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015章[臺南市白河區] 幾度花落花開
2017/05/27 15:05:54瀏覽128|回應0|推薦0

旅行日期:14.07.27

發表日期:14.09.09

1.

端午節過後,蓮花逐漸卸下粉紅衣裝,蓮葉不知道是因為收成時節將至,又或者是豔陽高照的緣故,使得葉緣幾分枯黃殘缺,雖然現在不是荷花盛開的季節,卻同樣有著微風徐徐,一派急水溪畔慵懶愜意的氛圍。

 

白河,一如其名,蜿蜒且溫馴的白水溪流經城鎮東南。大約兩百多年前,一戶人家來到此地開店,乘著地利之便,越來越多商賈從東山、後壁前來聚居;只是榮景不常,命運後來選擇縱貫線取道新營,從此,白河人口迅速流失,直到一九七〇年代,當地農會嘗試將野生荷花轉型為經濟作物,同時努力推展觀光,才使得城鎮再次找尋到發光發熱、百花齊放的機會。

 

2.

白河鎮上幾部摩托車穿梭街頭,接近市集的巷弄不見人影,頻繁出現的紅綠燈以及纏繞其間的電線勾勒出小城的蕭瑟,機車載著農夫一路向北,花花色塊的衣角被風吹起拍打著坐墊。

 

朝著玉豐社區方向前進,道路兩旁植滿土芒果樹,偶爾可以見到一兩個村民戴著斗笠,將藍色發財車停放在樹下,或坐或蹲,挑選新鮮蓮子;甚者,有些蓮子好似珍珠或是小饅頭一般收集在塑膠罐中,旁邊散放著蓮蓬與蓮梗,似乎向過客呼喚著:這裡就是蓮花的故鄉,不會錯的!

 

3.

我們在詔安厝附近見到「蓮花公園」的路標,好奇心驅使下決定一探究竟,前進一兩分鐘便在與膝齊高的雜草堆後望見滿池荷花,然而公園內的植栽似乎與路旁蓮田沒有很顯著地差別,讓人有些失望;觀察周圍鋪設的木棧道與公園入口彩繪壁畫,仍然可以想像興建時設計者的用心,想必是公園落成之後缺乏維護,公共廁所旁被村民隨意放置家具,廣場上又缺乏樹蔭,不適合久留。

 

路旁草坡上晾著被隨意棄置的大王蓮,轉個彎遇見幾家特產店,以往我總是以為,除了蓮子可以製成冰品,蓮藕可以入菜之外,蓮花大多數的部位僅僅有觀賞的用途,然而,這幾間鐵皮店鋪所陳列的,卻遠遠超越我的想像。

 

「這一瓶顏色比較淡,這一瓶顏色比較深,同樣都是蓮製成的,有什麼差別呢?」

「顏色比較深的是蓮藕茶,顏色比較淡的則是蓮花茶,一般人作蓮花茶都只熬個半小時、一小時就拿起來了,我這一瓶熬了三個小時,這樣喝起來比較甘甜、比較順口」戴著草笠的阿嬤蹲坐在塑膠椅上簡單說道,說罷,又轉回頭望著路上來往的遊客。

 

除了蓮花茶與蓮藕茶之外,蓮子可以當作冰棒的配料,蓮藕甚至可以加工成麵線與糕餅,不過要將蓮藕製成粉卻是十分費工的,必須先將蓮藕放置在陽光下曝曬,然後才能磨製成粉末;看著產品上的標價,想起農家栽種與收成的辛勞,我們又怎能嫌棄價格的昂貴呢?

4.

繞過詔安厝,我們終於到達位於白河西北的小南海。小南海並不是海,而是蓄水埤塘,又名永安水庫,由上茄苳埤及將軍埤構成,不過吊橋與普陀寺前的水域則多屬於上茄苳埤的範圍。

 

一行白鷺鷥劃破湖面,轉眼間已經在湖對岸的樹林間,湖面上望不見任何一艘小船,定神一瞧,水中也沒有魚群的影跡,我們步履匆忙,沒有自這方明鑑當中獲得什麼特別感觸,卻是之後才曉得,原來湖畔的小南海吊橋是由嘉邑行善團所搭建的,說不定在我們行經的不少角落,都有著默默行善的人們,點點滴滴在鄉里耕耘。

 

5.

 

聽說,在這鄉間小路上,初夏時路徑兩旁的阿勃勒將會開出金黃色的花朵,正好也是蓮花綻放時節;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幾次大地震,讓白河幾度傾頹又復甦,相信芙蓉花開,人潮還是會再次回來,「店仔口」也能重現榮華與富足。

 14.07.27

臺南市白河區地圖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lliamluo1227&aid=10339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