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08 16:24:13瀏覽858|回應2|推薦21 | |
記得上禮拜一,意外的放了天颱風假,說真的,這假放得好無聊,風雨不算大,一早還是照常起床,百般聊賴,開電視看新聞,就看到一則新聞,現場男記者在連線時說 : 消防人員,已經在淹大水的屋裡,救出來一位,已經生產,正在坐月子的孕婦...。哇哩勒,是因為這位男記者還未經人世,所以連產婦這最基本的詞彙都不知道嗎?(煩請小藍子老師糾正調教他一下)。 兩個颱風下來,使南部縣份鄉鎮多處成為水鄉澤國,且久久不退。雖說是天災,但是更多的原因,是多年來的人禍累積所致。想想,雲嘉南高屏各縣份,哪年夏天,不在颱風或是春雨過後,因淹水上得新聞的?媒體一定是以SNG連線,以苦民所苦的語氣,報導住宅內淹到多高的水位,多少農漁養殖作物泡湯流失,之後的新聞,就是媒體很機警的警告所有閱聽大眾,菜價將會上漲。接下來,哪一兩天的新聞中,偶爾會有一兩家有新媒體去比對這次淹水範圍與之前相比,是否有擴大?其他的新聞主線,就會跑到傳統批發市場去,追蹤蔬果菜價的漲幅,接著就是到附近的超商大賣場,去報導大賣場抗漲,推出低價蔬果區(等你看到新聞,下班再去時,所謂蔬果平價專區裡,所剩下的不多,而且多半是別人挑剩不好看的,你還得不能介意的閉著眼睛給他搶兩把,不然實在感覺對不起家人,對自己跑這一趟若真的口手回,也會感覺不甘心。當然啦!既然來了,其他的家用品,也就順便買一些...)。在此回頭看,整個套裝模式過程,媒體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是的,南部蔬果產區受損嚴重,但是蔬菜方面,媒體可有派人去台北蔬果運銷公司,認真了解過,以大台北地區來說,到底從南部運上來的蔬菜,平日占總到貨量的幾成?難道中北部各縣份都沒有供應蔬菜嗎?為什麼非要為頂多三成比例的受災區蔬果,而要讓全面果菜市場菜價不合理的飛漲?即便總到貨量受影響,菜價也會受到人為的不合理的哄抬。這其中媒體事先所造成的預期心理有多大?聰明的媒體人可想過?菜價上漲,對災區農民,其實一點實質幫助都沒有,百姓莫名奇妙的得接受蔬果不合理的漲價,媒體從中可沒得到任何好處,那???誰擁有了這菜價不當漲價利得?另外,大賣場風災期間所推出平價或是低價的蔬果,說穿了,這些蔬果原先就是非受災區的契作農作,收購價即是照著契約價格,這價格根本不會受到風災引響,他成本本來就很便宜,所以,平時還需要花廣告公關費來招攬民眾顧客,每逢颱風來襲時,他們連電視廣告都可省了,只要坐等帶領各媒體,到平價蔬果專區拍一拍,鏡頭一定要不小心帶到背後的賣場名稱才可以。試想,這龐大的廣告效果益 : 接下來的一兩日,每家新聞頻道,每半小時重點密集播報一次,還需要花錢在電視台做廣告嗎 ? 說至此,真想問問各媒體主管,你們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手中握的是什麼 ? 在整個社會中,又扮演著什麼角色 ? (颱風期間胃口不好的原因,不在於菜色不好,而在於看到這些愚蠢的媒體人,不知道自己從頭到尾在幹些什麼事 ? ) 另外,追出淹水受災面積不合理的逐年增大,這總該為民所苦的追究蹤一下,地方政府的辦事能力了吧 ? 往年還在阿扁執政的時候,一定會怪罪立院多數的在野黨員,不願配合增列天文數字的治水預算,媒體一定會配合大肆報導,更有甚者,順勢撻伐在野黨立委不知民間疾苦,只顧自己高官厚祿,錦衣玉食。至於各地真正淹水原因卻沒有媒体會去用心的探討。好啦!!弔詭來啦。每年編列的天文治水預算,是從全國百姓,每年繳納的稅金中挪用出來的。