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七夕本是婦女節
2014/08/02 10:21:16瀏覽1241|回應0|推薦13

現在人們都把七夕稱做情人節,這當然是受到牽牛織女愛情傳說的影響。就連維基百科的「牛郎織女」條目也說:「七夕這個中國傳統節日便是從牛郎織女的故事而來的。」但事實上,早在牽牛織女的愛情故事出現之前,就已經有了七夕節俗,而且是專屬於女性的節日。

我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牽牛織女的愛苗,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發芽。但從現存的可信文獻來看,兩漢時期的七夕就已有特定的節日活動。

《荊楚歲時記》杜公瞻注引述了《世王傳》的一則故事:

竇后少小頭禿,不為家人所齒,遇七月七日夜,人皆看織女,獨不許后出,乃有神光照室,為后之瑞。

韓鄂《歲華紀麗》卷3引《前漢竇皇后傳》也有相同的記載。這位年輕時受人排擠的竇后,就是西漢文帝的皇后。從這則故事可知,觀看織女星是漢代七夕活動的主軸之一。織女星在戰國時代已具備天帝之女的神格身分,她年輕而又尊貴的身分和形象剛好可以用來呈現人們對於女性外貌姣好、手藝精巧……的期待,而凡塵的眾多女子也想望著自己能獲得織女的眷顧保佑,於是在七月七日的夜晚,圍繞著對織女星的浪漫懷想與崇拜,人間的許多習俗活動於焉展開。至於為何選定七月七日,說法就莫衷一是了。

從現存文獻可知,漢代的七夕是個純粹屬於女性的節日,可以說是當時的「婦女節」,而當時的習俗活動也大致反映了女性所追尋的幾個面向:

 

追求形貌的美感

 

在古人的想像中,天上織女的容貌形態是婀娜美麗的。凡俗女子又何嘗不希望自己也是如此?《世王傳》竇后的故事裡,人們夜觀織女星,又不許外貌醜陋的竇后外出,其實就是普遍存在眾人心中的追求外貌美麗的心態。七夕觀看織女星無非就是向織女乞求相貌的美麗,表達對於想像中的織女星神的崇敬;然而年幼的竇后頭髮稀疏,樣貌醜陋,因此七夕觀星時不許竇后外出,以免觸怒織女,導致其他女子的乞願落空。在這樣的求美心態之下,當時的人們甚至想出一些可能讓現代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做法。例如《太平御覽》卷31引《淮南子》說:

七月七日午時,取生瓜葉七枚,直入北堂中,向南立,以拭面靨,即當滅矣。

這段話說明當時的人相信在七月七日的午時,在特定方位上以七片生瓜葉即可清除臉上的黑痣。我們或許會認為這樣的做法荒謬可笑,但古人的想法只是單純希望擁有一張純淨無瑕的臉龐,這和現在的女性以各種方法試圖掩蓋臉上斑斑點點的心態,其實是完全一致的。

 

乞求女紅的精巧

 

七夕一名「乞巧節」,乞求手藝精巧也是七夕節俗的重頭戲之一。葛洪《西京雜記》卷1記載:

漢綵女常以七月初七日穿七孔鍼於開襟樓,俱以習之。

七孔針是一種特製的針,專門讓人練習穿針,不供裁縫使用。開襟樓座落於未央宮中,每逢七月七日,宮廷裡地位較低的宮女就簇集到開襟樓上穿七孔針,形成一幅「舉頭望織女,纖手習穿針」的景象,這就是後世乞巧習俗的濫觴。

漢代之後,宮人登樓穿針乞巧的習俗一直沿續不輟,相關的記載不少,可見宮人企盼乞巧的心理需求始終不變。在傳統宗族制度裡,女性的婚姻自主權非常有限,婦女婚後的生活品質,基本上取決於丈夫的態度。因此,傳統社會的已婚婦女,無論其身分的貴賤高下,都必須設法讓自己在丈夫的心中保有一定的地位,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維持容貌之美以及習得纖巧的女紅技藝。而對未婚女子來說,同樣也是期待將來能覓得好婆家,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因此從小學習女紅,也就成為傳統社會女性生命的必然。這就是為什麼乞巧儀式在漢代宮廷形成之後,會蔓生為全國性的節日風俗,並且在舊社會裡不斷延續。而在當代社會裡,女人的幸福不再操控於男性之手,女性可以不必刻意討好伴侶以尋求幸福,於是乞巧也就快速從七夕節俗中消失。

 

祈願愛情的純潔

 

