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紅顏薄命及其他
2018/04/17 23:26:09瀏覽3534|回應11|推薦151

紅顏薄命及其他

顏敏如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677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1788vuRcko

2018年開始不久,德國報紙Die Zeit刋出一篇專訪,題目是「他要懲罰我」。主演過「鳥」(The Birds)及「艷賊」(Marnie)等名片的受訪者是上世紀六零年代冷艷、美極的美國著名女星蒂比.海德倫(Tippi Hedren)。現年已高齡八十七的海德倫是個保護動物的活動家,五十隻左右的獅子、豹子、老虎就住在她的莊園裡。記者訪談的動機出於去年在好萊塢開始並傳播到其他國家的「反對婦女遭受性侵害運動」(#MeToo)。原來海德倫曾經是性騷擾的受害人,而加害人則是聲譽如雷貫耳的已故大導演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

對於去逝將近四十年的希區考克,海德倫雖是心存謝意,卻也感到無比厭惡。希區考克發現海德倫的當時,她已是一名成功的模特兒,沒料到受邀演出電影卻是受侵犯的另一個開始。「他肆無忌憚地騷擾我」,這是海德倫對記者提問的回覆。當時她受辱的事情人盡人知,卻沒人站出來為她說話,因為不願意得罪「大師」。那麼希區考克的妻子呢?她只對海德倫說「很抱歉,妳遭遇到這些事情」,如此而已。由於關係到聲譽與事業財富,連最有資格發聲抵抗的妻子都默許,海德倫只能戰戰兢兢地自我保護。希區考克為了報復海德倫的不聽從,拍攝「鳥」時,原本可以機械鳥代替,他卻讓真鳥攻擊海德倫。接近片尾的一塲戲,眾鳥被塑膠線和海德倫綁在一起,變得驚恐而瘋狂攻擊,海德倫因此而臉部受傷,眼睛也差一點被啄。拍攝完「艷賊」,希區考克曾有機會在他辦公室裡侵犯海德倫,她抵死反抗,希區考克竟然以「妳要單獨養育女兒,需要錢,妳的父母越來越老,也需要妳的金錢支援」做為讓她就範的威脅,並揚言,他可以一手毀掉她的事業。海德倫終究沒讓希區考克得逞。此後,由於合約關係,希區考克有權利不讓她主演其他影片公司或其他導演的戲。海德倫對德國記者表示,她確實感激希區考克給她演出好片子的機會,但這並不等於他可以任意操縱她的人生。海德倫曾懷疑自己的衣著、行為有什麼偏差,才導致希區考克有侵犯她的意圖。她在當模特兒時期,就已曾經遭過騷擾,而六零年代的美國,特別是演藝圈,並沒有性侵犯的概念。

希區考克和海德倫之間的事情,是女人遭受男人性騷擾或性侵害的標準模式;也就是,美麗的女人往往是掌握權勢的男人所覬覦並侵犯的對象。把雌性的美和雄性的權配對,在人類世界裡似乎是理所當然,自古有之。那麼紅顏註定要薄命,因為權勢常常是摧殘紅顏的手段?或者,美是過失、是邪惡,並且足以引發權勢裡隱藏著的犯罪因子?既然是罪責,又為何能具備讓人一再視而不見的魔力,而且這魔力在男人、女人身上全都適用?除了權勢本身是個招致迷戀的對象之外,這些男人究竟擁有什麼魔力?

畢卡索(Pablo Picasso)被譽為百年難得的大畫家,長長一生裡,圍繞他的女人不斷。無論妻子、情婦,全都以虐待狂、惡魔定位這位曠世奇才;其中一位女子因他自縊,一位舉槍自盡,另兩位失智瘋狂。「他以動物般的性屈辱他的女人」是畢卡索孫女對他的形容。後印象派大畫家高更(Paul Gauguin),誘娶了十三歲女孩。俄國表現派畫家亞夫連斯基(Alexej Jawlenski)讓十四歲少女懷孕。卡羅(Lewis Carroll)的相機鏡頭偏好對準小女孩裸露的身體,人們則高頌他的「愛麗絲夢遊仙境」。

