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天性與教養,思考教育的價值
2008/02/19 17:47:30瀏覽3230|回應12|推薦140

從天性與教養,思考教育的價值

經常旅行的人,一定會發現,透過不經偽裝的當地孩子,就能夠看清當地的文化樣貌。他們的天性與教養,從外觀長相與生活習慣,直接展露無遺……。


文‧圖/邱麗文

2001年二月,科學家宣布人類基因體中只含有三萬個基因,而不是原先預期的十萬個。這驚人的衝擊讓科學家們開始相信,光是基因不足以讓人類成為萬物之靈,我們的「獨特性」是經由後天教養而來的。後天教養必須依賴先天的基因,而基因仍需要後天的教養才能發揮作用。道德的偏差來自教育的偏差,來自童年開始塞滿人們頭腦的垃圾,來自病態的社會。改造好社會,病根也就清除了。以上邏輯聽起來都很簡單,但是,社會的「病態」,絕對不是一、二天造成的,更不是一、二人可以改造的。還是,從改變自己開始吧!不過,突破輿論重圍的過程,需要相當大的勇氣與堅持。

生命的重心在何處

曾經看過一篇《生命重心在何處》的心理學報告,內容大致描述:美國有一所收留棄嬰的醫院,雖然院內設備完善,嬰兒卻始終面無表情、目光呆滯。後來,其中一名嬰兒,開始有了生動的表情,見人就笑。醫護人員深感好奇,決定裝設錄影機監控;後來發現,每天都有一位老太太經過該名嬰兒的身旁,不斷逗著嬰兒,讓這名嬰兒感受到關懷,而有了開朗的性格……。

看了這篇心理學報告,讓我深刻感受到,環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真的具有相當的重要性。甚至,還會成為改變人生的關鍵。

60歲才成為書法老師,直到100歲仍然活力充沛的梅子老師,總是透過身教與言教,讓孩子們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透過《梅子老師的愛與夢》一書,感受到她就像是那位不斷逗著嬰兒的老太太,讓每位學生都因為她的鼓勵,而有了開朗的性格。梅子老師總是對學生們說,「人要有夢想,沒有夢想就沒有作為了。」所以,總是要求孩子們表現出自己的個性,並鼓勵其盡量發揮性格中的優勢。

每隔一段日子,畢業後的同學都會來拜訪梅子老師,並陳述目前的生活情況,而她總會仔細聆聽,並針對同學們的困惑,給予最客觀的建議。像是一位立志當醫生的真壁仁同學,連續考了三年都落榜,於是流著淚告訴老師,準備放棄了。老師卻說,「人生之中三、四年並不算什麼,只要目標堅定,再重考幾年也沒什麼可在乎的。」這句話,等於告訴了真壁仁,確定目標的重要。

「從雲或從風那裡,將那透明的力量移注給孩子們。」每每,梅子老師禱念著。不管孩子在任何地方,她的禱告都陪伴著孩子們。後來,真壁仁利用假期到世界各地的落後地區當義工,慢慢發現並體會了,「目前各國最需要的不是醫療,而是教育。」於是,他毅然放棄了當醫生的志向,決定不再重考,轉而投入教育的新目標。而梅子老師還是一樣的態度,「不管從事什麼工作,至少為人類奉獻的原則一定不變。」言下,還是對真壁仁的選擇完全支持。

梅子老師任教的學校,只有七十八人,是日本最小的高中。但是,她的教育態度,透過一位位接棒從事教育的學生,而獲得最好的傳播,達到善的循環。

一場「愛的教育」的白日夢

從小到大,總是碰到嚴厲的老師。對我們的要求,除了分數!還是分數!而達不到要求的結果,就是以分計次的棍子大餐。這或許是升學主義下,無可奈何的現實吧!但是,內心還是相當渴望碰到落實「愛的教育」的老師。

由於大學就讀夜間部,讓我有很多體驗性質的工作經驗,大一時,就回到小學母校擔任「代課老師」。懷著初生之犢的豪氣,第一次上講台就大談「愛的教育」,不斷說明「自律」的可貴,並當場與同學們君子協定,用自律取代體罰,還將棍子在充滿儀式性的情況下,擺進櫃子,貼上封條。

開始,我興高采烈地執行「愛的教育」,還將上課的內容,加入了許多啟發性的討論議題……。看著學生們日益活潑,我的心情也跟著歡愉不已,幾乎每天都是踏著輕快的步伐走進教室。

