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27 16:36:08瀏覽1731|回應6|推薦8 | |
《聯合報》在台灣島內也算上有名頭和聲望的大報。相對《中國時報》旺旺的背景被批為「傾中泛藍」以及《自由時報》的「挺獨泛綠」。《聯合報》卻似乎一直能保持著很好的中立性。在《聯合報》上也經常能看到批藍也批綠的文章。然而看《聯合報》怎麼長時間發現一是十分有趣的問題,那就是《聯合報》貌似十分喜歡報導有關「性侵」的報導。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幾乎隔幾天就能看到,不論是發生在哪一個地方的「性侵案」也不論程度如何《聯合報》都會報導,而語言文字組織也是簡單明瞭,最短的時候就兩排字。 雖然報導新聞屬性是報紙人的自由,但一個報社如果一直喜歡偏向報導社會新聞的某一部分那就十分耐人尋味了。其實不光是「性侵」新聞,一些涉及到「違規違法性行為」的新聞在《聯合報》上也是大放異彩,有的記者說的來勁更是妙筆生花。看的人忍俊不禁。現代是開放社會,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談論自己喜歡的話題,尤其是在台灣這個強調「自由」的地方。人們談論「性話題」也不再畏首畏腳了。可作為廣而告之的報社除了本身的報導新聞,剖析真相外更有教化大眾的作用,尤其是作為大報以及有影響力的報社。 《蘋果日報》的黎智英曾經說過「在台灣這個地方辦平面媒體,要是裏面沒有一些‘腥,煽,色’的東西報紙就幹不電子媒體」。而《蘋果日報》似乎也深得此道。《聯合報》作為公正的媒體企業自然不能同《蘋果日報》同流合污,但或許真的是受到這方面的影響,不免俗的也沾染上了這種氣息,的確這樣的新聞和消息能讓人比較醒目,再加一個別出心裁的標題一定能更大限度的吸引讀者的眼球。但問題是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我想《聯合報》之所以如此大規模的報導關於「性侵」的新聞初衷或許是想杜絕這種事情的發生,教化民眾不可以做這種禽獸之事,可結果似乎適得其反,非但沒能有效的遏制這種社會事件的發生,反而在台灣「性侵」的事件屢見不鮮。 《聯合報》是否應該考慮一下自己在以後報導這樣的事情時的方法和態度,首先應該篩選和甄別這樣的新聞,在我看來關於這一類的新聞還是少報為好,一方面他並沒有太大的教化功能,報紙嗎?新聞報導也好,社論也好,投書也好這一類的文章看完後往往能使人增常知識和見識,通過這些文章人們可以自我分析無論文章的好壞他都能使人頭腦進步。而關於「性侵」方面的新聞我不知道人們在看完後能有什麼增益。 所以關於這一類的新聞報導,應該著重於突出的重大的,而不是不論好壞一干全收。報導重大典型的在社會有極大反響的並且更多的是提示和分析的話那才有警示大眾,教化與民的作用,否則就是「黃色小報」靠低俗資訊來騙騙錢。 台灣人對於政論節目和「名嘴」都不勝其煩,其實這個例子和上述內容是一樣的,當這樣的一種社會現象普遍化後如果不加以引導那結果就會往相反的方向上去,政論節目本來是很好的節目,通過這些節目上名嘴的評論讓人民瞭解事情的真相。但是當這樣的節目一旦多了的時候那就成了累贅和麻煩。或許這也是台灣島內生態所決定的吧,無論是電視還是報紙都在殘酷的市場上競爭。這樣的競爭發展到後面勢必要成為「惡性競爭」。 而對於《聯合報》來說擴展自己事業的前途絕對不是效仿《蘋果日報》走低俗化路線,而是應該更加大力的擴展市場和發展新型媒體產業。作為台灣最大的網路新聞平臺,《聯合報》有這樣的眼光和戰略優勢,台灣的報紙十版中有九版半是報自己的事情,電視臺的政論節目幾乎從來不討論中國大陸和國際的重大新聞事件,《聯合報》應該憑藉自身的優勢往這個方向上發展才是平面媒體未來發展之道。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