拉馬丹(Tariq Ramadan)是埃及裔的瑞士伊斯蘭學者,外祖父是被定位為恐怖組織「兄弟會」的創始人之一。拉馬丹本人外型俊逸,辯才無礙,曾與法國前總統薩科奇(Nicolas Sarkozy)在電視上激烈爭論,被看成是歐洲伊斯蘭的改革者,他在英國牛津大學的講座由阿拉伯國家卡達(Katar)出資支持。目前他由法國警方扣押,等待審判,原因是拉馬丹遭到數名女性指控他性侵、強姦。法國報紙Le Monde報導,拉馬丹毆打遭受侵害的女人,搧她們耳光,強迫她們口交、肛交;她們喊叫得越大聲,他打得越凶猛;有的被抓住頭髮在旅館房間裡拖著走,有的被他推進浴室裡並對著她的頭撒尿。納瑟(Larry Nassar)是敘利亞裔美國人,在他擔任運動醫生數十年期間,性侵無數女孩。他能得逞的原因又是視而不見,知情不報。直到被檢舉時,警方才在他家裡搜出數萬張裸照。女法官亞瑰里娜(Rosemarie Aquilina)在法庭上訓斥納瑟,他明知自己的病症所在卻不尋求治療,分明是長期蓄意犯法;像他這樣的人,她連家裡的狗都不能放心交給他。最後,納瑟被判175年徒刑。

這些全是男人仗勢位高權大而蹂躪女人的例子。遭受暴力的女人,有些出於社會不諒解及親友不支持而終生恐懼,有些因為年少懞懂,不能排遣而羞憤自戕,更多是無法言說的傷痛有如噩夢隨行。女人必須如何面對獨裁、易怒、自戀等等人格特質,令人著迷,卻又嚴重傷害自己的男人?

羅馬時代詩人奧維德(Ovid)的變形記裡(Metamorphoseon),遭到強暴的菲洛梅拉(Philomela)也被割去舌頭,為的是不讓她洩露強暴者的身份。菲洛梅拉雖不能言語,卻把自己的故事以圖案織入衣服。莎士比亞則更進一步,他讓在「替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裡(Titus Andronicus)遭遇強暴的拉維妮亞(Lavinia)不僅被割下舌頭,雙手也被斬斷,但她仍奮力以口銜起木枝,在沙上寫字揭露罪行。文學家雖然給了女人舉發的力量,卻都是事後無奈的補足。女人無底的痛苦、悲傷轉化成容忍、渴求以及無效的憤怒,雖是深具張力的上等戲劇題材,卻只是重複利用女人的絕望而已。有人認為,藝術家本當大膽、狂情,深不可測,也超越世間規範;他們不妥協、淫穢且自大,因為藝術只認得殘忍、強暴與不義;藝術家與罪犯㩦手同行,他們沒有道德,全身充塞著瘋狂的創造力。由於愛慕令人迷戀的邪惡而讓自己受到傷害的女人,在乞討公平的同時,是否少了認識男人應有的基底?

和權勢同樣致命的,是卓越的能力以及一般人少有的天份,所以才顯得非比尋常,才讓男人、女人願意親近,進而原諒甚至根本拒絕看出對方的錯誤,因為自己迷戀的人一旦犯了錯,不就等於間接承認自己的愚蠢?此外,和權勢、天才沾上邊,自己又是多麼光彩!

惹內(Jean Genet)曾經是個慣竊,他偷布料、書本、手帕,也偽造車票。因著他的小說、戲劇、詩歌等等精彩的文學書寫,半個巴黎毫無保留地美化他,將他羅曼蒂克化。後來惹內因罪行被判監禁時,沙特(Jean-Paul Sartre)是為他寫求情信函的同行之一。坐在咖啡館裡抽著雪茄,透過厚鏡片看世界的沙特,惹內的偷竊行為在他眼中成了「對於『不可能』的系統性尋找」,是一種「以詩的向度從事冒險的藝術作品」。192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曼(Thomas Mann)據說是個無情的家庭暴君。德國重要作曲家之一華格納(Richard Wagner)是個反猶主義者,他的音樂不能在以色列演奏。

人,往往無條件地誠服於頭銜,向聲望叩頭,對賞識自己的人屈膝;有些出於諂媚,更多是因為缺乏承認那人並不見得那麼好的勇氣;或者幼稚地認為,傳世的音樂家、藝術家、作家…必定擁有與他們偉大作品等值的偉大人格。事實上,作品與人格是兩種完全不相干的領域,它們可以重疊,卻不必要相等。

