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韓國人為什麼不想「統一」
2009/07/29 13:15:57瀏覽5294|回應30|推薦15

韓國人不想統一了,真的!在所有人印象裏一個簽訂了民族統一綱領的國家,在一個對朝鮮民族無限熱愛的國家,一個每年625日都要舉行民族戰爭紀念日的國家,一個邀請當紅韓星歌唱民族統一的國家如今對於民族統一,國家統一已經越來越漠不關心甚至抵觸真讓人感受的到人間百態。

 

韓國自從和朝鮮分治之後,韓國歷任總統對於國家統一的夢想就從沒中斷,當然金家父子也是如此,在所有人看來雖然南北在統一道路上充滿障礙與荊棘,但兩者有著同一想法則國家民族統一指日可待,曾幾何時多少中國人羡慕朝鮮半島的兩個分治國家對於民族統一的熱情,相比之下自己則相形見拙。但如今風水變了。變成韓國人羡慕中國人了。《朝鮮日報》駐中國記者池海范就曾經說過這樣的話

 

以這種勢不可擋的民間、經濟交流為基礎,雙方(兩岸)從34年前開始走向政治、軍事交流。去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博鼇論壇上會見了臺灣「副總統」蕭萬長,這也是以上述趨勢為基礎實現的。雙方軍人將於今年8月在夏威夷首次接觸。中國人嘴上雖然不經常說「統一」,但實際上卻向著「真正統一」的方向不斷邁進。值得關注的一點是,曾經相信臺灣在自己「保護傘」下的美國也對兩岸問題上,幾乎未能行使發言權。兩岸關係和南北關係存在很多不同點。但是,一度因為兩次南北首腦會談就沾沾自喜,好像馬上就會取得什麼成果一樣的韓國政府應該從步伐雖然緩慢,但一直堅守「原則」,闊步走向「真正統一」的兩岸關係中學到一些東西。

 

池記者發出這樣感歎自有一定的道理,不過顯然他對於兩岸事務還不是很精通,不過這個問題不在我今天的討論範圍內,還是來看看為什麼韓國人不想統一了。而這其中又能給海峽兩岸的人民有什麼啟示。

 

說韓國人不想統一的依據是源於最新的一期民調,關於民族統一,韓國聯合通訊社報導,該研究所委託韓國蓋洛普,從今年521~610日針對全國16個市、道121319歲以上至65歲以下成年男女進行了調查,結果,認為「需要統一」的受訪者占43.6%,其中表示「非常需要」和「稍微需要」和受訪者分別達到20.9%19.7%。而認為沒有必要統一的占56.4,其中傾向於「沒有必要」的占48.9,「完全沒有必要的」占5.4。這是韓國歷年對於國家民族統一的民調比例首次由「不統一」超過「統一」。

 

韓國從樸正熙主政開始對於國家統一的熱情就十分高,樸正熙時期的「統一民調」曾高達90%,再到全鬥煥、盧泰愚、金泳三時代也一直維持在70%。到了金大中和盧武鉉時期又再次沖高到76%左右。然而到盧武鉉後期一直到李明博時期韓國人對於統一的指數越來越低,平均每年以10個百分點的速度下滑。直到今年首次「不統一」民眾超過了「統一民眾」。

 

仔細分析韓國人如今不願意統一的原因有多種,一方面是韓國年輕人80後逐步成為國家主體,這一代人對於歷史民族國家等概念不是十分清楚,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裏不聞窗外事。加上自由化風潮的侵襲,如今的韓國年輕人對於傳統已經越來越不屑。所謂的「民族大任,國家興亡」對於他們已經不重要。另一方面南北關係的緊張也是導致韓國人不願意和朝鮮統一的原因,而韓國政府媒體對於朝鮮大量的負面報導使得韓國人對於北方有一種潛意識的仇恨,如此便不再是一個民族,而成了誓死消滅仇敵。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要說南北關係緊張,已經一直緊張了幾十年。朴正熙時代兩方更是互派殺手暗殺領導人,可見用關係緊張來解釋韓國人不想統一是不足以說明問題的。

