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黃埔精神在“臺灣”?
2012/04/03 09:06:07瀏覽2451|回應2|推薦18

清明節前夕,大陸主要媒體都要行禮如儀地,每年祭奠一下為國捐軀的英烈。黃埔英魂和黃埔精神,每年也都被頻頻提起。這大概是黃埔軍校是和當年國共兩黨軍事骨幹的共同搖籃有關。今年大陸主要網絡媒體之一的環球論壇,發起“緬懷黃埔抗戰英烈清明征文悼念活動”。

其實活動還沒有開始,就就可以預見到結果:對黃埔精神逐年的背離和淡化,註定缺少有分量的和新的視角的文章。

這一方面是因為,抗戰時期屬於共產黨部分的黃埔軍官犧牲者固然歷歷可數,但國民黨軍隊的黃埔軍官的犧牲人數,因為大陸方面對歷史的選擇性記憶,在大陸知之者更寡。

另一方面因為,人們也從另一個角度在思考:昔日為國捐軀的黃埔英烈,應該沒有想到,他們的犧牲,趕走了倭日,建立了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孫中山先生“愛國家,愛百姓”的黃埔精神,在後世有著什麼樣的體現。抵抗日本犧牲的人數,遠遠沒有犧牲在內戰上的人數多。同一黃埔軍校的同學,在為國家的撕裂曾經拼死肉搏。

按照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的理念建立的事實。黃埔精神的正宗應該在臺灣。事實上,在黃埔軍校的軍人還在的時候,在臺灣中華民國在台灣還被公開尊重的時候,黃埔精神的確是在臺灣。這不僅是人數的占優,也是這種精神理念傳承的關系。但是,在李登輝之後不斷的去中國化之後,黃埔精神有多少還在臺灣延續?臺灣對屬於中共的為抗戰犧牲的黃埔將領,是否也存在選擇性記憶?黃埔英烈還有多少人願意和能夠記憶?這恐怕也是大陸民眾最想知道的一些方面。

黃埔軍校作為中國昔日的西點軍校,是兩岸共同的資產,共同的記憶和軍事教育歷史財富。希望終究有一天,為國捐軀的黃埔精神,不會再被撕裂開來或者選擇性記憶。為抗戰犧牲的黃埔將領,他們對中華民族的貢獻不在於在戰場上殺敵的數量,也不在於我們是否能夠記得他們每個人。他們給我們的貢獻更在於,我們是否在意他們那種為國捐軀的精神以及為中華民族復興而立誌高遠。只有珍惜這些,為抗戰犧牲的黃埔軍官才不會僅僅為黃埔人所記憶,也只有如此,才能夠超越政黨和政治的藩籬。
環球網論壇征文地址:http://bbs.huanqiu.com/thread-1280555-1-1.html
畢殿龍
「一國兩區」馬英九被逼出來的智慧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inluzhiyin&aid=6291083

 回應文章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黃埔精神在圓山 國軍只是吃閒飯
2012/04/04 11:05
黃埔精神當然在台灣, 台北圓山忠烈祠!

國軍與此無關:
看國防部長高華柱 ,
竟然只因通緝犯林毅夫, 想回台投案,
竟然要辭職,逃跑 !
真是無賴,
就這樣,還是馬幫大將!

國軍哪有黃埔精神?!


敵我不明, 軍令亂行,

國防部長高華柱,可在陸官校門口,讀十遍;

陸軍官校學生生活公約:

身為陸軍軍官學校學生,
堅持不說謊, 不欺騙, 不偷竊的榮譽信條,
也不縱容他人違反,

立志成為允文允武, 術德兼備的軍事領導人才,
具備領導管理, 解決問題, 語文溝通, 及持續學習四大能力

信守國家 責任 榮譽 犧牲 團結 勇氣 自信的核心價值
發揮親愛精誠校訓, 確定我是最好的認知,
貫徹 尊師重道, 存誠務實的要求.




老石頭-old ro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自李登輝以降,黃埔精神就已逐漸斷層式微了!
2012/04/03 14:24
緬懷舊景(攝於民國57年-陸軍官校校慶)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

由左起:黎玉璽將軍(總統府參軍長),張立夫將軍(校長-黃埔八期),黃杰將軍(台灣省主席,着西服者-黃埔一期),先總統  蔣公(中立者),陳大慶將軍(陸軍總司令-黃埔一期),郝柏村將軍(總統府侍衛長-黃埔十二期).

 

當年受校的學生部隊指揮官就是現任的國防部長高華柱.

( 休閒生活雜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