這個班級的代課,只有三個星期,不是那麼容易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我還是樂見其成;就算只在孩子心中留下短短的歡笑,也是值得的!而,事實與我的想像實在差距甚遠;原來,該班的級任老師雖然請了三週的喪假,晚上卻仍舊幫這班孩子補習,所以,我在學校的一言一行,學生們晚上都會向導師「報告」。

最後,我終於明白了。這十多天的「愛的教育」,根本就是同學們陪我玩的遊戲;我不打人,導師就要求「秘密警察」登記名字,準備「秋後算帳」,而且,記名字的範圍,除了上課不守秩序、亂講話的,還包括一些喜歡繞著我的同學。

得知真相後,我利用最後一次班會的時間,要求同學將暗記的名字拿出來。手中緊握厚厚的名單,我聲音低啞地問:「愛的教育,不好嗎?」沒想到,同學發言的內容,竟是那麼地「成熟」,讓我驚訝不已!有人說,「老師,妳太夢幻了,我們都是被棍子打大的,不打,就不會有出息!」有人說,「愛的教育,是小說裡面的故事,不可能發生在現實社會!」有人說,「沒有被處罰的日子,感覺不像上學!」……聽著一句句解釋,我簡直不敢張開眼,看著台下這群小六的孩子。

應「觀眾」要求,我撕掉了櫃子上的封條,取出了久違的棍子。手中拿著一疊名單,點名請他們出列,並要求他們自己拿棍子,打自己。而我,則先示範了動作,狠狠抽打了自己的掌心。可能是我在盛怒下用力過度,孩子們嚇著了,每個出列都發狠地打了自己。看著這一慕,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全班也跟著哭成了一團。一場「愛的教育」的白日夢,竟被這些童言童語驚醒……。

下課後,我打了電話給原班導師,表達不希望「秋後算帳」的請求,而原班導師也答應了。此後,我還繼續在不同的代課班級,實踐「即席語言接力的作文課」、「寫祝福話語互送同學的社會課」、「走出戶外發現自然真貌的自然課」……,慢慢,攻擊我「標新立異」的老師不斷找上教務主任控訴,而我,也一次次聽著教務主任訓勉:「既然只是短暫的代課,不妨讓學生們自習就算了,何必要得罪老師們呢?」

當時,我真的很憤怒,這就是我們的教育嗎?為什麼不問我的方法有沒有幫助到孩子,只是指責我與別人的不同?!一年合約滿期後,我就不再續約了。事件至今,已過了二十年,卻還感覺歷歷在目。特別是看了梅子老師的故事,更讓往事不斷撩撥心緒。

始終相信,對孩子們要鼓勵、啟發與尊重,並且永不放棄,才是真正的身教。年輕莽撞的我,受到一點挫折就離開了,並沒有繼續堅持理想。這才是,「白日夢」無法實現的真正原因。

教育變成了一連串失去純真的過程?!

我們到底有沒有機會,讓孩子的生活,可以輕鬆快樂一點?教改已過了十年,孩子們的痛苦指數,有沒有少一些?  

最近播出的公視連續劇《危險心靈》,描寫了九年一貫教改後的國中生,仍過著「換湯不換藥」的生活。為了應付「學測」,孩子們仍然不按課表上課、仍然課後補習、仍然一切以分數為中心。主角小傑,只為了表達不想被生活擺佈的意願,竟毫無預期地掀起了種種對抗與衝突……。

試想,「教育就是競技場,而讀書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爭奪戰,為了保持領先,我們放棄思考、體會、尊重、分享,開始學習平庸、冷落、虛偽、貪婪……。」當教育變成了一連串失去純真的過程,我們還要嗎?學會了數學的證明題,卻失去了證明自己價值的能力,這個交易,怎樣都划不來。

我想,如果這個社會沒有真正落實多元發展,沒有肯定個別差異的價值,教改就永遠都是「換湯不換藥」的政治抽籤桶。當大家的目標,都是第一名,都是第一名等於成功,教改的惡夢,就只能繼續下去。

想像的活動源自於不滿。最有創意的人,就是最不安於現狀的人。《邱吉爾的黑狗》描述著:一個人因為匱乏的童年與飢渴感而產生不滿,這不滿,正是改變現狀的動力,如何將這股內在的動力發揮出來,「創造性的想像」就是那一把關鍵的鑰匙。據說,許多生活在苦難中的孩子,就是透過創造性的想像激發,最後竟然獲得比一般人還要傑出的成就,像是邱吉爾、哥德、雨果、卡夫卡、吳爾芙等人,都曾因為憂鬱症而飽受心靈的折磨,卻又締造出非凡的成就。

