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請尊重並引導內向的小孩適性揚才吧!「內向者的優勢」讀書筆記
2016/09/15 10:46:56瀏覽1709|回應0|推薦14

桃園高中 阿得老師

「研究顯示,世界人口中外向者絕非占大多數,30%~50%的人是內向者,比例甚至更高,但因外向者健談、喜歡社交,輕鬆吸引到更多的目光。長久以來,內向的特質與需求,沒有得到相對的重視,連內向者自己也忽視甚至貶抑了它們。」(前言)

在教育現場多年我也常常在想:內向孩子的成長和求學過程,有沒有因為內向的特質,而被忽略或貶抑呢?

為什麼會這麼想?呵呵!因為我就是很典型的內向小孩啊!

當然,內向與外向,並非絕對的兩端,事實上,相對多數的人是在這兩端的中間點游移的,而且,決定一個人內向傾向的因素頗多,大致可歸納四個:人格、情境、文化、年齡(學習)。

傾向明確的內向,比例很大是受先天遺傳的人格所主導,雖然也會隨著情境或文化或年齡而轉變,轉變的「外貌」或「包裝」會有多樣性呈現,但內向的本質、主軸是不會變的。

內向者就是很宅、羞怯、敏感嗎?當然不是!而且錯得離譜!事實上,內向與敏感沒有直接關係!外向的人也會敏感,那是屬於神經系統與比例的問題。科學研究得越多就越明瞭(ex:大腦前額葉的研究),內向有很多細膩的優點,而且是人類可以和平與進化的重要力量呢!只是,這些優點不易被凸顯,所以稱內向者的「祕密寶藏」一點也不為過。書本列了十個內向者的長處:(p.61)

1.謹慎(善於觀察和思考);2.實在(強調本質、言之有物);3.專心;4.傾聽;5.平靜;6.擅長分析;7.獨立(有原則);8.穩定(耐心);9.書寫(取代談話);10.為人著想的能力。

看到這些優點,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我很適合當心理輔導老師,而不是跑去帶團康、當導遊了!在生涯發展上,工作的內容符合自己的個性,是很重要的適性因素。(剛好手邊在翻閱「時間教會我們的事」一書也活生生地印證了此一觀念。)

可惜,許多內向的優點,很容易在外向者的亮麗表現下被忽略。研究顯示:外向者的大腦有「報酬取向」,因此積極爭取表現是很正常的事 ;內向者的大腦則是「安全取向」,因此謀定而後動才是王道。(p.41)

面對家庭與工作的選擇和經營,內向與外向的特質也會有很大的差異,但只要互相理解和尊重,循著自己的個性喜好去努力,站在適合的位置發揮個人的長處,內外向,是沒有什麼好壞之分的,都可以很圓滿。

可惜我們的學校教育,或是同時有內外向子女的父母,當同時面對內外向特質的孩子時,只是習慣用同一個標準或方式去要求、壓制,而且容易傾向於外向的期待(你要打招呼啊!你要舉手搶答啊!),對這些內向孩子而言都是很辛苦的。

所以父母不要只是怪內向小孩:你怎麼那麼內向啊!連打個招呼也不會!

所以老師不要只是怪內向學生:你怎麼都悶悶的,連個反應都沒有!

內向者,也不是故意要內向啊!只要你給他們充分的時間準備,他們往往可以報告或表達得更好。

教養上,要多試著引導內向孩子了解自己的特質,欣賞和肯定自己的特質,讓優點的長處可以多加發揮,也讓缺點的不足,願意大力學習和拓展,充實個人特質的彈性。

還好書裡也列出內向者的障礙,鼓勵內向者可以看見這些障礙背後的需求,而勇於去嘗試突破:(p.88)

1.恐懼(與他人相處的不安);2.瑣碎(迷戀單一資訊);3.過度刺激(不堪負荷大量外來刺激);4.消極;5.逃避;6.過於尚智(輕忽情感);7.自我否定(壓抑內向特徵);8.僵固;9.避免接觸;10.畏懼衝突。

為了避免過度內向帶來的負面影響,書裡羅列了各種突破之道,包含:感情追尋、家庭經營、人際關係、勇於表達、上台說話、會議討論等實際生活層面,具體而微的建議和做法,非常一針見血切入重點。譬如,關於上台演說,內向者可以善用上述的內向長處:(p.269)

長處二:實在,實在的內向演說者,不喜歡吹捧自己,而是專注於演講主題和意義,容易完整表達出演講要傳達的內容。

長處三:專注,專注的特質,讓內向者可以在演說時,聚焦於場面、內容、與觀眾,在適當的時間用內容喚起觀眾的注意力。

長處十:為人著想的能力,讓內向者輕易地設身處地,知道聽眾要的是什麼,輕易能完成傳遞演講的目的。

當然,內向者要突破的艱巨任務,就是上述所列的十種障礙,實際生活中,因為早已對自己特質的了解和不逃避,所以,一旦遇到困難,反而可以細心地提早因應準備,譬如上台演講,提早擬稿,提早練習,找前輩指導,做一段時間的心理素質強化,聚焦於整體議題的內容。如此,就可以避免:恐懼、瑣碎、逃避,三個內向者演講常有的障礙。

充分了解,充分接納,不卑不亢,具體而務實面對內向的長處和障礙,勇於突破障礙,發揮內向特長。能如此,內向者的適性揚才,一點也不是困難啊

註:圖片錄自網路。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74408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