至此,這文前後碰觸了兩個不同的議題;絕大部份談到美麗的女人面對權勢在她們身上無度求索時的困境,一小部份提出人對天才、聲名的盲目崇拜,並且毫無疑慮地把內隱的性情、人格等同於外顯的行為表現、言語運用或各種形式的創作。能將這兩種看似不相關議題併合呈現的,是2017年春在台北發生的林奕含事件。

林奕含是位美麗的少婦,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暢銷書不久後,自縊身亡。林說,書的內容改編自真實故事。林的父母指出,真實故事的真正主角其實是林奕含自己。書中敘述,少女房思琪如何受到補校國文老師李國華誘姦而引發精神病症的經過,讀來令人憤怒異常,不寒而慄。以讀書做為糧食的林奕含有著極好的文筆,少部份急於表現的痕跡以及某些不夠平衡的架構,並不影響這書的價值;而書中所碰觸的議題,催迫人不得不正視在社會小角落裡幾乎無時無刻不發生的誘姦事件!

因著對國語文、對書本、對文字的喜愛,當年少的林奕含碰到暗藏心機,並以動人美麗言辭刻意親近林的國文老師時,她並不明白那其實是成人遊戲的精良操作。就在她墜入陷阱而必須強迫自己也愛老師才能緩解恐懼、不安的情緒時,她平時對於愛、是非與道德的理解便一夕崩塌。她受訪時提到:「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說出詩的時候,一個人說出情詩的時候,一個人說出情話的時候,他應該是言有所衷的,他是有『志』的,他是有『情』的,他應該是『思無邪』的,所以這整個故事最讓我痛苦的是,一個真正相信中文的人,他怎麼可以背叛這個浩浩湯湯已經超過五千年的語境?為什麼可以背叛這個浩浩湯湯已經超過五千年的傳統?我想要問的是這個。」她說,書中國文老師的有些話是高度藝術化的,例如:「都是妳的錯,妳太美了」,或者「我在愛情,是懷才不遇」;她認為這些話「都非常非常美」。

林剖析自己:我在思考讀文學的人真的會做出這樣的事嗎?他誤讀了嗎,他讀錯了嗎,他沒有讀到心裡?我終究必須相信,文學讓我幻滅。我長年以來用來鍛造我的尊嚴、我引以為傲的、讓人讚嘆的,我自己會有些得意、自己以為有點思想的那個東西,竟然,會變成這樣子,我真的非常痛苦。…引胡蘭成他自己的話,他說他是「既可笑又可惡」,因為他的思想體系如此矛盾,以至於無所不包,因為對自己非常自戀,所以對自己無限寬容。這個思想體系本來有非常非常多裂縫,然後這些裂縫要用什麼去彌補?用語言、用修辭,用各式各樣的譬喻法去彌補,以至於這個思想體系最後變得堅不可摧。…胡蘭成身上有國破家亡,但李國華沒有。可以同情胡,但不同情李。因胡說過,殺一個人不道德,殺千萬人就沒所謂是否道德。但李在承平時代,竟可一再「殺人」而不覺得不道德。…李的魅力在於,有些功利,有些素養,又表示自己寂寞,不被世界理解,而讓小女生以為自己可以支持這個不被理解的人。

讀畢「房」書讓人喟嘆,世間竟然有如許蒼老的年輕女子!「誘姦」應該是林奕含成年後,以數年時光反覆思索發生過程,才終於得出的答案。整個事件對她最大的摧殘,是連最低廉無價、最不受讚頌的平庸人生,她都不再有能力經歷。她住在一個氣泡裡,走在一個氣泡裡,生活在一個氣泡裡。氣泡透明、透光,她看得到外面豐沛吵嚷的人世,願意和他們一樣平凡地快樂或憂傷,卻再也出不來,再也沒有機會享受基本與普遍,因為已經破壞了的味蕾,再也嚐不出苦辣酸甜;因為要抵擋霸佔了數千夜睡眠的噩夢,她的力氣早已耗盡。外面的人望著氣泡裡的她,總以為是個愛鬧事的小天使,不小心從天上跌了下來,還沒開始生活就要裝扮成熟。