一個被父母冷落,被同學拒絕的孩子,就算以後很成功也無法讓他們相信自己是受人喜愛的,自己的生命是有價值的。這樣的孩子,日後導致憂鬱症的機率相當高。還好,耶魯大學的考夫曼教授,發表了一份長期追蹤的研究,其中描述:雖然先天不良,後天環境也坎坷,但是只要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一個大人肯定孩子的價值,願意長期對孩子伸出援手,這個孩子就不會變成憂鬱症。有「一個」大人,就夠了!似乎,是相當值得慶幸的消息。

多年前往返山地部落,總記得孩子們都是非常活潑開朗的,而且非常喜歡親近鏡頭。近年來到山地部落,竟漸漸發現孩子們不但神情充滿了愁悶,態度也相當不友善,是因為缺乏大人照顧的關係嗎?還是教改的政策,讓他們更加失去了競爭力?據了解,目前已經有些團體,發起了協助偏遠部落的課業輔導活動,立意就在拉近城鄉差距,讓孩子們擁有更多受教育的機會。相信,只要各界願意充分發揮同理心,並多付出一點關心,這些偏遠山區孩子的未來,就多了一絲希望。

考夫曼的這份報告,似乎也提醒了我們,對這些山地的孩子們,我們是幫得上忙的。好與壞的造就,不一定等同於得與失。愈是弱勢,自尊心愈強,我們如果習慣將台北經驗帶到偏遠地區,也許,更是對他們自尊的傷害。

在不同孩子的身上,看到了教育的價值

經常旅行的人,一定會發現,透過不經偽裝的當地孩子,就能夠看清當地的文化樣貌。他們的天性與教養,從外觀長相與生活習慣,直接展露無遺。原型的模樣,屬於天性的範疇,那麼,透過教養,我們看到什麼?

拿起相機,在旅行的路途中拍照。總會發現,當地的居民愈有教養,就愈喜歡被我們拍照。似乎,入鏡的他們早已知道,自己被拍攝的樣子,絕對是代表好的評價。這樣的自信,果真讓鏡頭下的孩子,都有著燦爛的笑容。

曾經在印度新德里短暫停留,等待轉國內班機前往拉達克。開車在攤販、牛隻林立的街道上,只要車子一停,就會出現兜售紀念品的人潮。拿起相機,朝著路邊的行人拍照,立刻就會被拍打車窗,準備向拍照的人索費。在新德里的街道上,到處可見睡在路邊的人,更有數不清的乞丐。據了解,印度教世襲的「種性制度」,將人分為婆羅門(祭祀者)、剎帝利(王族)、吠舍(庶民)與首陀羅(奴僕),還有在這四種之外的賤民階層。這種世代傳承的制度,讓身分卑賤的首陀羅與賤民,甫出生就過著永不得翻身的絕望生活,自然也缺乏尊嚴與羞恥心。

來到藏傳佛教的拉達克,感受到的,卻是極端的對比。拉達克孩子的臉龐,個個充滿了喜悅,像極了世間的天使。雖然當地的生活貧困,但是當地的孩子普遍都接受教育,臉上都沒有窮困窘迫的神情。隨手送給當地孩子橡皮擦當作禮物,在這個物資缺乏的貧困地區,一塊色彩鮮豔的橡皮擦,竟被孩子們緊緊握在手中。一塊橡皮擦、一段甜美的記憶,看著孩子們如此珍惜,心裡感覺很溫暖,對物資缺乏的地區來說,運用想像力的生活,遠比物資過剩的生活靈性多了。

而在一樣貧窮的海地共和國,孩子們都穿著從美國運來的鮮豔二手衣,但是臉上的神情,卻總是黯淡的。缺乏知識的孩子們,隨時隨地都吃著充滿色素的零食,甚至還將我們送的橡皮擦,直接就往口裡送,讓我們急著緊急收回,唯恐造成危害。突然想起穿著襤褸卻聰明伶俐的拉達克孩子,他們手握橡皮擦的珍惜表情;而海地的孩子,雖穿著光鮮,卻總像抽掉靈魂的戲偶。教育,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已看到了價值。

