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陳文卿老師所著的《伴你成長》,是《我們教了孩子什麼?》的姊妹作。
陳老師在序中提到:
有個小孩讚美媽媽的小花園好漂亮。
媽媽說:「它們的美,是我天天向花兒『潑冷水』的關係。」
孩子一臉疑惑!
媽媽解釋道:「你想想如果媽媽每天都澆熱水,花會怎樣?」
孩子不假思索:「會死掉!」
媽媽:「假使有一天你像花兒要被潑了一身『冷水』,你可願意?」
孩子:「嗯……。」
「伴你成長」單元,刊載於明倫,已有三年多的時間,每次提筆為文,總有潑人「冷水」的感覺,因為它所要傳達的意念,多麼不同於流行的價值取向,它教孝興悌,行仁由義,要蔬食惜字,不斷反觀自己,卻從不叫人爭名得利。字字句句寫來,似乎像一盆盆冰冷的水,潑灑在稚嫩的心田上,孩子若能歡喜接受,將是筆者莫大的鼓勵。
《伴你成長》續的其中這篇「惜穀」,就值得為人父母師長者多多思考。
惜穀
愛惜五穀,善心發揚,總有福報可享,
蹧蹋糧食,惡報速到,尚有餘殃待嘗。
孩子們:
夏日一過,秋的腳步也近了,黃澄澄的稻穗在陽光下閃耀生輝,農人們看著層層起伏的稻浪,不禁也笑開了嘴,啊!收穫的感覺真美!
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要有豐盈的收穫,必得努力耕耘。那一顆顆飽滿的稻穗,就是農夫們一點一滴的血汗,一鋤一畦的澆灌,吃盡辛苦換來的。當我們享用那香噴噴的米飯,可曾分外的珍惜,由衷的感激?
仁慈的李紳,眼見農夫為大家盡心盡力,養活了眾人,卻連自己都不得溫飽,真是感慨萬千,因此寫下了〈憫農詩〉,提醒每個人要珍惜榖物,心存感恩: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字字句句讀來,你是否有深刻的感受!
曾有一則糟蹋食物,不知惜榖的故事,值得我們反覆省思,引以為戒:
京城裡住著有錢的張員外,住的是富麗堂皇的大屋子,穿的是金絲銀線織成的衣裳,每餐吃的都是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可是他仍然不滿足,總是嫌菜不好,要廚子動腦筋換新花樣。至於飯呢?常常是雪白的上好米飯端上桌,碰都沒碰一下,便撤了下去,全部倒進廚房後面的水溝裡。
這些白米飯順著水溝,流經隔壁寺院的園子。廟裡的老和尚看了不忍心,每次都閉了眼說:「阿彌陀佛!浪費這些養活人的米飯,真是罪過啊!罪過!」便吩咐兩個小和尚小心地把米飯撈上來,仔細用水洗淨、曬乾,用水缸裝起來,過沒多久,竟然存了好幾個大水缸。
這一年,禍事發生了,張員外受到在朝為官的兄弟所連累,全部家產充公,家人也四處離散,他可是享受慣了,什麼事也不會做,只好沿街乞討,餓得只剩一身皮包骨。
有一天,他來到一座廟旁,發現牆腳有一碗剩飯,趕忙三步併做兩步衝了過去,一把抓起泛黃發酸的剩飯,正待送入口,旁邊突然竄出一條黑狗,惡狠狠的對著他吠,他只好無奈地把飯放回碗裡,傷心地大哭:「我怎麼如此倒楣,以前白米飯我是正眼也不瞧一眼,現在連一口狗飯都吃不到。」
張員外的哭聲驚動了廟裡的老和尚,老和尚可憐他的遭遇,不僅請他進去休息,還送來兩碗又香又尖的白米飯,員外見了,兩三下就扒得一粒飯也不剩,直說:「真是太感謝了,沒想到白米飯這麼好吃!」老和尚笑著說:「你不用謝我,這些都是以前你家水溝流出來的,經洗淨曬乾後已存了幾大缸呢!唉!不是我囉嗦,五榖養活人命,該好好愛惜才對呀!」
張員外聽了,慚愧地抬不起頭來,淚流滿面的說:「冥冥中,大概是上天在懲罰我吧!今天才會落得如此下場,這就是不愛惜米糧的惡果啊!」
從此,張員外在廟裡住了下來,三餐不論吃什麼,他都不挑剔,每吃一口飯,心中都充滿了感激,有飯吃就應該謝謝老天了!像這樣不知惜福,任意糟蹋食物,現世就得到惡報,我們可要心生警惕,切勿重蹈覆轍,否則後悔就來不及!
富裕的臺灣,許多人享盡了好處,卻仍不知足。平凡的料理,再也滿足不了口腹之慾,常看到一整桌的佳肴,不過動了幾口,就成了麻煩的餿水,學校裡的營養午餐,也經常在同學的東挑西選下,成了被遺棄的糧食,對那些仍在飢餓中求生的人們,無異是天大的諷刺,我們到底有多少福報,能承受如此隨意的丟棄呢?
孩子們:想想那個乞丐囝仔 ── 賴東進先生,為了填飽一家人的肚皮,小小年紀得在暴風雨中,寂寞孤單地四處行乞,一戶一戶的敲門,一次又一次的被唾罵,只換來兩碗白飯和兩條小小的甘藷,那已是千恩萬謝,等不及要飛奔回家了,這種苦楚,不是常人所能體會,我們能夠如此衣食無虞,實在應該備感珍惜才對,「有得吃,真好!」是不是?
(明倫月刊307期)
【延伸閱讀】 《我們教了孩子什麼》 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