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7/08/17 09:14:36瀏覽2499|回應1|推薦12 | |
桃園高中 阿得老師 期末時和一個學生媽媽聊了許久,聊到我拿話筒的手都酸了,耳朵也壓得又紅又癢,但對話主題依然是鬼打牆,毫無進展。
這是當輔導老師很典型的一幕。
孩子固然功課退步,也交了男朋友,但我跟孩子聊過,她自覺問題不大,功課有點起伏自己會努力,男朋友也不是很深交,她始終是在意功課的,對於當下的生活節奏、讀書進度,自信還可以掌握得更好。
可是,全職家庭主婦的媽媽,無法信任孩子,平常喜歡掌握孩子一切細節,一旦功課出狀況,一定緊盯她的問題找到認定的關鍵,然後窮追猛打,盯行蹤、罵人、爭吵、冷戰、打電話給老師......,說好聽是全心全意、悉心照顧,說難聽是毫無信任、兩敗俱傷。
和媽媽的對話過程,我不斷引導媽媽思考,家庭主婦生活的種種,是否節奏很忙?時間掌握是否是靠自我要求呢?回答當然是。於是我問:那,高中生的孩子,是不是也應該放手讓他自己負責?然後,妳可不可以把大半的注意力,聚焦調回自己的人生呢?
媽媽的不放心,其實也就是對自己的缺乏信心,嫁給老公後,生活的全部就是:孩子、老公、公婆、家事,沒有真正的放鬆過,沒有善待過自己,沒有充分信任的家庭關係,所有的寄託就是老公和孩子,這兩人幾乎就是全部的天空了,既折磨自己也不放過家人。
每到我問到某個問題的核心,媽媽總是東躲西閃,尤其是關於原生家庭,我推測,許多的價值觀、不信任、婚姻觀念等,關鍵都是其來有自吧!可惜,鬼打牆的迴避和叨唸,只是證明媽媽不斷的逃避。到底在害怕什麼?至少我明顯感受,媽媽其實從未曾對孩子示範過,什麼才是為生活負責的界線和做法。
最後,我想我應該撐不下去了,我說了一句常跟家長們說的話做結尾:「你沒有辦法給出你沒有的東西」,以此刺激媽媽,請多關照自己的生活吧!家庭的責任不需要無限地擴大,設定哪些事是屬於孩子自己該負責的,然後討論出當媽媽可以如何從旁督促;一旦界線劃出來,責任才會清楚!
當代做父母的,一定要願意虛心面對自己的不足,坦然以對,虛心學習,因為我們小時候看到的那一代父母的管教,早已與時代脫節啦!
當你為生活全心全力地負責,其認真的態度,孩子都會看在眼裡的,不需要叨叨唸唸,不需要打電話跟老師"盧",你願意盡心盡力照顧好家庭、也積極用心經營自己,這些都是最好的身教,遠勝過所有的大道理,更可以避免兩敗俱傷的親子關係。
註:圖片錄自「15 Times Kids Totally Were Their Parents」拼貼,孩子跟著父母的模仿和學習,遠超乎我們的想像!網址~www.huffingtonpost.com/2015/06/03/times-kids-totally-were-their-parents_n_7486472.html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