對傳統社會的女性而言,無論是追求外表形貌之美,或是乞求女紅技藝的精巧,基本反映的都是女性的婚姻愛情生活受制於男性的現實。她們的目的,是為了搏得男性的歡心,進而得到婦女內心所企盼的幸福美滿。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漢代的牛女愛情傳說尚未形成,所以七夕節俗的產生與之無關,而是源自女性對於美滿愛情、幸福婚姻的「單向」想望。而這樣的心願,則是透過乞巧之類的織女崇拜儀式上達天聽。

葛洪《西京雜記》卷3有段故事,正是反映女性追尋幸福美滿的心思:

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妻。說在宮內時,見戚夫人侍高帝,……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相連愛。

我們不知道戚夫人與漢高祖是否真有這段軼事,至少這記載可以呈現漢末魏晉以前人們看待七夕的觀點。故事說倆人於七月七日「臨百子池」,顯然是帶有生殖意象的。後宮嬪妃,母以子貴,誰能得到恩寵,誰就有更多受孕生子的機會,進而穩固自己的地位。「百子池」象徵著女性期盼長久得到寵愛的願望;「五色縷」也是如此,一條線將倆人繫在一起,也就是將倆人的生命緊密結合,永不分離;而五彩的線條則象徵兩人世界的多彩多姿,不因時光消逝而枯燥乏味。這些意象,在在表現女性對於婚姻愛情長年幸福美滿的期待。

 

餘論──七月七日的其他習俗

 

「夕」是傍晚、夜晚的意思,所以七月初七(一說初六)這天日落之後才是「七夕」,圍繞著「織女崇拜」的各種屬於女性的節俗,也只能在夜晚進行。至於七月七日的白天,當然不是「七夕」,不過也有一些和愛情或織女崇拜無關的傳統節俗。

古代類書裡曾經記載漢代的七月七日有曝書曬衣之俗,例如《玉燭寶典》卷7引《四民月令》曰:

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

元人駱天驤《類編長安志》卷3引《漢官儀》則記載:

太液池西有武帝曝衣閣,每七月七日,宮女出后衣,登閣而曝之。

古代的曝書曬衣之俗不限於七月七日,但是此日特別受到重視,這是因為古人相信「七」是陽數,重七則更能發揮驅蟲防潮的功效。當然,從季節變異的角度來看,在七月暑熱之天曝書曬衣也確實可以達到消滅蟲鼠濕霉的目的。但要切記,千萬不可讓太陽直曬書本,以免紫外線損傷紙質,反而造成不可彌補的慢性傷害。

《太平御覽》卷31有一段引自王隱《晉書》的司馬懿逸事:

高祖〔司馬懿〕以漢祚將終,不欲屈節於曹氏,辭以風痺不能起居。魏武遣親信令史,微服於高祖門下樹蔭下息。時七月七日,高祖方曝書,令史竊知,還具以告,乃重遣辟之,勑行者曰:「若復不動,便可收之。」高祖懼而應命。

由這篇故事也可瞭解曝書是件相當耗費體力的工作,所以當曹操獲悉司馬懿有曝書之舉後,司馬懿就不能再以「風痺」當做逃避的藉口了。

兩晉時期,文人雅士之間頗見驚世駭俗之舉,但有時他們的行為也實在是令人莞爾,例如《世說新語.排調》: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

這是一篇非常簡短的故事,但卻極盡諷刺之能事。人們在七月七日忙著將家中藏書搬出曝曬,郝隆卻逕自在太陽底下曬肚皮,顯然是自認「腹裡藏書千萬卷」,並且嘲笑那些忙於搬書曬書的人只知藏書,卻不能將書中知識化為己用,充其量不過就是「書奴」罷了!《晉書.阮咸傳》也有一篇很有意思的故事:

咸任達不拘,與叔父籍為竹林之游,當世禮法者譏其所為。咸與籍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服,皆錦綺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犢鼻於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阮咸的那些有錢的宗親在這一天忙著曬衣,而且為了競富,爭相掛出質料最好的華麗衣裳。窮苦的阮咸沒有什麼像樣的衣服,更瞧不起這些有錢人的粗俗行為,於是將平常穿著的家居短褲給掛了出來。兩相對比,嘲諷之意昭然!

 

*      *      *

 

乞巧一直是七夕的主要活動,直到民國以來女性地位逐漸提升,人們不再像傳統社會一樣要求女性擁有十八般女紅技藝,於是乞巧活動也就快速從七夕節俗中消失。而習慣於都會生活的現代年輕男女,在七夕這一天大概也沒什麼機會或心情觀星,再加上各種商業行銷手段的刺激麻醉,也使得七夕節俗在當代社會裡發生質變,過節的地點從戶外走向室內,人們也逐漸淡忘了原本屬於這個節日的浪漫傳說……

 

你有多久沒有抬頭望向星空了呢?

去看看星星吧!你是否還能認得,那依舊高掛天上的織女星和牽牛星?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tao&aid=15669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