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07 09:00:32瀏覽688|回應0|推薦1 | |
原文書名:The Silkworm 作者:羅勃‧蓋布瑞斯 Robert Galbraith(J.K.羅琳) 譯者名:林靜華‧趙丕慧 預購日期:2015年1月12日 發行日期:2015年1月26日 出版社:皇冠文化
從「抽絲剝繭」中一探J.K 羅琳 的內心深處
地獄最黑暗的所在, 保留給那些在道德存亡之際, 袖手旁觀的人…
但丁 和哈利波特系列般, 抽絲剝繭也是由友誼為出發點, 書中也有如妙麗榮恩般生死與共的同窗好友, 但那終究是在魔法世界, 場景換在現實中的功利社會中, 純真的人再也不良善。
JK羅琳 捧著波特系列第一本神秘的魔法石時, 曾被12家出版社拒絕, 當時的內心挫折,其實是很多文字工作者感同身受的。我認為她將當時的心情和處境化為力量忠實的反應在「抽絲剝繭」書中。我也曾為了賺取稿費, 一口氣將2000多字的文稿修改為800字, 其實刪減的1000多字才是自己真正要表達的, 只為了版面適合而背棄了自己。 如果你要的是一輩子的權宜之交,會以你的每一次失敗而得意洋洋, 那就去寫小說。
作家 范寇特 羅琳的成功特質就是不畏懼失敗,背棄自己的理想;這也反應在書中主角偵探史崔克的身上,而書中對於文字工作者、經紀人和出版社間的錯綜複雜關係;還有一心想成為“作家”嚮往一夕成名的人;心態都描述得淋漓盡至, 或許在這裡面或多或少也會看到我自己的影子, 這也是讓我讀起來欲罷不能的原因了。 仇恨是一切文字的原點。1990年後的四年. 是羅琳生命中的黑暗期, 但也是她撰寫波特系列第一集的開始,羅琳曾提出母親的去世, 劇變影響她的寫作, 當時在腦海中許多文章的細節都已遺失, 我想, 在「抽絲剝繭」此書中也許她慢慢的想起。
他寫的每一本可怕的書中總是有讓你無法完全將他抺煞的原因。 經紀人 伊麗沙白 就像尋找佛地魔般, 我也跟隨著劇中主角私家偵探史崔克般進入劇情, 仔細分析著每位涉案人的言談和舉止。英國濕冷的天氣剛好和現在不謀而合, 而羅琳擅長描述鋪陳每一個場景, 就好像從熱鬧的霍華格茲魔法學院恍惚地掉入如地獄般的命案現場, 面目全非的屍體, 如邪教祭典般詭異的擺設。此時的羅琳就像英國童話故事中滿臉皺紋, 可怕的, 鼻子尖尖的老巫婆般, 揮動著魔法棒, 口裏唸唸有詞的一揮……… 。 她們一想到部份的自己, 自己的人生永遠鑲嵌入一位作家的琥珀之章中 私家偵探 史崔克 除了辦案過程, 羅琳把辦案的細節, 週遭環境都寫入書中, 除了人性的描寫, 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外, 她描述把文學作家當成救世主般追逐的書迷, 期盼他們能將自己的故事寫入書中好讓社會評斷公義,讓我記憶深刻。 因為她的擅長描述和鋪陳, 所以讀起來就好像和書中情節融於一體一般, 又好像在看一場鬥智電影, 跟隨著劇中情節, 深刻印在腦海中。也因為羅琳太擅於描述, 在讀到關鍵時刻的夜裡, 我竟然在夢中捉到了凶手,但夢中也有血肉模糊的屍體;讓我頭皮發麻。 深深的期盼讀者們能深入羅琳內心深處, 抽絲剝繭, 找到凶手。
書籍簡介 是曠世巨作?還是死亡預言? 為什麼他筆下的故事,會將他推入致命的絕境…… 作家歐文‧昆恩人間蒸發了!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私家偵探史崔克接受昆恩太太的請託,著手調查這個案子。 史崔克發現,昆恩失蹤前才剛交出新書書稿,而與他密切往來的每個人一聽到這本書,都不願多談,他們聲稱「那是一本既邪惡又卑鄙的書」。史崔克知道,昆恩失蹤的秘密就藏在這本書中。 新書的書名叫作《邦彼士墨利》,在拉丁文中是「蠶」的意思。昆恩在書裡極盡所能地描寫周遭每個人的惡行與醜態,包括他的妻子、經紀人、出版人、編輯、兩名老朋友,以及情婦,都無法逃過昆恩的惡毒之筆,因此他們都極力想阻止這本書出版。 就在此時,昆恩被人發現死在一幢空屋裡。他被繩子綑綁跪地,五臟六腑不翼而飛,屍體四周,還擺放著七副餐具。 史崔克感到前所未有的顫慄,因為這幅悽慘的死狀,竟然與昆恩筆下的故事不謀而合!究竟這本書的內容是譭謗,還是真相?而又是多麼深的恨意,驅使這名兇手將昆恩的作品化成了現實?…… 《抽絲剝繭》是J.K.羅琳繼《杜鵑的呼喚》後,再次以「羅勃‧蓋布瑞斯」為筆名,所推出的私家偵探史崔克系列第二集。史崔克與其充滿活力的年輕助手蘿蘋的精采探案過程,每一個轉折皆扣人心弦,從第一頁開始就讓人難以釋卷,欲罷不能! 關於作者 羅勃‧蓋布瑞斯Robert Galbraith 羅勃‧蓋布瑞斯是《哈利波特》系列、《臨時空缺》暢銷作家J.K.羅琳的筆名。 《抽絲剝繭》是備受讚譽的柯莫藍‧史崔克系列第二集,第一集《杜鵑的呼喚》於2013年出版。
|
|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