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吃苦?
2014/07/07 11:53:21瀏覽3531|回應0|推薦27

前兩年連續帶孩子出國玩,於是今年四、五月孩子們就自然而然地問:今年要去哪一國玩?

我回答:哪一國都不去,因為你們付出的和吃的苦,都還不夠折抵呢!

出國如果是大人們工作辛苦的犒賞,是親子間互動娛樂的美好時光,是探索世界的旅程,當然合理;但,孩子能體會多少?孩子常常比較在意的是:哪一家餐廳吃得好,哪一家飯店很舒適,哪一個景點很漂亮。哪一家航空飛機很豪華。

然後呢?

「窮養」孩子,是許多親子教養的建議,特別是對有錢人來說更是如此,富有習慣了,孩子跟著奢靡成性,習性上當然越來越難以管教,富不過三代,也是這樣背景產生的吧!

最近看了「虎媽的戰甲」一書,其中所提到的三項成功人格特質之一:不安全感,也是這種窮養的精神顯發,在美國許多的移民家庭、摩門教家庭、猶太人家庭、亞裔家庭......,成就斐然,一定是苦過了的孩子,才更會想要力爭上游,奮力游向上流社會;教育和教養要能成功,移民孩子或戒律較嚴的成長環境,這般苦的過程,反而變成很重要的元素!觀之被照顧得很好的孩子,本身是難以領會這個道理的,父母為了激發孩子的動力,反而喜歡用比較、補習、處罰,但得到的效果都比較是短暫的。

這又讓我再次想到之前導讀的「以小勝大」,葛拉威爾所提的「優點未必是優勢」及「有益的困境」,也點出了類似的觀點,孩子的困境反而是人生最好的老師,偏偏我們父母總是被困境嚇得半死,一切都怕輸在起跑點。參照前人經驗可證,許多人生的軌跡並非如此,可以確認:苦,絕對是好事!可是多數的大人們,大概是過去苦怕了吧!就是怕孩子吃苦。

其實,大人所擔心的苦,有時反而是孩子的樂,以我常帶小孩爬山來說,苦的過程是必然的,但登頂的美景往往才是最佳的激勵,能辛苦登頂也才是自信的樂,在這個過程當中,疼小孩的我,面對小孩的抱怨,反而更要能挺住,孩子的韌性,也才會慢慢被磨出來,如果只是怕小孩吃苦,又怎能飽覽登頂後的美景呢?

就算是苦的過程,也會有許多探索的樂趣,探索周遭和內心的過程,可以看到大自然的細節,可以看到自己內心的變化,這些探索歷程,對人生大格局的體會來說,苦反而是樂,樂在探索。

媽寶爸寶,都有慣壞小孩的諸多理由,但拋不開的真相是:台灣的孩子越來越吃不了苦!人才競爭力下滑也就不足為奇了!

奉勸父母:可不可以就陪伴孩子而不要攙扶?可不可以不要幫他報一堆補習卻只會說"為你好"?可不可以不要拿其他小孩的成就(績)來壓孩子?可不可以只是單純給孩子一個探索世界的空間而不要干涉太多?可不可以不要一直說"我走過的路比你..."?

吃苦,就像老殘病弱,都是真實人生的一部分,能苦中作樂、苦中悟道,才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啊!

(後兩張圖片取自博客來網站,如有不當請告知)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4848851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4 12:12 【udn】 這裡更低價!一定 變成 父母 關鍵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