 

韓國的「統一恐懼」

 

韓國人不是不願統一,而是害怕統一。——李應准

 

李應准,韓國著名作家,編劇。今年他發表了他的新書《國家的隱私》。此書講述的是南北統一後的朝鮮半島下的生活情景。李應准在書中的序裏直截了當的告訴讀者統一後的朝鮮半島是「華麗的地獄」。

 

書中並沒有說南北是為何統一,只是說2011年南北「莫名其妙」的統一,北韓政權瓦解所以於其說是統一,到不如說是北韓政權的崩潰促使韓國接收北方。如此到也能解釋為什麼南北統一了。然而接收北方的韓國和韓國人絲毫沒有體會到國家民族統一後的興奮和激動,反而一大堆問題迎面而來,大量的朝鮮人湧入韓國境內,對於這些朝鮮人來說,他們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書中形象的說到「火星人來到地球」。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他們除了語言相同之外,其他什麼都不同。無法融入韓國人生活裏的朝鮮人終於爆發了悲劇。

 

韓國人看不起朝鮮人從而引來了嫉恨,大量無業的朝鮮人遊走在首爾街頭為了生存他們開始走上犯罪道路,前朝鮮人民軍的軍官組建黑社會集團,靠犯罪為生和韓國當地的黑社會組織爆發爭執,大量的朝鮮婦女到韓國只能靠賣淫為生。韓國人把朝鮮人當動物一樣使喚,整個首爾的街頭充滿了暴力,毒品,色情,每一天都顯的如此陰霾。政府下令解決問題,將朝鮮人和韓國人區隔開拉,成立所謂的「人民區」實際上是「貧民區」。強制的區隔措施只能使情況更糟糕,朝鮮人和韓國人在各自的地域裏各自為政,每一天都會爆發區域與區域間的「內戰」。前人民軍軍官將大量北韓武器偷運到韓國最終使事態一發不可收拾。人們不敢上街,生怕哪里飛出來的子彈和突如其來的惡徒,員警與黑幫沆瀣一氣。對前途無望的韓國人和朝鮮人只有自殺。整個朝鮮半島籠罩在恐怖的陰雨下。

 

小說最後還給讀者留下懸念,不希望再如此下去的有志韓國人建立起「救國軍」準備武裝起義,而不甘忍受欺淩的朝鮮人也聚在一起要「獨立」。小說到此也就結束,可想而知後續的發展事態一定是更糟糕。

 

雖然只是小說,但作者如此描寫並非憑空想像,韓國人無法接受朝鮮人,朝鮮人無法融入資本主義社會成了南北統一的最大隱患,而對於朝鮮人來說統一的過雖然擺脫了金家王朝的統治但迎接他們的卻還是痛苦,死亡。絲毫體會不到統一後的甜蜜。而對於韓國人對於期望民族統一的韓國人來說,統一後自己的生活也被打亂。大量陌生人的溶進使高高在上的韓國人感到恐慌,他們知道這些人是自己同族然而對他們卻比對外國人更冷漠更無情。朝鮮婦女像動物一樣在韓國上流社會買賣,男人則當成打手和替死鬼為韓國人賣命。混亂的社會導致無常的生活。最終統一夢圓的幻想破碎,有的只剩下華麗的地獄。

 

小說的情節有點危言聳聽但告訴人們一個啟示就是「南北統一」不再是只有甜蜜,他有可能更多的是噩夢與災難。而導致這一災難的還是南北脫節的經濟對比和社會級別。兩者相去甚遠。而面對這樣一種情況的時候,韓國人還要一味的強調統一嗎?所以現在許多韓國掌權者以及學者都提出了「不要統一」的概念,「不要統一」不是不和北朝鮮統一,而是要等待朝鮮進行改革,讓朝鮮的水準能夠達到與韓國接近的地步。韓國人擔心統一的終極原因也就是擔心一旦朝鮮政權有何不側會對整個民族帶來多少的傷害。所以維繫當前的朝鮮政權就是當務之急。然而這種戰略意圖傳到民間卻成為了普通人民對於「統一觀」的恐懼和抵觸。這可真是事與願違。

 

今天在韓國最仇恨朝鮮敵視朝鮮的人反到是最期望統一的人,回到臺灣今天最仇恨敵視大陸的人反到是最不期望統一的人。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aiyuefang&aid=3177193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對啊!問自己!
2009/07/30 17:42
樓下的說對了  看一下自己是什麼貨色  就知道王永慶絕不會跟你統一!但是王永慶若是要跟你統一  恐怕世上就多了一隻哈巴狗!

cj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09/07/30 16:47

只要問自己;

為什麼王永慶不跟我統一?

