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成功連任臺灣領導人,為兩岸和平爭取到了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但馬英九“不統、不獨、不武”的兩岸政策,也給兩岸人民帶來,臺灣是否走向漸獨的疑慮。特別是大陸方面,更是擔憂,馬英九的三不政策是否在臥薪嘗膽,以拖待變。大陸對臺灣的讓利是否會養虎遺患。兩岸的一個中國的認同(包括各自表述),文化教育認同是最柔性,也最為深層的基礎。
兩岸認同嬗變文化教育是先導
大陸官方和民間,都只有急統和武統的問題,沒有不統的問題。臺灣方面,則有截然不同的幾個階段:兩蔣時代,甚至李登輝前期,臺灣官方都公開倡導過一個中國的認同,即便是反攻大陸和三民主主義統一中國等都是建立在兩岸同是一個中國的基礎之上。期間,臺灣的文化教育,盡管仇共,但課綱的基調仍然是一個大中國的概念。
李登輝後期直至陳水扁執政的八年,對一個中國的認同開始迅速疏離。“兩國論”和“一邊一國”是急獨的政治指標,而在文化教育上,則以去蔣化為切入,在文化教育上,赫然走向陳水扁時代的全面去中國化。臺灣中小學的課綱,明顯表現在欲望課本文言文的比例下降、歷史地理課本,不但分量大大減少,中國還被單列為外國和國際。孫中山國父的地位被挑戰,甚至直指其為外國人等。
馬英九及國民黨拿回政權,急獨終於走下臺面,兩岸經濟聯系進一步加強,唯一堪憂的是,馬英九並沒有修正民進黨時代制定的去中國教育課綱,進一步主動導正民進黨時代的去中國文化政策。加之馬英九“三不”政策,大陸質疑馬英九是否會走向漸獨,並非完全是杞人之憂。
馬英九應還原兩岸歷史文化聯系的真實
與臺灣官方建立的文化教育政策相呼應,臺灣的兩岸認同在民間形成的氛圍和認同的比例也有幾個不同階段。臺灣大型權威民調普遍顯示,兩蔣和李登輝執政前期,臺灣認同兩岸統一的人數占優;李登輝後期及陳水扁執政八年,臺灣公然主張獨立的人數比例超過了主張統一的比例。其形成的認同氛圍,在臺灣很多人不敢公開宣稱自己是中國人,中華民國被作為外來政府,成為一個政治的軀殼。馬英九執政以來,兩岸認同則是支持維持現狀的比例高達60%到80%。許多人據此說馬英九對兩岸和平的促進沒有太多貢獻,是一種偏狹的看法。維持現狀的人數比例大幅上升,盡管沒有增加認同統一的比例,卻大幅降低了認同獨立的比例。這說明臺灣兩岸認同回歸到中線之上,對兩岸走向的觀望或不抵觸情緒,為兩岸長期和平框架的建立提供了更深厚的民意基礎。
馬英九的“三不”不可能是個永遠靜止的狀態。即便按照臺灣的政治制度和民意氛圍,臺灣的未來交由臺灣人民自決,馬英九政府對文化教育政策就不能蕭規曹隨,對陳水扁時代的去中國政策不能沒有作為。即便不能倡導更激進的帶有終極統一色彩的文化教育政策,卻有責任讓兩岸歷史文化的固有聯系回歸到客觀。否則,就沒有給臺灣前途臺灣人民自己決定,提供一個公平的、客觀的選擇平臺。設若在這種前提下自決,會完全拋棄大陸的感受和關切,樹欲靜而風不止,不但不可能成功,則也可能導致兩岸的激烈對抗。
政治、外交和軍事的政策對兩岸認同的影響可以在一夕之間改變,但若文化教育長期潛移默化的疏離,會偏離兩岸歷史文化事實,溫水煮青蛙般,讓民眾徹底拋卻兩岸的認同,情緒短期難以逆轉、從內心深處進行長期對立,兩岸的長期和平則更難以實現。
畢殿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