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9/24 14:26:43瀏覽540|回應2|推薦4 | |
在網上看到一篇介紹《Crazy Rich Asians》的文章。文中特別介紹「Singlish」,讀來叫人興趣盎然。「Singlish」原意是新加坡英語的意思。新加坡是多民族國家,在共通語文的英語中,夾雜了不少各民族的語彙在內。這些語彙的語音就保存在「Singlish」裏。這些語彙既非以英語為母語者使用的辭彙,外人就很難瞭解其意義。 保存在「Singlish」裏的各民族語言,包括了福建話‧廣東話‧馬來話等,或者是它們的混合語。台語又稱閩南語,自然比較能瞭解「Singlish」中的福建語彙。 在介紹「Singlish」的這篇部落文章中,舉了很多「Singlish」中的福建語彙。很驚奇地發現差不多都是些粗口。構成「Singlish」文化一部分的這些福建粗口,有些屬於福建省罵的字彙,有些是國罵字彙。這些字彙在「Singlish」裏,成了表音文字。這些屬於「省罵」「國罵」的字彙,據說在日常生活中,很頻繁地被使用著。也許因為已從表意文字進化為表音文字,在使用者方面的感受不同,也不一定。 臺灣經過殖民地時代日本的同化政策,又在兩蔣時代,禁台語,欲以中原文化取代臺灣本土文化,類似「Singlish」中的一些俚語與粗口,除了在強調本土的電影片中,偶爾還能恭聽到。在公眾場合,似乎就很少聽到了。沒想到這些粗口,卻成了新加坡文化的一部分,被保存在「Singlish」裏。 在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過程中,那些被移民帶去臺灣‧香港‧新加坡‧東南亞或世界各地的語言或文化,因為過往交通不便,來往不易,常與本土處於隔離狀態,很多移民帶去的語言或文化,在當地保持原狀的世代相傳下去。 香港還是殖民地的時代,英國採取的是間接統治,只培養一些菁英,透過這些菁英,來治理殖民地。在統治方面,也遵重當地習俗,除非必要,也不去擾民。 有關民生方面,我記得還在香港的時候,很多人是有三妻四妾的。妻妾有排行,照順序叫大媽‧二媽等。當時大陸臺灣都已經是「一妻一夫」制,「妾」是所謂破壞他人家庭的第三者。但是當時的香港並不特別歧視妾或妾生之子。後來才知道傳統的「大清律例」,在一般民間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殖民地政府也並不特別去取締。 一直到聯合國開始展開要撤銷廢除歧視女性的運動時,這種娶妾的慣習,才被認為是種陋習,開始被嚴格禁止。 就像「痴漢」「大食漢」的辭彙,從中國人社會裏消失了,卻保留在日本社會中。邊緣地區,如過往的香港社會,目前的「Singlish」也都保存了在核心地區已經消逝的習慣風俗或語言。
|
|
( 在地生活|亞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