就知道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不统一是世界的潮流
2009/07/30 00:08

我小时候,也是国家大一统的崇拜者,也是三国演义里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坚定信念者。长大后,看了很多历时书,鲁迅从里面看出吃人两个字,我则看到,中国的历史上大一统国家,依靠的是卫将军骠骑将军的大汉铁骑,依靠的是大唐历代名将的三箭定天山,依靠的是清朝抚远大将军的八旗铁骑和绿营兵。说白了,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在少数民族的武力征服基础上。

人类社会在过去的60年里变化实在太大了,60多年前,世界上的最发达的某些国家,还敢把几百万人送入毒气室,还敢进城后屠杀几十万人。现在呢,排名前列的经济大国,谁敢?当武力作为统一的基础,已经没有正当性,也没有操作的空间的时候,世界上的国家在这几十年里越来越多,分离主义盛行,这是人类发展的趋势。

当汉族文化不能成功的同化某些少数民族时,中国的大一统,已经没有可依靠的基础。

至于台湾问题,现在在台湾,还有10%的人内心希望统一,但只有1%的人敢公开这么说,在各种政论节目中,蓝营的名嘴们,没有一个敢公开说统一,统一在台湾的公共媒体中,就是绿营打击蓝营的利器。


哈草猛鴨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出發點可能有誤
2009/07/29 20:13

您可能沒有留意到一點, 南北韓是聯合國大辣辣公認的一邊一國,  國土資源大小相當, 雙方境內都存有上千年的同族的人文軌跡, 現代綜合實力也尚可相提並論, 再加上韓國人民族性比較剛烈, 快要倒閉的是共產北韓, 可能接收的是資本南韓, 在這些基礎上比較可以大聲, 有肆無恐, 真心誠意地表達對要統一還是不要統一的想法.

台灣個方面與中國比起來都是五六十分之一,  以長久的歷史看來又是個幾乎無人的荒島, 是個典型在近代史上才形成的新移民國度, 想要勉強稱為東中國西中國都會笑掉人的大牙. 雙方如今都已各自達到合理程度的經濟發展, 不太可能存在哪邊倒閉誰接收誰的戲碼. 華人善於隱藏鋒芒, 待機而動, 說好聽一點是韜光養晦, 說難聽一點是笑裡藏刀. 台灣這十幾年來一邊被中國恐嚇打壓, 一邊跟他們做生意, 一邊無奈只得賴以維持目前的生存, 許多人咬牙忍著就是希望用這種磨菇的軟性方式, 哪天時機成熟了可以有希望達到以理制蠻的全面攤牌, 在國家認同情緒上遠較於韓國人來的壓抑許多.

韓國統一不統一四六波可能是比較真心的, 相較之下, 如今台灣和中國生意做得嚇嚇叫, 交流的其樂融融, 但是明眼人都看多出來所謂60-70%維持現狀之中, 有多少是終統的, 又有那些是終獨的. 韓國人的平起平坐敢愛敢恨可能最後可以換來基於情感上的真心統一, 而華人的霸者恆霸虛情假意則可能最後換來的是比較極端戲劇化的結局: 要不就是老一代的解放軍看不下去, 趁嗝屁之前豁出去發動佔領行動, 要不就是新一代的小王爺小公主放下思想抱負自身先退一步, 索性讓台灣進一步, 回到一邊一國/至少兩個都是中國的原點上來, 再看看在法理層面上怎麼走下去.