榮譽,是孩子們最好的楷模與榜樣

這陣子,全球正瘋著「世足賽」。而這股瘋潮,因我們沒有隊伍參與,而顯得熱不起來。就算與朋友聊起,聊得再多也只是置身事外的局外人。

每每看到電視轉播,當一場比賽的勝負揭曉,獲勝的一方可真是歡聲雷動,不但現場的國旗在球迷的手裡揮舞飄動,連遠在萬里外的國家,也陷入全民沸騰的歡樂當中,不管在馬路上、廣場上、酒館裡,每個人都在擁抱,都在高歌。這場面,讓我回想起,中華少棒隊參加世界少棒聯盟國際賽的情景:

熬夜中,家家戶戶看著球賽轉播,直到從美國威廉波特球場衛星傳來冠軍的消息,外頭的巷子立刻燃起一串又一串的鞭炮。這時,絕對沒有人會罵:三更半夜,吵到孩子怎麼辦?因為,這些參賽孩子的榮譽表現,正是家中孩子最好的楷模與榜樣。還記得,小學階段幾乎每年都參與過這樣的盛況,看著大人們拿著國旗用力揮舞,騎著三輪車用擴音器散播歡樂的消息,就感覺我們好棒!學校裡的棒球校隊也都個個走路有風,像是下一個準備拿冠軍盃的國家英雄。

而如今,我們的中華少棒,已經連續十年沒有拿下佳績,甚至,連參賽的代表權都沒有取得。再加上政情混亂、教改失敗、經濟衰退……,導致人民失去了引以為傲的光榮事蹟,失去了國家認同和社會凝聚力,更失去了自豪感及向心力。

榮譽,是孩子們最好的楷模與榜樣。實在懷念那段整夜歡慶的時光!

拉達克的SOS西藏流亡政府兒童村,收容了世界各地的孩子。SOS就是「Save Our Soul」,達賴喇嘛首重學童們的教育,相信只有健康成長的孩子,才會有充滿自信的未來。果然,兒童村的孩子雖然穿著略嫌破爛的衣服,擁有不同的膚色,卻個個保有燦爛的笑容。一群孩子,正開心地踢著足球,還邀請我們加入球賽。

一場「高山上的世界盃」,在SOS正式展開,一方是生龍活虎的孩子,一方是擔心高山症而氣喘不已的我們。在喜馬拉雅山腰的兒童村,一群衣服破舊的孩子,正熱烈地踢著高山上的足球,讓人忍不住也高聲應和,再趁機也回應一球。陪孩子打球的場景,日後經常浮現腦海。對我來說,印度拉達克,就像是烽火中的心靈桃花源。看到貧脊環境中的歡笑,讓我們更珍惜眼前的一切。

不要為了吃而活,應該為了活而吃

在拉達克的禪修中心裡,寫著:Don’t live to eat but eat to live。不要為了吃而活,應該為了活而吃;簡單的一句話,卻直指人心。讓人感受到,我們還可以追求更多不同的生活,也深感在物資貧困的拉達克,人們日子雖苦,精神卻富足。就算置身政治上的衝突對立與連年戰火的威脅,仍然保有相當的生活熱情,過著有夢、有理想的生活。

當我們在樂趣中生活,每分每秒,都是開心的。為了吃而活?為了活而吃?選一樣吧!人生只有一回。而教育的價值,早已顯現在一張張笑臉之中。(2006,源雜誌)



後記:(2008,二月)


前幾天看到新聞:十年內,國內碩士生的人數,暴增了五倍;而許多剛上大學的新生,已經立即開始了碩士考試的補習。不斷補補補分數,青春歲月怎麼可能多姿多采多體會??

我的一生,只經歷了八個月的補習。當年,因為家人不支持升學,只好勉強自己就讀沒有興趣的高職,等到高職畢業後經濟獨立,就自發到補習班參加大學聯考的補習,企圖補足沒有念普通高中的遺漏。雖只有八個月,我卻相當厭惡補習班的教學方式,老師總是用猜題的方式來教學,實在一點都不有趣;從前,我曾經因為同學都去補習而埋怨忙於生意的父母故意不栽培我,如今卻深感慶幸,許多自由自在的閒蕩,才讓我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與主體性。

這篇文章發表後,有幾位當老師的朋友與我聯絡,大致的感受都是:許多家長們都將教養孩子的責任丟給老師,讓老師們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我可以體諒老師們面對這麼多孩子的壓力,畢竟,像我這種一把火似地投入教育,只有一年就陣亡了,如果自己也持續二十年執教鞭,不知會如何??

