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09 08:58:49瀏覽3383|回應1|推薦8 | |
最近看到日本攝影家青山裕企的女[中]學生寫真集《思春期》,忽然想起役所廣司主演的【援助交際24小時】(1997)。 寫真集與電影都有一個共同點,描寫日本的中學女生;不過,這只是表象。 “裡面一點”的是,它們都令觀者主動想起「性」。 援交,當然一定要有「性」。不過,【援助交際24小時】強調的是「個性」:一個堅定意志要去美國唸書的女孩,為了籌措學費而誤闖援交圈。 她更深一層的「正面個性」是,她所關心的不是鞋子,而是做鞋子的工人;她更深一層的「反面個性」是,她跟搞援交的朋友揚言說,「不要父母」。 兩種「個性」加起來:關心陌生(新鮮)的工人、拋棄熟悉的父母,我們所看到的不僅是一種時代的悲傷或矛盾,更多的也許是,沒有歷史的包袱、卻不得不隨機與陌生人包「縛」在一起的「冒險時代」。 只是這種之於中學女生的「冒險」,在任何時代都不得不緊抓著「性」,才能帶給中學女生那股「青春的奔跑活力」。 青山裕企的中學女生寫真集有許多特色,其中第一個引人注目的就是「色」,那一幅幅中學女生或亂髮慵躺,或低(角度拍攝)腳坐立,或脫衣露臍,除了展現下半身的魅惑外,更引人遐想的是,這些中學女生都是「無臉女」。 因為「無臉」,使得這些女學生的「青春活力」,焦點更集中在脖子以下的「性活力」。 從以上一本寫真集與一部電影,我們很可以再“裡面一點”地問:「青春是什麼」? 分別在20世紀前後十年的它們,很明白的告訴我們:拋棄歷史與傳統(父母),丟掉最上層的姿態(臉),運轉人類最原始的本能(性),直奔最文明的窗口(名牌、美國與攝影),這股「去『皮』轉肉的性活力」,是我們所承受(也是享受)的其中一股時代「新」活力。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