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原譯文: "假如他們要點lager型的啤酒,他們也要那種接近Budweiser Budvar型式,有濃厚麥芽香味和啤酒花味道的啤酒。"
回應: 所謂 “lager型的啤酒”, 要沒有 “濃厚麥芽香味和啤酒花味” 還算是 lager嗎? 或者說, 還算是泛稱的“啤酒”嗎??
首先, 說實在的, "A-B Bud" 實在將添加物(adjunct)用得過多了(尤其是米)... 以大量添加物, 如米, 玉米等具鉅量澱粉的穀物, 以取代大麥芽的的方式作為發酵媒釀造, 以降低用大麥芽的成本, 維持或加強酒精濃度的提高, 卻沒有對酒質產生正面的加強, 最後造成的是所謂的"dull beer"--亦即風味極弱, 酒質(body)極薄的 “假 Pilsner”, ”假 Helles”, ”假Copenhagener”… => 甚至 ”假lager"!!!!! ------為什麼呢?
因為, 凡是所謂 "lager", 皆必須經過長時間, 至少八週至六個月的低溫”熟成” (conditioned), 讓在低溫下反而活躍的酵母繼續分解糖分, 並致使酒質變得”乾淨”(clean), 與"爽脆"(crisp), 更有最天然豐富但亦柔和的二氧化碳.
然而, 朝自己臉上貼金, 說自己是 "King of Beer" 的 Bud, 號稱"越新鮮越好喝", lagering的時間少於最低--且任何沒有瘋掉的釀酒師可以自稱釀出lager的--六個禮拜, 還以標註啤酒出生日期為榮…???
最那個的是, 好像多數美國電影都把直接開瓶往嘴理灌Bud的人, 詮釋為豪邁不拘, 個性天成...
(還是我已經老了?? )
但喝起來, 比起同樣是短時間 lagering (三至四週), 低酒精濃度(3-4%abv.), 但遠為有風味的上述捷克日常國飲 "Světlé Výčepní Pivo" Style, Bud 簡直像氣泡水加融化的麥芽糖和綠巨人玉米粒!! 請參考我詳細的酒評 (注意喔! 捷克人都還沒叫這種年輕的啤酒”Ležák”/ “Lager”!!!!) …
(題外話: 捷克和英國的傳統啤酒, 以我們愛好世界各地酒款的ㄈㄞˋ來說, 算是最能以極低酒精濃度, 創造出極高的香醇與風味. 論者可說, 比利時, 德國的東東云云...
但若 "以質論藝", 或英文所說的 “Punching above one’s weight”, 這兩個啤酒文化所創造出的獨特纖細和"understated-ness", 不是隨便可模仿,複製得來的… 上圖 為一款極棒的捷克小酒廠的佳作: Svijany Rytir, 請參考我對它的酒評)
… A-B Bud 試圖用最少的好原料, 以抄捷徑的手法, 和最短的時間, 創造出 “最新鮮暢飲” 的 “啤酒之王”…???? 說真的, 我不知道它在想什麼?! 而對其趨之若鶩的 “羊群心態” 的消費者, 我也不知道他們的味蕾是否真的開懷?
幾年前, 我看到同屬 A-B 集團的品牌Michelob某一款 “旗艦啤酒” 的廣告, 豪稱自己的啤酒, (聽清楚ㄛ!!)--
“完全沒有餘韻/後味” (“absolutely no aftertaste!”) … 我想它們的自我定位不証自明了.
--堯 (26 July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