相信,教育絕對不只是老師們的責任,社會上的每個大小環節,都或多或少影響了每個人;我們能夠努力的,只是讓好的影響能大過壞的影響,而非不斷去指責某個單位某個人。而書寫,則是我所選擇的方式,希望是點點累積的提醒,而非是針對特定族群的批判。每個人,都是左右好壞比例的關鍵,不要忽略自己的力量。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n82892&aid=1628472
 引用者清單(2)  
2014/10/04 22:04 【udn】 這裡便宜!一生 傳授 原則 教養比價
2008/10/31 15:27 【貓言貓語】 教育 vs 教育制度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莎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深有同感~~
2008/03/09 06:25
改變不容易   只要不放棄希望   就能發揮影響力~~ 
燁子(win82892) 於 2008-03-11 19:12 回覆:
其實,我們的所有言行,都在散發著影響力,只是我們不自覺。而,社會的變好變壞,也就在年復一年的比例微調消長中造就的。

不要小看這幾乎無感的影響力,也許,正是一場蝴蝶效應的開端呢!!

祝福你!!



✽ 貓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3/04 12:40

我也曾經想要當老師﹐並且也和燁子一樣曾經短暫的從事了一段時間的教育工作。

但讓我卻步的﹐是教育制度﹔看著那樣的教育制度﹐我怕我祇會帶著學生反抗那樣的教育制度﹐所以才作罷。

而除了教育制度﹐還有的問題是那些所謂“從事教育”的一些人﹐也就是那些老師、校長、校董…﹐然後還有相關連的家長﹐學生反而是最不是問題的一個環節。

很多時候﹐問題學生是因為問題家庭 / 問題家長﹔要教育學生﹐首先反而必須先教育家長﹐甚至是老師、校長、校董…

更別提如果教育領域還有那些根本不配稱為老師、校長的一些人﹐就如那些害怕真正優秀的老師搶了他們的飯碗的“老師”和祇想培育出「聽話、好控制、如機器人般的下一代」(其實這正抹殺了孩子的創意和活力)的“教育政策決策者”和“教育工作者”。

我爸爸一生都從事教育﹐所以教育界的黑暗和教育界的“妖魔鬼怪”所做的那些事﹐我從小就聽了不少。而如果應該和名利追逐以及權力鬥爭最沒有關係的教育界甚至宗教界(「信仰」也是另一種教育﹐廣義的「教育」其實無處不在)都成了名利和權力的競逐場﹐那人類的下一代的確是前途堪慮。

但不管怎麼樣﹐祇要不放棄﹐就有希望﹔能改變大環境的人也許不多﹐但祇要每個人發揮自己的一份光和熱、盡力了﹐就夠了。「教育」其實無處不在﹐並非一定要當老師﹐才能為教育出一份力。

而燁子雖然祇短暫的當了一陣子的老師﹐但我相信:對那些孩子來說﹐那一年﹐也許正是影響了他們一生的一年﹐而在他們當中﹐一定也有一些優秀人才的潛力因此被誘發了出來。所以﹐燁子的這一年﹐已勝過那些虛有其表的老師一生所做的 —— 做得好!


燁子(win82892) 於 2008-03-06 23:29 回覆:
的確, 祇要不放棄,就有希望;能改變大環境的人也許不多,但祇要每個人發揮自己的一份光和熱、盡力了,就夠了。「教育」其實無處不在﹐並非一定要當老師,才能為教育出一份力。

貓兒的觀點,燁子深表認同,也謝謝貓兒的肯定與鼓勵!大家一起加油吧!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創造性的想像」就是那一把關鍵的鑰匙
2008/02/29 16:58

多元適性是應有的制度

然而為師如不能暸解真諦

利用教材教學方法傳授知識

讓知識成為啟迪智慧誘發

個體創造性的想像能力

既使台灣每個人都唸到博士

一樣沒有奠定主體競爭力


燁子(win82892) 於 2008-03-06 23:22 回覆:
啟發創意的教學,才能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而填鴨式的背誦,甚至記一些沒有意義的地名與人名,實在是浪費了學子的時間。就算念到博士,如果只是得到死記強記的分數,能夠有什麼用呢?

