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6/02/22 00:32:15瀏覽319|回應2|推薦6 | |
母親走了快三年了吧?以往對於母親做的菜,我都不會太挑剔,相對的,我的工作只要負責把桌上的菜掃乾淨,不至於暴殄天物,至於菜是怎麼做出來的?想想大概知道吧?反正老媽也不太願意我們下廚。 自從母親開始生病之後,最先從簡單的煎中藥開始做起,還好有電子煎藥壺,只要倒進三碗水下去,煎到剩兩碗的時候,壺會自動斷電。慢慢的,母親開始越漸虛弱,我也開始慢慢的走入廚房。剛開始的時候,母親還會撐著病體從床上爬起來,走進廚房來關切我做菜,我也總是立刻關掉爐火,推著母親上床休息,然後繼續一人憑著吃過的記憶,試著將一道道菜給做出來,因為那時,我始終相信,母親的病終究會好起來,而我也只是暫時過渡的做菜。基本上,我多半能將記憶中的菜做出個大概的樣子外觀,但是口味總是無法與母親的手藝相提並論。母親也總是滿意的表情,儘量將我做的菜吃光,直到最後,她腹水鼓脹之時,她都還會勉強的拿起筷子,將每一道菜輕嚐,就算是到她嚥氣那天的最後一餐都還是如此。 母親走後,我負起了照顧父親的責任。至此,我才發現過往母親生病的這段期間,家人對於我的包容,因為手指頭數數,真的做過的菜實在有限,不是用慢燉鍋燉肉燉雞,就是花個半小時四十五分鐘,耐心的乾扁四季豆,或是炒洋蔥,再不就是煎片魚片,炒個青菜,或是做個醬瓜肉蒸蛋,鹼水煮泡百頁,再炒肉絲。大概就這些吧?碰到過年時的年菜,這些家常菜實在端不上檯面,所以多是店裡預定年菜。母親過世後,一切再也沒有藉口,就算是作道家常菜,父親及家裡的人都會開始要求(出於關心善意的指正),於是我開始對於每一道菜都不斷的改進。今年的農曆除夕,當我在祭主的供桌上擺出一桌菜的時候,我捻香祭拜著列祖列宗,心中期望著祖先們對今年的菜還能接受,並心理略為激動的默唸著,請母親來再嚐嚐做兒子的手藝。 在此就以一些做給老年人吃的菜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一. 基本上這些菜都一定要軟嫩鮮美,就以肉類來說,不論是用哪一種方法烹飪,入鍋前,生肉一定要完全退冰,但是退冰不可直接以室溫退冰,需將生肉從冷凍室擺放到冷藏室退冰。 二.未免肉質太過肥膩,可以適量的倒入可樂一同烹煮。 三.吃剩的魚,可以將其肉剔出,碾碎,過蛋白,然後在下油鍋炸,再快速撈起瀝乾油,就可成為可口的魚鬆,同樣的方式,如果換成蝦子,只要將蝦肉搗碎,再以同樣的方式烹調,就成館子裡吃到的蝦鬆。 四.洋蔥與四季豆的烹調方式很相近,都是要耐心的翻炒個半個鐘頭以上,才能見到火侯與味道。只是兩者的差異在於:洋蔥翻炒時,需時時加水,避免燒焦菸臭味,但是每次水不要多。四季豆則是不太要用水,看到四季豆已無法擦除鍋子的焦底時,再適量的加一點水即可。 五.其實退冰完成後的各種肉類,用蒸的也會很鮮嫩。 六,市場買回的百頁,在事先切好之後,先找個小鍋子煮一鍋水,再在水中加上兩小匙的小蘇打粉,等水煮開之後,將百頁入鍋翻攪,時間約在五分鐘之內,一定要將百頁撈起,再在冷水中去味,即可入鍋,做一道可口的百頁炒肉絲。 先寫到這邊,如果各家兄弟姐妹們有興趣,請與我聯絡。 |
|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