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認識的東吳大學校園
2020/05/23 13:00:29瀏覽4191|回應6|推薦72

自從民國71年入住到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園起,除了國外兩次進修外,始終沒有離開過東吳校園,在這裡成家立業,度過無數晨昏。早年校園儉樸,而今日校園大小雖然沒變,建築新穎,設備摩登,人反而益感匱乏。這兩年陸續把外雙溪流域的紀錄製作成上課的影音教材,在本學期上課前,先把我對校園變化個人感受「東吳,我的家」,放置到影音平台,並公布在臉書上,作為起手式,讓選課的學生瞭解課程教材的變化。這則懷舊的影片果然引起校友們與師長們的關心,彼此都有著相同的懷念吧!

日前已經介紹過東吳的自然環境與蕈類小精靈,校園的自然環境、野草閒花、蕈類多不受校園人為影響。本文主要介紹外雙溪校園中主要受到人為影響的部分,因為全天候都在校園,觀察多,記憶深,角度可能跟其他師長不同。

先介紹校園中的花與果吧!外雙溪校園其實沒有經過深刻的規劃,以前或者有,我記得的是章孝慈當校長時,曾經請人重新設計過校園,特別將山坡上的一排新建校舍以迴廊串連,當時就想實現性不高,以東吳的財務狀況,不可能將校舍打掉重練,只能漸次整修改建。大格局如此,其他如花草植栽似是依照自然,或依照總務處職工們的想法而行,隨著人事更迭,時有不同,也就很難成為恆定的記憶。如校園的花與果,校園的鮮豔的花卉大多是人工種植,特別是各式草花按季節更新,我倒是喜歡那些木本的九重葛、杜鵑花、變葉木,多年生,有色彩兼且照顧方便,省預算。

校園中的水果缺乏鮮豔的花色,蓮霧樹、柚子樹與樹梅(楊梅)是前人所植,因為長成大樹,除了為大樓開道外,變化不多,桑葚雖然為學童養蠶做過貢獻,缺乏今人照料,常被剪除,其他職工個別興趣種植與照料的果樹變化就多了,例如琵琶,以前在文舍與哲生樓前的琵琶樹,結出金黃色的果子,現在不見蹤影了。常維持良好狀態的是龍眼與楊桃,因為那是隔壁農家種植的,只是鮮果過牆來,讓我們羨慕罷了!

「東吳的花與果」短片

前面的花與果,都是小打小鬧,喬木一種就是十年以上的功夫,就不是當下或一兩年就可以看出好壞的影響。喬木不能亂種,一來無法掌握喬木在校園庭院布置的角色,二來不瞭解喬木生長所需要的條件。黑板樹與阿伯勒的種植與移動,就是前者,落羽松與櫻花的種植就屬於後者。近年紅透台灣的落羽松,生長快速而校地狹小的東吳校園,實在沒有落羽松的空間,種植在男生宿舍松勁樓前,就是要逼死原在哪裡生長慢的龍柏,種植在外雙溪河濱,就會擋住那裡「友誼之櫻」的陽光,更遮死溪邊燦爛的杜鵑花叢。操場邊的榕樹換成柳樹,再換成台灣欒樹,顯現校園文化的擺盪,或者缺乏景觀與文化關連的思考。

「樹不能亂種」短片

可能因為近年大量引進草花或其他庭院的花卉植栽,一些外來種有意無意地進入校園,例如馬櫻丹、南美蟛蜞菊、銅錢草、非洲鳳仙花等,一些已經在台灣廣泛散播的外來種,不算在外雙溪阻礙行水的象草,其他如金腰劍舅、小花蔓澤蘭已經橫行校園,特別是小花蔓澤蘭,從外雙溪河濱起,蔓延到東吳後山坡上,且小部分進入到校園中,之前曾經嘗試要在課堂活動中觸發學生們的關心,始終沒有引起學校多大的注意,連推動校園保育的觀念也都免了。這種不在意,還可能讓植物的病菌引入校園,綠珊瑚的死亡,大榕樹的死亡,也可能根源於此呢!

「猛龍過江,禍害東吳」短片

校園文化,每位同仁、學生背景不同,認知不同、解讀不同,對於環境的美、花草植栽的美,更存乎一心,難於分說,對於植物生長環境與外來種,可能會有共通的知識基礎,然而應對方式因人而異,這裡都僅是個人的體認,一家之言罷了!

外在外雙溪畔的東吳大學

在至善路消防隊大樓屋頂鳥瞰全校園

猖獗的外來種-大花咸豐草

猖獗的外來種-南美蟛蜞菊

猖獗的外來種-小花蔓澤蘭

校園的櫻花

校園的九重葛

最早的溪邊步道,那時杜鵑花尚未種植

溪邊後來種植的杜鵑花,現在已經被後種的落羽松遮死

溪邊先種植了名種櫻花,後來又種植了落羽松

校徽牆後的阿伯勒,目前已經移往他處

請參考

外雙溪的影音全紀錄,開始上線了 

東吳大學的自然環境與蕈類小精靈 

東吳大學的靠山 

外雙溪的精華地 

士林的血脈-福德洋圳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nghc70&aid=136626547

 回應文章

高雄市麗澤品格實驗教育機構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5/26 14:33
水和植物,尤其是櫻花,怎麼會這樣美麗?東吳真得很美~裝可愛(害羞)
高雄市麗澤品格實驗教育機構(招收國小一年級~國小六年級)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
wonghc(wonghc70) 於 2020-06-04 09:14 回覆:
鏡頭會騙人,我呈現美好的畫面啊。

傅麗卿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分享
2020/05/24 13:00

我沒去過東吳大學的校園,透過您文字及圖片加上詳實說明,彷彿身歷其境,

從字裡行間,從您製作的影片及旁白,在在處處,顯現您對東母的情感之深與用心,為沒去過東吳的朋友們,有個深刻的認識.謝謝您

wonghc(wonghc70) 於 2020-05-24 23:10 回覆:
因為工作的性質,沒時間拜訪名山大川,只好多看看校園的環境了,謝謝鼓勵。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5/24 13:00
好奇,您怎麼不特寫東吳三傑,「學術成就」蔚為天星的大師三人,若果真有其人其事?
至於,要看花草上植物園,要比校舍台大東海,東吳啥?
wonghc(wonghc70) 於 2020-05-24 23:13 回覆:
對啊!當東吳大雨淹水,我們都會擔心是否曹操水軍要攻入來呢。我只到過台大與東海演講,時間很短,對這兩所校園認識不深,很抱歉。

virbr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5/24 11:43
謝謝長久以來對母校以及內外雙溪如此深入的研究探討與報導,已將大作分享61外文群組。感恩。
有緣隨緣, 知福惜福!
wonghc(wonghc70) 於 2020-05-24 23:15 回覆:
謝謝老學長!學校其實很缺乏老照片,歡迎學長們提供。學校常為了校慶活動編輯校史,都費力徵求老照片,很多從畢業紀念冊掃描,效果不佳。

ellen chou 雨僧 何處引清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5/24 09:07

太寶貴了!

留在東吳校史館珍藏


wonghc(wonghc70) 於 2020-05-24 09:13 回覆:
時人都喜歡報喜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