林奕含說:「我是迷信語言的人,知道奈波爾(V. S. Naipaul)打妻,極難過,不明白,為何能寫出極好作品的人,還會打自己的妻子。…後來讀到,薩依德(Edward Said)是裡外不一的小人,終於知道,不能相信一個人的文字和為人,世上沒什麼是可以相信的。我們認為一個真正的文人應該的千錘百鍊的真心,到最後回歸只不過是食色性也而已。」以及「藝術可否含有巧言令色的成份?藝術是否從來就只是巧言令色而已?技法會不會只是巧言令色而已?」把文字和為人等同起來,把藝術或技法看成是內在人格的外顯,正是林奕含年少時的致命要害,也是許多男人、女人一生的致命要害。不要把事情看盡,不要把某人說滿,留給自己一些轉圜的餘地,因為保有距離與理性思辨,永遠是防止自己被耍、被騙最好的武器。

男人的性,無邊際;天才型的男人、擁有權勢的男人更加有能力拓展自己的宇宙,而且往往在女人的協助之下完備。女人一旦和男人上了床,整個人就是他的了;再聰穎、再成熟的女人也逃不出這一魔障。何以如此?答案也許只有性心理學家才明白。

文章開頭提到的蒂比.海德倫曾說,保護動物界有句話「殘酷忍受不了陽光」,意思是,只要一知道動物受到虐待,保護動物團體必定會前往救助。可惜,終結殘忍似乎只發生在人與動物之間,人與人的關係複雜太多,結果,人(特別是女人)的待遇竟然不如動物了。海德倫認為,正是因為人人視而不見,才讓這類事件難以改變。媒體報導後,雖然引起討伐的聲浪,卻不真正落實到團結抵抗。去年因紐約時報及紐約客雜誌揭露哈維.懷恩斯汀(Harvey Weinstein)性侵案而引發的#MeToo運動,但願能夠改變這一現象。

二十歲的男人愛二十歲的女人,四十歲的男人愛歲二十的女人,八十歲的男人愛二十歲的女人。而且,偉大作品與是否巧言令色之間根本沒有交集。

女人,請小心!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nminju&aid=111552106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受害者
2018/07/12 05:53

敏如格主這篇報導分析的很平衡~

人的本質, 若不透徹自我了解有多麼無限可能, 然後掌握好, 事先避免, 否則處處是危機~

其實, 要說掌握和避免事實並不容易, 還要有家教上的同時認知~

這樣的人, 若沒有悔改與認罪, 若沒有接受治療, 再犯率很高~

他們本身就曾是受害者吧?

 

顏敏如(yenminju) 於 2018-07-14 16:51 回覆:
謝謝閱讀。只是,很抱歉,我看不懂留言的意思。

向陽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性的弱點!
2018/05/19 00:06

容易得到的,就不懂得珍惜;這是人性共通的弱點,所以「人」必須學會修持自我。

有才華的男人,容易得到少女的青睞,所以不會重視男女之間的愛情。

呃,是不是這樣呢?


真正的台獨,是思考、發現台灣人民與土地的永續發展關係。也唯有當妳(你)用心思考、發現這種關係之後才能明白:妳(你)的未來在哪裡。
顏敏如(yenminju) 於 2018-05-19 03:36 回覆:

有才華的男人和景仰他的少女之間有愛情嗎?

如果我沒記錯,Monica Lewinsky坦承自己引誘Bill Clinton。但她認為,Clinton年長她許多,一個總統的人生歷練必定比一個年輕實習生豐富、複雜太多,所以他有責任阻止事件的發生。


嵩麟淵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請教
2018/05/18 23:35
文中提到的薩依德,是寫《東方主義》巴勒斯坦裔的美國學者那一位嗎?他有哪些言行不一的事?
顏敏如(yenminju) 於 2018-05-19 03:28 回覆:

我不知道薩依德有什麼言行不一的事,我只引用林奕含的說法。

看過報導,「東方主義」以阿拉伯國家傳統角度解釋他們和西方的關係,似乎許多台灣的學者也跟從這套理論。果真如此,那麼我更不急著讀「東方主義」。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15 11:35

某哲學家對男人女人的見解:

男人一半是人一半是動物,

女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惡魔。

顏敏如(yenminju) 於 2018-05-16 02:22 回覆:
所以才兩相匹配!

