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熊貓論戰第十八年我退下了
2006/03/31 18:02:41瀏覽2349|回應1|推薦6

這一波熊貓話題熱了一年了,認識我的朋友問我:為什麼沒有跳出來?

老實說,我也問自己為什麼沒寫東西反對熊貓來台。

先報告我的熊貓資歷,從一九八八年以第二位台灣人排序去臥龍保護區〈第一位是攝影家莊明景〉,在世界各地看過的貓熊超過四十隻,唸過的熊貓專書大概有一尺厚,決不像電子媒體播報員只會說「好可愛ㄡ」!

一九八八年楊麗花的先生洪文棟發起第一波爭取熊貓,那時我很積極,到處找書念,找真正的專家訪問,那個資訊相對貧乏的時代,這些工作難度頗高,事倍功不及半,但非常努力的增加報導及評論的深度。

幾番爭辯下來,越來越覺得虛,我沒看過熊貓,哪裡能夠如此為文?為了要理直氣壯,決定到臥龍拜訪。一九八八年兩岸還沒有新聞往來,我直衝臥龍,屬於中共林業部的臥龍保護區當然不接待;是看在臥龍夜裡零下好幾度,偏僻山崖裡也沒有地方去,才同意我過夜,明天天亮再走。

那一夜,臥龍年輕的主任周受德從滿嘴官話,說台灣同胞當然該看大熊貓,到發現我基於熊貓復育反對熊貓赴台後,他回歸生物學家對熊貓的愛,掏心掏肺說了違反北京政策的話,為了熊貓復育,他不贊成送熊貓到台灣。

從臥龍返台,我在聯合報一連六天發表了「我在熊貓故鄉」文章。之後,洪文棟找來兩個美國華人律師在立法院開公聽會,強力為引進熊貓造勢,我就在公聽會場把先前發表的「我在熊貓故鄉」印成單張散發,在公聽會場力戰洪文棟和哪兩位華人律師。

之後,每隔兩三年,就會有新一波的熊貓引進活動,我是無役不與;且隨著熊貓資歷、知識愈發增加,論述、說服能力隨著增高,更能在物種多樣性保育的中心思維下力戰引進派。

去年,「連爺爺」開啟的這一波熊貓話題,可說是比往年都來得熱,電子媒體紛紛派人赴大陸取熊貓的畫面,可是報導的知識性之低,讓人驚詫;社會又循例開始該叫「熊貓」或「貓熊」的新一波論戰,當然又開始爭論牠是熊,是貓,還是單科動物,是標準的老調重彈,吃飽太閒。

我沒參加討論,多少是覺得灰心,不管你贊成或反對引進,但是要尊重知識,要尊重過去這段時間大家討論、累積的共識,但很糟糕,現況是大家不尊重知識,也不尊重共識。

不講話的另個原因,是不管贊成或反對,都有很強的政治意涵。簡單講,阿扁反對引進熊貓,他講的有部份是對的,但是被認為是出於政治立場才反對;農委會某副主委一番秉持專業審查引進與否的談話,竟然「專業度」是零。

這是台灣現況,有立場,不管是立基知識或物種復育,或者只是對熊貓愛憐,第一時間就被戴上政黨色彩的帽子,這種情境,很難勇於發言,真有些抱歉。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iou&aid=222394

 回應文章

黛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到底來好?還是不來好?
2006/04/25 03:31

雖然阿扁說的部分有理,但本人堅決認為他是政治考量多於為熊貓考量。以那位先生的思想,絕不會先考慮到熊貓的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