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此物最相思
2009/12/31 14:16:04瀏覽701|回應0|推薦10

此物最相思!

紅豆,一種優美的植物,入詩入歌。光澤美麗,氣味芬芳,成色高雅,外加營養豐富。化成豆泥後,更是溫潤細緻,纏綿悱惻。

西方人不懂得用它。但是在中國和日本,它可是甜點的魂魄。

坊間賣的紅豆泥大多甜的驚人,口感也不是很細緻,所以有空的話,還是自己做比較好。豆泥可以冷凍保存,一次多作些,無礙!

做豆泥前要有準備,這不是一次就成的。選好一天空閒的日子,在日曆上畫個圈。在圈圈的前兩天,先洗好紅豆,並泡水發脹。冷天,浸個兩天也無所謂。

圈圈的前一晚,煮完晚餐,把紅豆放進電鍋蒸熟,要悶到軟爛喔!

隔天,就準備做豆泥了!

工具:篩網,濾豆漿用的滤布或濾袋,和篩網直徑同大小的鍋,平飯匙。

過程:

1.過篩:

篩網架在鍋子上,把部分蒸熟的紅豆,放在篩網上,用飯匙來回的擠壓。紅豆泥就會從篩網下跑出來,但是不會掉下來,所以要用飯匙刮下來。如此反反覆覆。假如一次下太多紅豆到篩網裡面,會很難刮出泥來,所以要很有耐性慢慢來。當刮很久都刮不出紅豆泥時,就代表篩網上剩下的是紅豆皮。這時就可以停下來了。如果篩網上太多附著物,也可以用紅豆湯或清水沖一沖,紅豆泥會順水沖進鍋子裡。

2.過濾:把紅豆泥放入濾布包好,用力把水分擠出。

3.煉煮:

用小火慢炒紅豆泥,讓水分蒸發到不能流動的時候,再放入糖繼續炒,大約一直到像敷臉的泥面膜一樣,堆起來不會散開就行了。因為這一批紅豆泥是我要做蛋黃酥的,所以我有加一點豬油。

PS.紅豆沙如果加進油份,就不能做涼糕一類的點心,要注意。

第一次做紅豆沙是外公教我做的,沒有過篩,但是要炒到手痠腳麻。現在,這種作法大大減少炒的時間,但是篩也是挺勞神費事的。

外公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但是他從不拜佛,也未曾聽說他吃素什麼的,我和外婆在廚房忙碌的時間,外公都是一個人在研究佛養,他總是端端正正的坐在書桌前,點盞小學生的桌燈,埋首苦讀。其實,那書桌只是一張摺疊式的四角桌,早上外公用,晚上我用。但是外公用書桌的架式,會讓人覺得那是養心殿裡面的古董書桌。他專注的用紅比在簿子上批來劃去,真像極了皇帝在批奏摺。有時,我們太吵,外公也只會低低的咕噥一聲,這樣我們就知道了。

外公的藏書比一般鄉鎮公所的藏書還多,大多是文史類的。他極愛乾淨,近乎潔癖。每一本藏書都用塑膠袋封好,再放進書架裏。不時會看他拿個雞毛撢子,撢呀撢的,彷佛那些書是古董珍藏似的。外公的孫子裡,只有我會去翻他的書櫃。有時候偷懶,看完沒把書包裝好放回,而任其散在書架上,不消幾日,書就會包覆好,放回原來的位置。外公從不嘮叨我那隨手亂扔書的壞習慣。久久才會聽到外公用那四川國語對著書架說:這孩子,真是散漫。外婆是各火爆脾氣,生氣的時候對著外公吼,從不曾見外公大聲回應。外婆後來長年臥病在床,外公每天悉心照料。當時,我已經在外求學。每逢假日回家,外公總是特別高興。外婆臥病的第七年,被主接回天家。那天,八旬老人哭紅了眼,他有多麼的捨不得。這一對戰火下的夫妻,從天府西南,分別輾轉來到台灣,在烽火征戰的時代,曾經飄零分散,又相聚相守,也大聲干戈,也養兒育女,走過人生。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五千年前的詩篇,五千年依究見載。

說外公廚藝很好,但是從來不見他入廚房。他只教過我兩道菜,一個是豆腐魚湯,另一道就是豆沙。

我以前不懂外公。但是,現在慢慢懂了......

當代~有幾個男人會做紅豆沙呢?

願君多採結,此物最相思。

PS.現在想想,我們一家都這麼愛吃,怪不得在和微積分糾纏許久的二十多年後,仍然選擇與食物為伍。

早知道如此,當初應該去廚房修業。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heat0323&aid=364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