NetSpider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只是參考一下
2009/07/29 20:02

無法類比的是中華文化
兩岸要統一經濟因素多於文化
文化只是有利於交流
當初南北朝也分了300年 
至於有無外力介入很難說

又:
朴正熙時代北韓的確有派一隊殺手來行刺是真
結果對著公車扔手榴彈暴露身份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無法對比!
2009/07/29 19:27

建議公主就中華文化促進統一的基本面   來與韓國這個本身並沒有自己文化的民族做比較!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連許多讀書甚高的知識份子都搞不清楚!這是兩岸統一的最大基礎   在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  統一本來就是水到渠成之事!而韓國呢?有識之士因深知文化的力量   這幾年只好靠偷竊文化撐點面子!可笑!


倚木下鈎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擔心
2009/07/29 15:45

兩岸的民調也好不到哪兒去。在臺灣,如果能自由選擇,估計獨立會是大部分人的選項。

而且,“外省人”的後代對“統一”也越來越模糊,或者不關心。“寄望于臺灣人民”,我看基本上是政治説辭了。

至於那本小説倒是很奇怪,爲什麽一定要設想國家統一後,就自由移民呢?大概是照著東西德合併後的情形想象的。人家西方,國家統一了,斷無限制民衆遷移的道理。但東方國家,可以逐步來,先沿用兩個大區的格局,限制民衆自由遷移,重點投資北部。沒有戰爭的威脅,且有整個國家的支持,北部的經濟應該能夠很快好起來。屆時壓力就小了。


很怀念童年时代,斜倚着一棵大树,抛下鱼钩,跟鱼儿斗智斗狠的岁月。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這樣也可以寫一篇"樂樂長"的文章,真是佩服!佩服!
2009/07/29 15:29
三國演義開宗明義寫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檢視人類文明史再再證明此一政治真理,試問自古以來有那個國家或民族,她的人民、土地、主權從沒改變過?什麼原因不是現在要討論,只是,今天說不統一,明天會不會改變?屆時再寫一篇樂樂長「為什麼想統一」嗎?所以,真是佩服!佩服!
安康公主(woaiyuefang) 於 2009-07-29 16:53 回覆:
對啊,分久必合。現在大陸就忙著合,台灣就忙這分。叫大陸棄統,怎麼不叫台灣棄獨呢?於是兩派人馬又僵持不下,還是回到原點互相角逐看誰手段高,看最後鹿死誰手。用理論上的依據來解釋現實世界是無意義的。

沒有主題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這叫做 不想接窮親戚
2009/07/29 14:09
南韓看北韓就是窮親戚 不想接是正常的啊
沒有獨立思考就不能夠談民主與自由

東西雖然不多,但會日漸充實
blog
http://blog.udn.com/longreach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三国人」
2009/07/29 13:52
這有點像是以前日本人講的「三国人」(さんごくじん, sangokujin)。二戰戰敗後,很多朝鮮人、台灣人、中國人在日本討生活,這些人在戰爭時期幫日本人作工打雜,換取日本的永久居留權。但是只要出事,大家都會找他們算帳。現在這個詞已經轉化為非法入境,在日本非法居留的外國人。很多人也把「三国人」等同於犯罪份子、問題人口。

北朝鮮確實是個爛攤子。比當年的東德更難修理。朝鮮半島統一以後,北方的社會主義人口必然面對失業以,也會走向犯罪。因為三十年前他們沒有鄧小平,沒有改革開放。

在不能融入資本主義的前提下,北朝鮮必然要成為野生人類保護區。就算金兒子死了,金孫子被人幹掉,任何一個接掌北朝鮮的人都要花二十年以上的時間修理國家的經濟秩序。但是中國抓上美國奢侈浪費的最後一班列車,換來二十年學習資本主義的機會,以後誰會買北朝鮮的劣質出口品?

也許在某種情況下,朝鮮還是會統一,但是少數的都市會分裂,形成類似於都市國家的景象。整個朝鮮半島爬滿窮人跟低競爭力人口,幾個都市像是香港、新加坡一樣掙扎求存。

台北跟台灣的南部大概也會走上這樣的道路。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