祝福~~下一代的學子,可以在混亂的教改中,找到各自的獨特性。

心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從天性與教養,思考教育的價值
2008/02/23 09:45

我也是讀了沒興趣的高職,一天到晚加減乘除,還好轉換跑道,繼續進修

靠自己,只有有心,一路不嫌晚,活到老學到老。

燁子(win82892) 於 2008-03-06 23:16 回覆:
是啊!只要有心,永遠不嫌晚!!祝福文如,一切如心!!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家長的觀念最重要
2008/02/22 18:16
教改這些年來對富人家有利,對窮人家不利。教改破壞了技職體系更是不可原諒。

領域五花八門,反而讓學生學得不紮實。尤其是國語文課程的減少,讓學生的閱讀及寫作能力都變差了。

台灣教改的問題是強調常態編班,在國中,一個班上總有40%以上的人考試平均不及格。教材是簡化又簡化,整體的程度被拖下去。尤其是,為了顧及上課進度,程度好的學生只能無奈的等程度差的學生,因而已經導致全體學生程度下降。

為因應學生程度下降,家庭環境好的可以送小孩去補習。家庭環境差的學生無法補習,因此在未來競爭的路上,家庭環境差的學生更將喪失了可能翻身的機會。

技職教育的解體,讓不適合唸書的學子仍得繼續花錢及貸款唸大學;即使現在人人可以讀大學,沒有專業的訓練,卻造成現在一堆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對很多家庭而言,就業很重要。在職進修或是知不足而繼續深造的觀念要比現在教改的觀念實際多了。
燁子(win82892) 於 2008-03-06 23:13 回覆:
時和的見解很深入,燁子也深表同感!

常想!如果燁子晚出生二十年,現在要透過多元入學方案來升學,就不可能這樣順利念大學且投入想要從事的工作領域了。真的為這個M型化的教育制度,感到憂心。



紫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從天性與教養,思考教育的價值
2008/02/20 19:52

從小給予小孩獨立思考的教育很重要

家庭教育方式決定小孩未來方向及人格特質~~

紫衣從小就自由自在的~~~^_^ 沒升學壓力

燁子(win82892) 於 2008-03-06 22:48 回覆:
紫衣如此深厚的慈悲心,

自由自在應該啟蒙了很多尊重自然法則的思考吧!!安安!

水雲瓶子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
2008/02/20 08:12

燁子的文,字字似從我心敲出來的,句句發人深省,看了感慨萬千,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同樣重要,政府的教育政策更重要!!!

燁子(win82892) 於 2008-03-06 22:28 回覆:
教育,真的是一切的根本。多年來,我都一直感到疑惑,為何我們這麼輕忽教育,而去重視一些次要的建設或是政治.....。只能,從自己做起了!

尋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這樣的教育體制
2008/02/20 02:16
留不住人才也難怪,雖然已邁入21世紀,但是台灣人愛護短的習性一點也沒變,不問是非,只問交情的做事方法毒害真的很深,我們都是服毒長大的,沒被毒死已是大幸,短期間內要排毒恐非易事,最難的是不覺有毒還沾沾自喜啊...可悲
燁子(win82892) 於 2008-03-06 22:21 回覆:
尋陽的思考,燁子深表同感!

護短文化,導致是非觀念混淆。這樣的教育,要判斷力還在建立的孩子們,該如何建立價值觀呢?甚至,在許多大公司裡,也經常出現因人設事或因人廢言的情形,實在令人深感無奈。


黃冠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碩士大學化
2008/02/19 22:00
燁子真幸運,就學時期我前後共補了八年的習
燁子(win82892) 於 2008-03-06 22:07 回覆:
是啊!我也覺得很幸運!而且,這幾年來愈來愈感到幸福。

真是的,當年怎麼會覺得沒補習很可憐呢?怎麼會覺得念女生第一班卻不能考高中很可悲呢?哎~~~這就是苦澀的青春年少,總要找事情來憂鬱的啊!怎麼都沒想過,我的一堆同學正在補習的時刻,我正在與男友逛街約會呢!當年,還不懂得學習“正面思考“只會愁啊!愁啊!愁更愁!呵呵!

同學可以補習八年,代表父母苦心栽培的期望啊!也是幸福的。

joystro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極了!把眼淚擦一擦....
2008/02/19 21:16

告訴我怎麼「Save Our Soul」~~~

我相信,都是人類的我們,並不是很清楚

Save

 Our

和 Soul

組合起來,就更難了。

燁子(win82892) 於 2008-03-06 21:56 回覆:
您問:如何「Save Our Soul」

我想,可以試著
從現在開始,說好話,做好事,選擇性聽好言,想好的一切....。雖然,世界依舊是充滿不完美,但,我們卻可以不時感到片刻的喜悅;多喜悅一刻,就「Save Our Soul」多一刻。

SOS村裡的孩子,都是難民也是孤兒,甚至連一雙沒有破損的鞋子都沒有,但,個個笑容燦爛,讓人不斷被喜悅的心情感染。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