記憶中每年農民是不必繳稅的,南部農業鄉鎮每年稅收本就微薄,每年中央還要對受災農民做出各項補助。這些同是你我同胞,我們納稅補助貧苦的他們,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事。政府出錢養民更是理所當然。但是每年嘻哩呼嚕所編列的治水預算真的對民眾有幫助嗎?首先,既是治水預算,當然,依照每年各縣份受災嚴重程度來分配,名列前矛的,一定是雲嘉南高屏等縣份。我們再與政治版圖比對一下,唉呀真巧,全部都是綠色執政區塊。今年更有意思,侵台的第一個小颱風在北部登陸,後續西南氣流,卻讓中南部受到豪大雨侵襲,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仍是過往的老區域。當所有媒體在第一時間,堵到高雄縣長楊秋興,問他治水不利問題的時候,他在眾多高大的媒體記者包圍之下,只能先發制人地迸出一句 : 編列的預算還不夠,至少還要上億元。這個龐大數字挺好用的,當下震攝到所有在場的年輕記者,沒有人在繼續追問過往花費那麼多的治水預算,為什麼受災面積會越來越大 ? 接下來的一個禮拜,過往投入大筆經費卻治水不利的新聞話題,的確有在蘊釀爆發,這一週的時間,這些縣份首長,總能巧妙的避開媒體的追逐,使新聞始終在沒有著立點的畫面,理性的媒體,也就沒再深究 ( 因為深究好累,沒這體力與時效 )。直到隔週,另一個小颱風輕掃過台灣北部,說真的,全台災情不算嚴重,但是,政治風暴卻莫名奇妙的襲來。 颱風期間,政治首長出國不在家,說真的,何罪之有?出國的地方首長,在颱風來襲的當下,本來就可以依照行程距離台灣的遠近,行程本身的重要性,以及轄區縣份的災情等判斷,是否有在第一時間趕回台灣的必要 等處衡量。 首長出國,本來就是展現地方首長個人外交的實力與企圖心,外語能力是必備的條件。如果出訪期間,颱風意外造訪,地方首長自有團隊裡的職務代理人坐鎮因應,原來就是理所當然。相對的,這些受災縣份首長,哪位外語能力到達可朗朗上口的 ? 每年向中央要得大筆治水預算,卻讓災區年年擴大。別說聖嬰現象帶來百年來少有的大雨,這種現象已經不是這一兩年才發生的問題,規劃治水專家,掌握龐大萬民稅金資源的地方首長與其團隊,難道全都是瞽藐之輩,對縣內會造成災情的原因,會毫無所見嗎? 多年下來,每個受災縣份所累積的治水預算,都動則數億元之譜,若去追查內情,相信精彩度絕對不比國務機要費案來得遜色。但是,第二個颱風早已過去,所有的新聞媒體,每天的重點,都還在追擊颱風期間,出訪未歸的縣市長的適當性。試問,首長出訪花費不貲是沒錯,但是,這些花費,與地方治水預算相比,實在是九牛之ㄧ毛,孰重孰輕,難道媒體沒有此判斷力 ? 即便是被追討得最慘的台東縣長況麗珍,以地方經費,帶領數名貧窮鄉鎮長出訪歐洲,都是有情可原的。試問,當全台灣強調要拼觀光經濟時,有多少的地方鄉鎮市首長清楚,台灣未來的觀光走向為何 ? 自己鄉鎮,在整個台灣的觀光產業中,站在哪個位置 ? 自己該怎樣的突顯鄉鎮市現有的特色 ? 相信沒有幾位能說出 ? 這些原先寄望媒體工作者,能給予溝通,提供一些地方外的新觀念。若有幸,地方縣市首長願意,帶領到國外參訪,使想鎮市長眼界大開,刺激碰撞出對於地方建設新的想法。這可能鄉鎮市長自身永遠不可及的夢想。如此,整個出訪行程,何罪之有 ? 整個事件至今會鬧得沸沸揚揚,說穿了,就是媒體生態的無知淺薄,不知輕重,又懶惰不肯努力,多花心思去追究真正問題的重點。說真的,如果我是台東居民,下次我還是會將手中這一票,投給現任的縣長。至於現在的媒體,只能搖頭斥之以鼻。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