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12 15:54:25瀏覽2723|回應7|推薦17 | |
據悉民進黨因「牛肉風波」即將在11月14日發起「反美國牛」的示威遊行。以抗議美國政府向台進口牛肉。這是繼反大陸奶粉,反陳雲林訪台,1025反馬和517反馬之後的又一次「嘉年華活動」。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民進黨所發起的每一次示威無論初期目的和方向如何最後都會集中到執政黨身上。這次牛肉示威恐怕也不能例外。 民進黨的1114大遊行讓我想到了2008年發生在韓國同樣的事情。從2008年5月初開始一直到8月底,因美國牛肉所引發的抗議示威整整持續了120天的大規模抗爭,前後有超過90次的「燭光示威」活動,超過1000人的集活動超過12000次。在120天內韓國為此耗費了5000億韓元的成本,換來的是首爾整個城市交通的癱瘓,710名員警和維安人員受傷,超過1000名市民不同程度受傷,3人因示威而入院死亡。整個示威最終導致韓國損失將近2萬億。而換來的結果卻是韓美自由貿易協定簽署,韓國是美國最大的牛肉進口國。 而在事後韓國當局的調查中發現,抗議示威的帶頭者是以民主黨為首的在野黨,而遊行示威的訴求也從初期的反對進口牛肉變成反政府。手段也從相對溫和平靜趨於暴力。最終導致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時間轉到08年的七月那正是「燭光示威」最瘋狂的一個月。整個首爾光華門交通完全封閉,街面上只有示威者和員警兩種人,不時的會傳出警民衝突的報導。親反對派電視臺大肆鼓噪,炮製假新聞以加重事態的嚴重性。不同屬性意識的報社也報導偏向自己政黨的言論。根據相對客觀公正的民意調查顯示,在「牛肉示威」初期支持的國民和反對的國民差不多五五開,到了7月則有六成的國民反對這種「暴力遊行示威」,支持者只佔據了三成。由此可見當時多數韓國人對這種長時間無序狀態感到憤怒和厭惡。 首先這種暴力遊行示威的參與者很大程度上並非本地市民,更多的是由反對黨支持者所建立起來的小集體。而所謂的十萬人燭光示威實際人數也只有三萬。在韓國執政的右翼大國家黨和在野的左翼民主黨的人民支持比例差不多維持在6:4左右。動員這些力量應該不算困難。所以「牛肉示威」是一場展現多數民意的活動還是一場純粹的政治考量早已見分曉。 韓國的「牛肉風波」和臺灣基本上是一樣的,而它的發展軌跡也正向著韓國一樣。不過筆者有一點還是放心的就是臺北街頭斷然不會像首爾那樣無法無天。這是民進黨當前所擁有的力量而決定的。民進党即不能像韓國的民主黨那樣發起如此大規模長時間的抗爭,泛綠的群眾也不可能擁有韓國人那種不要命的暴力示威。不過只要這樣的活動一起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卻是要整個臺灣一起來承擔。這對於目前處在經濟困難期的臺灣來說類似這樣的活動只要一搞勢必浪費大量的資源人力,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激化族群矛盾,給困境中的臺灣雪上加霜。 韓國的例子已經十分好的證明了這一點,臺灣不可能看不見,民進黨「抗美」是假,「反藍」是真的動機也路人皆知。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否要容許這樣的遊行示威出現繼續來危害社會這是當局必須考慮清楚的,臺灣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在面對「遊行示威」的時候只根據提供者的訴求卻沒有考慮他的動機以及他所能帶來的後果影響。也許有人要問這不是違背了民主原則嗎?如果只因為揣測動機而否決示威申請不等同於剝奪人民的民主權力。 這正是問題的所在,很長一段時間「人民的民主權力」被一部分人利用了,這部分人就是政客。遊行示威本來應該是體驗多數民眾意願的權力,可現在則成了政黨鬥爭的工具。在歐洲示威遊行幾乎都是有工會,職業聯合會等發起,從未聽說過有哪一個政黨來領導人民發起「遊行示威」。前一階段在歐洲爆發的「奶農抗議事件」就完全是一場普通公民自己的示威活動,沒有絲毫政治力量的介入,而這也才是真正體驗民意的示威活動,也最能打動執政者的心,解決問題。 反之有政治勢力介入的所謂「人民民主權力」只會讓外界猜測活動背後的真相,從而改變執政者與訴求者的關係。執政者將會視這些示威為陰謀,是政治操作而不可能直面回應。則真正訴求的民眾必然無法達成所願。在韓國的確有許多人反對美國牛的進口,然而在混亂的民主行為後他們的想法與那些打著「反美國牛」實際反政府份子想法結合在了一起。最終迫使本來還有迴旋的商討變得一點餘地都不剩。 民進黨1114的遊行如今已是箭在弦上,雖然他對臺灣社會造成的危害可能只是暫時的,但問題是類似這樣的危害恐怕還會在以後的日子裏繼續出現,每一次的傷害累計起來就是災難。 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曾經說過「一場真正的遊行示威是不需要任何催化的,待到時間到時自有人會站出來,凡是能夠被阻止和鎮壓的示威都不是真正的示威。」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