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3/19 14:44:14瀏覽1865|回應3|推薦56 | |
在新肺炎烽火邊上談飲食,看起來有點不著調,不過對於善忘的國人而言,風波過後,甚麼教訓都學不到!只好在這裡嘮叨幾句。 這一波新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全球擴散迅速,歐洲國家的感染情形比起源的中國大陸更甚,成為全球的大流行,比起2003年的SARS更猛烈。此新冠狀肺炎病毒來源雖沒有完全確定,和SARS一樣,合理懷疑來自野生動物,例如蝙蝠。人類新興的病原菌中,許多來自動物,成為人畜共同致病菌。 雖然人類與病菌的戰爭永不止息,人類自己應該戒戒口,不吃野生動物就可以阻斷一些傳染的途徑。世界之大,各民族有各自的飲食文化,你不吃蝙蝠,還是有些民族喜歡吃呢!一有破口,病菌也就會隨著全球化而蔓延他國。地球已經是小小的地球村,需要相互提醒,相互體諒,更要改改自己的飲食習慣。 動物傳給人的病菌,比較傳統的,人所熟知的,如李斯特菌、布氏桿菌、鼠疫菌、狂犬病毒,近年新興的禽流感病毒等,都是動物傳給人類的病菌,愛滋病毒又何嘗不是源起於動物。發現新的病菌,自有科學的命名法則,有紀念人名的,有依照地方名的,有形容疾病的。新興的病原菌有些在東方興起,有些在西方興起,如梅毒來自西方,新肺炎病毒來自東方,我們不會稱這些疾病為「美國梅毒」、「中國肺炎」、「歐洲黑死病」、「印尼霍亂」,那帶有歧視,能解決甚麼問題?對疾病的遏止沒有助益。 一般談到飲食救地球,最多關心的是食物里程、吃素救地球,著眼點在碳排放的議題上。如從南美智利空運櫻桃至臺灣,或從紐西蘭空運奇異果來台,比就近採購本土的水果,就大大地增加運輸過程的碳排放。動物在食物金字塔的頂端,蔬果在金字塔的基層,在農耕生產時,吃葷當然比吃素產生更多碳排放,不過,這也要看加工過程,很精緻的素食加工,工序多,所耗費的能源可能遠超過農業生產,這樣的話,吃素也省不了多少碳排放。 碳排放的增加,影響到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問題,不單颱風洪水等自然災害日益頻仍!台灣應該最有感。前述新興病菌的產生,也間接起因自地球暖化的問題。 為了人類的口腹之慾,所造成地球環境的傷害,臺灣就是最佳的展示場。例如為了一口高山茶、高山蔬果,使得台灣高山滿目瘡痍。引進福壽螺,滅絕了臺灣的田螺,更年年傷害臺灣的農作。引進吳郭魚,臺灣平原的河川原生魚種日益稀少。過渡漁撈,連海洋的漁源也日漸枯竭。 人類的生存與成長,需要食物,無論葷與素,都是合理的需求。除了生理的需求外,還可以思考更多面向的議題,管好自己的嘴巴,我們的環境就少一分傷害,地球就少一分傷害。 請參考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