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0/17 10:51:34瀏覽2546|回應4|推薦19 | |
北韓做了可能是二次以上的地下核武試爆,全世界都譴責北韓金正日的獨夫行徑,聯合國安理會也順水推舟地呼應周邊國家的憤怒,做出制裁北朝鮮的決定;其中讓人莞爾的一項是「奢侈品禁運」,這好像是找不出理由的理由,西方國家都直覺以為金正日窮奢極侈,他一個人酒池肉林,人民卻陷於飢寒交迫。 自認夠資格談些北朝鮮的瑣事,因為我去過。一九九五年,金日成過世半年後的首次北韓大規模慶典,二一六、金正日五十三歲生日,雖然那一次七天的採訪差點命喪異鄉,但返台之後卻覺得應該為那兒兩千多萬人講些話,不為支持他們,只希望我瞭解的有限真相能讓各界知道。 如果讀者夠細心,應該會不解為什麼北朝鮮平壤的相關訊息都是轉了好幾手的間接報導,例如「美聯社引述日本共同社轉述韓國KBS截聽平壤廣播消息」之類,為什麼不是「美聯社記者○○平壤報導」?很簡單,西方國家的記者幾乎只有個位數進過平壤,不瞭解,第一個反應是「認定神秘」,韓戰之後,變成抨擊、醜化,也許這是北朝鮮的報應,但只是因為鎖國。 先說北朝鮮鎖國的程度。我一九九五年去,當年平壤旅館總床位數約一萬兩千床,但一年住房不過兩萬人天,也就是每床一年只有一天多有人睡。平壤順安機場一週只有八班飛機飛出,五班飛北京,另三班是柏林、莫斯科、索菲亞,冬天常停飛,旅客太少也常停飛。這是長期遭到國際孤立的結果。 孤立必然帶來經濟凋敝,還好正牌共產主義強調公平分配,大家一起餓,也一起飽,不至於發生有人撐死、有人餓殍的局面。鎖國當然與孤陋寡聞、全然不知世界變化連動,也因而對照顧他們衣食住行的金氏父子絕對效忠,外人看來是愚忠,但北韓人民無從察覺外人的看法,即使哪天知道了,也未必知道愚忠是什麼意思。如果平壤能做民調,金氏父子的支持度一定接近滿分。 金正日是不是獨夫?既酒池肉林又顢頇無能?我的資料不是,但我不確知;說不定哪天金氏王朝解體,一切都徹底透明,應該能夠從西方標準做出論斷。手上的資料,金正日是大同江出海口洪氾整治計畫西海水閘的設計人,他的劇作「賣花女」在平壤、中國大陸都傳唱一時,好像不是那麼顢頇魯鈍。 朝鮮半島的二分造成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不幸。北半部雖多山,但礦藏、水力相當豐沛,絕對是發展工業的好基礎;南邊半島以平原為主,農業發達,人口幾乎比北半島多出一倍,但發展工業的條件並不那麼好。這些基礎狀況,很容易看出統一的兩利,但是誰畫出三十八度線? 很少有外地客站在三十八度線土堤的北邊往南看,絕大多數場景是各國遊人在三十八度以南的「統一閣」上指指點點,我是極其少數從三十八度線往南看的記者;當時感慨的是,南韓官兵全是美式裝備,很洋化;北朝鮮的軍士還是三塊瓦的老中國式保暖帽、長氈皮大衣,好像土了些,但直覺戰鬥意志更強。說實在的,喝啤酒、吃牛排慣了的南韓兵,你期待他能打什麼仗? 美式作風、美式裝備的南韓兵我直覺認為不是北朝鮮的對手,除了「生活條件與戰鬥條件一致」是戰勝要件的認知,更關鍵的是南韓對北朝鮮醜化很在行,但認知卻有限。北朝鮮返台後寫了二、三萬字的系列報導,自認程度只及「親眼目睹」與「理性思考」,談不上什麼深度,但南韓中央日報第一時間派員來找我,要求全文轉載,還希望借我拍的全部照片,這個動作讓我強烈懷疑他們到底對北韓瞭解有多少? 很抱歉,不該去主觀的比較南北韓士兵的戰鬥意志,不該再對抗了。 進入二十一世紀好幾年了,之前的世紀因為對穆思林的瞭解有限,累積的神秘認知變質成誤解、仇視,西方國家發動了好多場對穆思林國家的戰爭,太多的寶貴性命無辜犧牲,太不值得。這個世紀應該強調溝通、瞭解,即使先前存在誤解,也該往大和解努力。北朝鮮接連的核試之後,不知道這樣的呼籲大家是否聽得進去,但就算是閱讀的一剎那接受到異見的撞擊,也該有其潛在意義。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