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07 08:57:18瀏覽45231|回應0|推薦17 | |||||||||||
我們形容一個人執意要做某件事,常常會說他「一味」如何如何,但也有不少人使用「一昧」。這兩個詞的形體和讀音都相當近似,到底能不能通用呢?
「一味」的源流
「味」的本義是「滋味」,也就是舌頭品嘗食物時得到的感覺。古代有「五味」之說,《孫子兵法.勢》:「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唐人李筌注:「酸、辛、醎、甘、苦也。」即是此義。「一味」二字連用,則始見於東漢徐幹《中論.治學》:「嘉膳之和,非取乎一味。」其意是說好吃的料理,不能單憑一種食材或一種滋味。這是「一味」的本義,我們習慣將藥方裡的一種藥材稱為一味,就是由此引申而來。佛經也借「一味」比喻如來教法,例如《妙法蓮華經.藥草喻品》:「如來說法,一相一味。」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解釋:「如來之教法,譬如甘味。教法之理趣,唯一無二。故名一味。」這也可說是「一味」的引申義。 和繁複多變的滋味相比,一種滋味當然顯得比較單純,所以「一味」又衍生出「單純」之義,再引申則有「一直、始終、總是」等義。例如陸游〈次韻張季長正字梅花〉:「一味淒涼君勿歎,平生初不願春知。」《朱子語類》卷24:「君臣之間一味忠樸而已。」又卷116:「亦不過如前所說,專在人自立志。既知這道理,辦得堅固心,一味向前,何患不進!」現代漢語裡習見的「一味」即是由此而來。也就是說,當我們說某人執意要做甚麼事時,「一味」是正確的用法。
「一昧」和「一味」不同
「昧」的本義是「光線昏暗不明」。《尚書.堯典》載有「昧谷」與「暘谷」,在中國古代傳說裡,暘谷是東方的日出之所,昧谷則是太陽西下的地方。由於日落之後大地陷入一片昏暗,所以稱日落之處為昧谷。《淮南子.天文》稱之為「蒙谷」,「蒙」也有昏暗之義,「蒙昧」一詞就是這麼來的。 在古漢語文獻裡,「一昧」連用的例子實不多見,且大多是用來表示昏暗不明的意思。舉個最顯著的例子,皇甫謐〈釋勸論〉說:「一明一昧,得道之概;一弛一張,合禮之方;一浮一沈,兼得其真。」文中以「一明」與「一昧」對比,其義相當明確,無須多做解釋。然則「一昧」與「一味」的意義顯然有別,不可隨興混用。
混用之因
推究「一味」和「一昧」混用的原因,極可能和「一迷」有關。「一迷」是常見於元明清三朝戲曲小說的流行詞語。例如:
嗤嗤把頭髮揪,使腳撞,耳根上一迷的直拳搶。都扯破我衣裳。(元.高文秀《好酒趙元遇上皇》第一折) 你這裏廝推廝搶老丈丈,不顧危亡,一迷地先打後商量。(元.鄭廷玉《看錢奴買冤家債主》第三折) 小孩兒家口沒遮攔,一迷的將言語摧殘。(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 魯達心慌搶路,正不知投那里去的是,一迷地行了半月之上,在路卻走到代州雁門縣。(《水滸傳》第3回) 黑旋風李逵手輪雙斧,一迷里砍殺遼兵。(同上第86回)
由於通俗文學在書寫記錄的過程中,對字詞的掌握與運用不甚嚴謹,有時會以音同或音近字替代,所以「一迷」也曾以「一謎」、「一覓」、「一密」等樣貌出現,例如:
你怕不待死撞活,功折過,一謎裏信口開合。(元.尚仲賢《漢高皇濯足氣英布》第一折) 也是咱不合聽信了這一謎的浮詞,劍砍了那差來的使命。(同上第二折) 想昨宵甚道理,那蘇子瞻一謎裏歪纏,更和著白牡丹有千般標緻。(元.吳昌齡《花間四友東坡夢》第二折) 一覓的亂棒胡茄,只辦的架搹攔截。(元.劉庭信〈寨兒令.戒嫖蕩〉) 心腸兒窄,性氣兒粗,聽的風來就是雨。尚兀自撥火挑燈,一密里添鹽加醋。(明.金鑾〈鎖南枝.風情集常言〉) 橫著心一密裏猜,對著面百般家怪。封著口不容開,終朝有日得明白。(明.金鑾〈胡十八.風情嘲戲〉) 慣使嬌憨,尋瘢索綻,一謎兒自逞心胸。(清.洪昇《長生殿.倖恩》)
而在《水滸傳》裡,則見有「一昧」的例子:
智深一昧地打將出來,大半禪客都躲出廊下來。(第4回) 宋江道:「背後有強人打劫,我們一昧地撞在這裏。你快把船來渡我們,我與你些銀兩。」(第37回) 只見那人叢裏那個黑大漢,輪兩把板斧,一昧地砍將來。(第40回)
關於「一迷」的解釋,《漢語大字典》認為和「一味」同義,並引述明代閔齊伋《五劇箋疑.妝臺窺簡》的話補證:「一迷的:迷,去聲。猶一味也。一作『一味的』。」《漢語大詞典》也解釋為「一味;一個勁」。三民書局《大辭典》則未收「一迷」而收錄「一謎裏」,解釋為「一味的。表示總是那個樣子的意思。」其實這些解釋都還不夠精確,尚不能準確傳達「一迷」的意涵。 「迷」有迷亂、困惑的意思,從前引諸多文例可以看出,「一迷」是指人在搞不清楚狀況時,卻又一個勁兒地做什麼事。這時的人極容易陷入盲目、胡亂、瞎矇瞎撞的狀況,行為舉止沒有目標卻又不顧一切,「一迷」其實就是描述這種胡搞瞎鬧的情形。至於「一謎」、「一覓」、「一密」、「一昧」則都是「一迷」的同音(或音近)借詞,不能從其字面意義尋求解釋。換言之,這裡所說的「一昧」和前文表示昏暗不明的「一昧」毫無關係。 「一迷」與「一味」同樣都有「一直」、「總是」之義,但「一迷」專指胡亂、瞎撞的情境,「一味」則不在此限,概括範圍大得多。此外,專做副詞使用的「一迷」,其後往往接續「的/地/裏(里)/兒」等後綴;「一味」做副詞用時,後綴成分則是可有可無,這也是兩者的不同之處。 綜合前述,我們可將「一味」與「一迷(昧)」的關係以簡單的圖表表示:
從「一迷」衍生出來的「一昧」,在文獻中的使用頻率不高,但卻意外地和「一味」糾纏不清。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一迷」和「一味」的詞義確有些許關連,在某些特定語境裡皆可達意;而「昧」和「味」的字形字音又相當接近,若不能細心辨別,即可能造成訛誤。此外,從普通話的發音方法來看,「一」是展唇音,緊接的「味」卻是圓唇音(ㄨ)起始、展唇音(ㄟ)收束;至於「一昧」則全是展唇音,嘴唇變化幅度較不費力,發音相對容易。這或許可以說明當人們不能分辨「一味」與「一昧」之後,口語裡的「一昧」得以大行其道的原因。只是「一味」與「一昧」的意涵終究有別,還是詳加釐清辨別為宜。
【附記】許多討論「一味」誤為「一昧」的文章,都認為致誤的原因是受「三昧」的影響。其實此說大有問題,因為它無法解釋誕生於魏晉時期的「三昧」,為何可以和「一味」相安無事一千年,直至元明以後才發生影響力。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