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11 11:40:06瀏覽1609|回應0|推薦11 | |
清明之後民意版登了我一篇聯合筆記「哇,東亞遍地是火!」由於篇幅所限,對這個較深邃的題目不能放開來談,加上兩篇讀者回應似乎都未讀完全文,真正瞭解我在談些什麼〈當然也可能是我語焉不詳沒講清楚〉,所以在部落格較大的空間把問題談清楚。 筆記的全文如下: 美國農業部科學家最近協助中共林業部門建立一套衛星監測林火的系統,年初幾個月衛星傳回的影像都正常,但三月底鄰近清明時,美國的科學家忍不住發出「哇,東亞遍地是火!」的驚呼。他們不瞭解,源自漢文化的東亞、南亞諸國,清明掃墓是件大事,燒紙錢給先人,燒得愈多愈代表孝順。 美國科學家慶幸雖然遍地是火,但沒釀成大面積森林火災;但根據衛星影像初估,這麼多點狀的火釋放出的煙塵、懸浮微粒,規模恐不小於近幾年接續發生的印尼霾害、亞洲褐雲事件。簡單的講,過一次清明節,製造的煙塵、排放的二氧化碳,恐怕把一年「減碳做環保」的成績一次花光,種一百萬棵樹也不見得能彌補。 上週,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對蘇花高環評一席「顛倒論」,讓環保界詫異及震撼,接續展開對環評制度的批判與檢討;但嚴格來講,傳出的檢討聲浪都僅及於技術面枝節,未能觸及問題的核心:台灣的環保思維及制度是整套移植自西方工業國家,並未參酌本土文化、哲學有過融入及調整,因而天天喊「環保即生活」,一個植基傳統文化的清明節,輕易就毀了一年的環保努力。 西方工業國家基本的文化底蘊是基督教或天主教文明,三百年前起始的工業革命,汙染、有毒廢棄物、重金屬危害曾荼毒一時,這些深刻的不堪歷程經過三百年的消化吸收,逐漸覓出西方文明中的環保定位,因而不再需要行動綱領,環保即能自生活反映。 但是東亞國家除了日本,接觸到工業發展及環境破毀,都是近五十年、甚或近幾年的事,說白了是受環境破壞的害還不夠深,還不足以反思、檢討自身文明中的環保定位。因而西方引進的一套環境制度及思維,平常用用還可以,但一碰上有根深柢固文化背景的活動,移植自西方無根的環保思維瞬間化為烏有。 此刻,思考環保在東方文明中的位置應是奠基工作,否則「環保即生活」難逃脆弱的空談。 筆記的緣起,是我那位IPCC成員朋友、去年才分享諾貝爾和平獎的科學家郝慰民回台灣看老媽媽,我們碰面時討論到東亞遍地是火的話題,讓我想起1999年末,為了即將進入千禧年,聯合報辦了一個以「展望新世紀戰略」為題的座談,政治、經濟之外,加上環保議題,當時邀請台大環工所教授於幼華參加。 座談前與於老師先聊了一下,很驚訝他對我說「這兩年都不是花在專業上」,於幼華在環境毒物學領域相當權威,問於老師這兩年幹什麼打混去了?他說去鑽研哲學,「科學技術無法徹底解決台灣的環境問題,只能治標,只有瞭解環境在中國人文化裡的定位,才可能對症下藥。」 接著我們討論到西方工業革命迄今已三百多年,對所有追求產業發展帶來的環境危害都有深刻感受,進而融入在既有以宗教為基石的文明及哲學基礎上。西方工業先進國的老外,信仰的宗教多為基督教或天主教,接受宗教薰陶、約束的同時,讓與環境相處成為他的生活態度,這才是「環保即生活」的精義。 回頭來檢視中國人的文化底蘊究竟是怎麼看待環境,真的很抱歉,儒學、佛教似乎都不太重視環境,勉強找到的是「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生生不息」的一些論述,道教較重視環境、生物多樣性,但是那些論述太古代了,和現代人知識的接收平台幾乎全無同頻共振,因而現代中國文化對環境的感應是處在訊號微弱的狀態。 筆記有兩位讀者回應,剔除情緒字眼,摘出要義如下: 不吃飯, 不開車, 不發展工業, 不是更見其效? 與其盯上每年一度清明掃墓﹐為何不敢盯上天天都在無盡燃燒的汽、柴油﹐難道汽、柴油燃燒就比較乾淨﹖汽車排放廢氣中含污染物成份計有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鉛等﹐會比燒紙錢污染輕微﹖我當然也不鼓勵燒紙錢﹐但面對這種民俗可不是 我無意對讀者的看法提出意見,事實上讀者也反應出普羅大眾對環保的認知。這麼講,大烏賊、小烏賊因應環境變化都釋出墨汁,總不能先禁大烏賊的墨汁釋出,再來管小烏賊吧〈笑談〉!只覺得環境要成為生活的一部份,的確很難,尤其是觸及紮根文化的生活習俗。當然不是針對清明,大甲媽年度遶境、鹽水蜂炮、甚至拜天公等民俗活動,不也是煙塵、二氧化碳的大量產出。 我沒有資格討論民俗活動是否能或應減碳,但卻深刻體認到環保絕對要融入、考慮在地文化的因素,否則諸如「環保即生活」、「減碳做環保」、「種一千萬棵樹救台灣」…都將只是口號,或者是圖謀環保光環的一些人士的口頭禪而已。 讀者提到開車,容我講個較極端的故事,涉及貧富,也是環境議題很難解之處。 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有位要好的朋友叫Peter H Raven是密蘇里大學教授,專長是植物學;Raven教授有次在北大演講,他懇切的拜託北大師生不要重蹈美國汽車文化的錯,不要再開車,這樣對地球是有助益的。 當時台下一位博士生的回應,是他的夢想是努力唸書後在北大教書,可能住在城郊,每天看車來北大上班,他覺得這是成就的具體顯現。他說,「總要讓我們先瞭解汽車文化,認識汽車對空氣品質的危害,再來不開車。」博士生說的是實話,Raven不知如何回答。 環境意識的形成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便環保人士餐風露宿、鍥而不捨的道德抗爭也未必能增益,只有找到既有文化中是怎麼看待環境,找到定位後,才能因循既有的軌跡來設想對策,這才可能讓民眾接受,進而融入生活。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