戈 筆 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07 05:25
人兽何异,公母而已。
顏敏如(yenminju) 於 2018-05-07 18:32 回覆:
教育區分人與獸

天涯孤鴻···花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其他
2018/05/03 01:52

畢卡索的畫在我眼裡盡是扭曲,不安,切割,變形,是精神病患的意識形態。世人如此推崇為天才,那些恐怖分割的女體,是他邪惡的創作。

時至今日強姦犯依舊不會判重刑,社會藐視這些罪惡對受害女性的後遺症和傷害,像是整個世界對此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寬容性侵性虐。

身為女性如果可以緘默,將來我們的女兒,孫女,就永遠生活在女人受虐不敢伸張,沒有正義的陰影中。

顏敏如(yenminju) 於 2018-05-04 17:24 回覆:

畢卡索有不同的畫作時期,作品並不全都是扭曲變形。扭曲變形是否是精神病患(什麼樣的精神病患?)的感覺呈現,我並不清楚。如果我沒記錯,某一程度的LSD會導致這一現象。

世界並沒對性侵置之不理,MeToo就是一個正面的例子。目前瑞士有人提議對開快車及性侵者加重判刑,結果如何還必須經過討論。量刑程度與標準,因著各個國家不同的文化習俗及社會要求而相異。在某些文化裡,遭受強暴的女人還必須嫁給強暴她的人,才不致於讓自己家庭蒙羞。半世紀前的台灣,不也有些類似的例子?

其他的,這篇文章一開始的其中一個聯結,也就是公視的訪談,應該已對目前台灣社會提供了相當充足的訊息。

只教導女孩要溫順乖巧,卻不訓練她們的思辨與自我表達能力,就是玩弄國家一半的人口。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4/26 22:17

男人對女人造成的傷害多,而女人為了迎合男人對自己同性造成的傷害也不少。

別的不說,以前小女孩纏足就都是自己媽媽或家中女性長輩執行的。男人主宰的社會習俗,讓曾受害的母親成了狠心的加害者。

而納瑟醫生為非作歹多年,美國體操協會中的女性主管難道都不知道嗎? 

迎合權勢,昧著良心,是這些罪惡的根源。

顏敏如(yenminju) 於 2018-04-29 03:33 回覆:

女性主管當然知道,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絕大部份的人都有。要控訴某個人必須有確鑿證據,而且受害人願意挺身而出,否則提告的人自己會有無窮盡的麻煩。

勇氣與擔當是無上的美德,不是每個人都具備。唉!


郁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4/25 23:34
希區考克原來也是這麼"渣"!很令人意外!
顏敏如(yenminju) 於 2018-04-29 03:26 回覆:

上世紀初,奧地利畫家Egon Schiele是天才中的天才。他喜歡畫女人,特別是裸體女人。許多女人自己找上來,當然Schiele也和她們有不清楚的關係。

Schiele曾要一個女人裸露讓他畫,這女人不從,後來竟成了他的妻子 – Edith

Edith生重病時,Schiele盡力照顧,卻被Edith傳染。Edith死後,Schiele也沒多活太久,死時只有28歲。

與其不知道怎麼定位Schiele,不如研究天才與性慾的關係。


Flying Eagl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4/20 15:29

「人,往往無條件地誠服於頭銜,向聲望叩頭,對賞識自己的人屈膝;有些出於諂媚,更多是因為缺乏承認那人並不見得那麼好的勇氣」,非常同意。即使是罪證確鑿,加害者往往付出極輕的代價,依舊過他們的好日子。納瑟被重判大快人心,世上需要更多像這位女法官的人!


顏敏如(yenminju) 於 2018-04-23 03:51 回覆:

法官不只要懂得如何公平、公正辦案,更必須懂得什麼是公平、公正。甲文化所認為的公平與公正,乙文化不一定接受,反之亦然。這事,不容易!


吹起了自然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4/20 15:10

 權勢 才華 的確讓人傾倒 

 因那不是一般人所擁有的力量

弱小者剛好  依附  那自己身上找不到的影子

顏敏如(yenminju) 於 2018-04-23 03:49 回覆:

所以才越來越弱,越來越小。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