釋迦牟尼本人形象塑造的。等像塑好後,那些弟子有幸請佛祖釋迦牟尼自己給自己的佛像開光加持。塑像的珍貴,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歷史和文物價值,最重要的是認為見到佛像,和見到2500年前的佛祖本身沒有區別。 世上只有3尊釋迦牟尼等身佛像;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世時反對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在他臨終時釋迦牟尼只同意以自己三個不同年齡時的模樣塑像,並親自為塑像繪圖。這三尊佛像中,以12歲時釋迦牟尼身為皇子的鎏金銅像最為精美與尊貴。該佛像後從古印度流入中土,又經唐代文成公主帶入西藏。釋迦牟尼佛12歲等身像遂被供奉在大昭寺至今。 1409年,格魯教派創始人宗喀巴為歌頌釋迦牟尼佛的功德,召集藏傳佛教各派僧眾,在寺院舉行傳昭大法會,後寺院就改名為大昭寺。有觀點認為早在9世紀時就改稱大昭寺;清朝時,曾被稱為「伊克昭廟」。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占地25100餘平方公尺龐大宏偉的規模。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和印度的建築風格,成為了藏式宗教建築的千古典範,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布局規式。 大昭寺不僅是一座供奉佛像、聖物以使信徒們膜拜的殿堂,它還是佛教中關於宇宙的理想模式-壇城(曼陀羅)這一密宗義理立體而真實的再現。在大昭寺正門入口處,有三根石柱;一根石柱上用漢藏兩種文字刻著西元823年簽訂的唐蕃會盟書。西藏的寺院多數歸屬於某一藏傳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則是各教派共尊的神聖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後,「噶廈」的政府機構也設在大昭寺內。活佛轉世的「金瓶掣簽」儀式,歷來都在大昭寺進行。 大昭寺歷史上曾遭受兩次災難。西元7世紀後期,由信奉原始宗教苯教的貴族大臣發起的第一次禁佛運動;以及西元9世紀中期,由朗達瑪發起的第二次禁佛運動,使大昭寺或淪為屠宰場,或遭到封閉,而釋迦牟尼佛像兩次被埋于地下。關於大昭寺內的佛像,有金城公主調換佛像的傳說,但是金城公主調換佛像這事,實際上是曲解了吐蕃資料的記載後得出的故事。 根據記載,文成公主為了鎮伏「惡道之門」,將覺阿佛像(即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留在繞木齊(惹冒切),然後在繞木齊建小昭寺(惹冒切寺)。「此處尚有惡道之門,繞木齊下有龍神宮殿,當迎覺阿像安住于此,即能鎮伏」「文成精于星算風水之術,審觀藏土地形,乃女岩魔仰臥之狀。心知若能迎覺阿佛像供龍宮頂,則可鎮壓之。遂即就其處,暫置佛像,四方豎立四柱......供養釋迦佛」。 「文成公主亦從內地招來精工巧匠,修建熱模切神殿」;「此後又盛傳唐軍入藏,急將覺阿釋迦像迎至神變寺,藏於南鏡門內,以泥封門,別繪一文殊像以掩之」「未兒,唐軍果至,縱火燒布達拉宮,未能將覺阿佛像迎走,乃將不動佛像運至半日程地。」即8歲等身像,公元八世紀的時候,被轉供奉在小昭寺。由此觀之,吐蕃人更看重文成公主帶去的覺阿釋迦像(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 後來金城公主「至神變殿,方知覺阿像暗藏于南鏡門,乃將門開啟,映出覺阿像,安置於殿后淨香室中心......」。按照此記載,文成公主將覺阿佛像(即十二歲身量之釋迦佛像、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覺阿釋迦像)留在繞木齊,然後在繞木齊建小昭寺,吐蕃人為了防止覺阿佛像被搶走,而將覺阿佛像轉移並隱藏到了大昭寺,後來金城公主取出覺阿佛像,就供奉在大昭寺。
大昭寺始建於唐貞觀十一年(公元647年),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 大昭寺是拉薩市內領略藏民信仰熱情的最好地方 寺前終日香火繚繞,信徒們虔誠的叩拜在門前的青石地板上 香烟繚繞,人流如織,多是藏傳佛教信眾在那裏轉街,或者是匍匐磕頭 每天都有很多的藏傳佛教信徒,圍繞著大昭寺轉經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神情都莊重肅穆,非常虔誠 院落東側,由各個家庭負責加酥油的數排酥油燈,白天也是長明不滅 更多相片請點閱(西藏拉薩大昭寺八廓街風光)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