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分享]《伴你成長》續 — 安身立命
2015/04/24 10:56:26瀏覽127|回應0|推薦5

由陳文卿老師所著的《伴你成長》,是《我們教了孩子什麼?》的姊妹作。
陳老師在序中提到:

有個小孩讚美媽媽的小花園好漂亮。
媽媽說:「它們的美,是我天天向花兒『潑冷水』的關係。」
孩子一臉疑惑!
媽媽解釋道:「你想想如果媽媽每天都澆熱水,花會怎樣?」
孩子不假思索:「會死掉!」
媽媽:「假使有一天你像花兒要被潑了一身『冷水』,你可願意?」
孩子:「嗯……。」
「伴你成長」單元,刊載於明倫,已有三年多的時間,每次提筆為文,總有潑人「冷水」的感覺,因為它所要傳達的意念,多麼不同於流行的價值取向,它教孝興悌,行仁由義,要蔬食惜字,不斷反觀自己,卻從不叫人爭名得利。字字句句寫來,似乎像一盆盆冰冷的水,潑灑在稚嫩的心田上,孩子若能歡喜接受,將是筆者莫大的鼓勵。

《伴你成長》續的其中這篇「安身立命」,就值得為人父母師長者多多思考。

安身立命

讀書之餘,莫忘勤播聖賢種;
生活之暇,常念長養菩提芽。


孩子們:

相信你一定看過很多的書籍,如天文、地理、歷史、科學等等,樣樣都有涉獵吧!未來,還有漫長的學習生涯,有沒有想過,即使擁有再淵博的知識,是否就能保證將來的生活幸福無虞呢?

從前有一個博士要搭船過江,在船上,他和船夫閒聊,他問船夫說:

「你懂得文學嗎?」

船夫答道:「我不懂!」

博士又問:「那麼歷史學、生物學…呢?」

船夫一項一項都搖了搖頭。

博士說:「唉!你知識這麼貧乏,生命豈不是丟了一半?」

不久,烏雲密布,風浪大作,船即將翻覆,博士嚇得面如土色,船夫就問他:「你會游泳嗎?」博士回答:「不會,我樣樣都懂,就是不懂游泳。」後來船翻了,博士大喊救命,船夫一把將他捉住,救上了岸,笑著對他說:「你所懂的,我都不懂,你說我生命少了一半,但你樣樣都懂卻不會游泳,要不是我,恐怕你整條命都沒了!」

在人生的洪流裡,時而巨浪濤天,時而暗潮洶湧,什麼才是我們的救命之道呢?如果只是勤讀書,爭取好成績,當遇到挫折逆境時,真正能為我們排難解憂,去除障礙的是什麼?認真思考這些問題,就不難發現:我們可以依個人的興趣,儘量在知識的領域中任意悠游,但真正安身立命之道,還是要有根本的。下面三點,提供你做參考:

一、深信因果:身處五濁惡世,將因果擺放心中,實是最大的保障,否則一切顛顛倒倒,種盡了惡因,等到惡果現前,才驚慌失措,哭爹喊娘,恐怕為時已晚,就像船已翻覆,才後悔飽食終日卻忘了練就泳技,豈不哀哉!

二、立住人格:人格是立身處世之本,高尚的品德才能讓我們在風雨中屹立不搖。
有個小徒弟問師父:「明天的氣象如何?」

師父回答:「一定是我喜歡的天氣。」

小徒弟懷疑地問:「您難道能未卜先知?怎知道天氣一定如您所願呢?」

師父說:「或許我不能控制天氣,但心情卻是我能掌握的。所謂: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不管陰晴、雨雪,我都會喜歡!」

誠然,人生的驚濤駭浪、風風雨雨,都是我們無法預知的,但只要立住人格,就像不倒翁有了重心,不管如何跌跌撞撞,仍舊安然微笑,端身正坐。能明辨是非,認清善惡,就會步步為營,戒慎小心地待人處事,錯誤愈少,就愈平安吉祥,就像航行在河流中的船隻,懂得避開急流暗礁,翻覆的危險就相對的減少,這比知識、成績,是不是更重要?

三、莫忘念佛:有好的泳技,在江河溪流中遇到船難,或許可以派得上用場,但無垠大海的狂奔巨浪,恐怕再厲害的「水中蛟龍」也要畏懼三分。如果我們能登上一艘大船,又有經驗豐富的船長掌舵,則面對生命的苦痛,我們彷彿有了靠山,不必畏怯害怕了。至於能不能搭上這艘苦海慈航的解脫之船,就要看我們平日是否努力籌措錢財,願意購買船票囉!所以,莫忘天天勤念一聲聲佛號,這可是萬無一失,最有效的救命丹啊!

孩子們,娑婆世界充滿天災、人禍,加上自身的業力愚昧,總令我們紛擾難安,不得歇息。生命是十分脆弱的,必得為它尋對了方向,找到了家,人生才算有了根,發了芽,否則,即使「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博通古今之人,若是遇到不可抗拒的危難,一樣慌了手腳。因此,讀書求學固然重要,「勤播聖賢種,長養菩提芽。」這些功夫,一樣也不能輕忽怠惰呀!

(明倫月刊306期)
 

【延伸閱讀】 《我們教了孩子什麼》 系列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oyoman&aid=2249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