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0-0626 台北清真寺
2011/05/31 11:51:01瀏覽1512|回應0|推薦15


  說起穆斯林(回教):: 回教原名伊斯蘭教(Islam)。相傳伊斯蘭教從陸路傳入中國時,是經過回紇地區(即今維吾爾地區)。 元朝時,信奉伊斯蘭教的回紇人隨蒙古人到了中國,因此中國人逐漸以回紇的“回”字為名,稱伊斯蘭教為回教了。另有一稱謂是「穆斯林」(Muslim),即「服從真主的人).現在大多是稱呼"回民"

  伊斯蘭教是穆罕默德於7世紀初在阿拉伯半島創建的宗教,現在與基督教、佛教並稱世界三大宗教。

  台北朋友都知道位置於新生南路二段一帶素有「天堂之路」的稱號:從南到北計有懷恩堂、真理堂、清真寺、聖家堂、臺北教會、衛理堂等,不同宗教都設立聖堂所在;但是能一窺神秘穆斯林的〔清真寺〕應該少之又少!

  〔台北清真寺〕位於台北市新生南路大安森林公園旁。建於民國47年(西元1958年),有著15公尺高的圓拱頂,每個人經過它,都無法不轉過頭去多看兩眼,這就是臺北的大清真寺。台北清真寺落成於1960年4月13日,由台灣與沙烏地阿拉伯共同籌募興建,設計建築者為知名建築師楊卓成先生,由殷之浩創辦的大陸工程公司建造。主要是提供回教人士在台灣作為禮拜之場所,使得在當今有宗教自由信仰的寶島裡,如海納百川一樣兼容並蓄!

  1950年代至1960年代,因為20,000多名穆斯林與知名將領白崇禧推動下,本來跡近絕滅台灣伊斯蘭教,有了一定程度的復興。1980年代以前,更因台灣與許多中東國家的政經交往密切,穆斯林人數呈現一定發展,從20,000人增長到50,000人。

  1950年代末,台海時局稍穩,中華民國政府積極拓展與阿拉伯伊斯蘭教國家邦交。為因應接待阿拉伯國家官員來訪,經台灣政府、沙烏地阿拉伯與幾個中東國家共同籌募興建後,委由台灣知名建築師楊卓成設計。

  1958年,回教協會選定穆斯林軍眷較多的台北市新生南路開始建造該寺,1960年4月13日完工。落成當日除了台灣政府官員之外,還有來自汶萊、日本等國的伊斯蘭領袖參加。

  建築造型取法回教建築形式,採圓頂、圓柱塔、小尖帽、拱門及花窗等建築特徵,是台北市少數具有異國情調的建築之一。建物內部方面,該寺仿照土耳其建築工法,禮拜大殿圓頂離地15公尺,跨距15公尺,中間無樑柱支撐。因為伊斯蘭教忌諱偶像崇拜,大殿內除了鋪設友邦國王贈送之手工波斯羊毛地毯與懸掛宮廷吊燈外,就只有諸如指示禮拜方向的龕(米海拉布(ألمحراب))等必要誦讀禮拜用,場地極為空曠。匾額上的阿拉伯文,中文含意是「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回教清真寺肅穆莊嚴,擁有傳統回教建築的大殿,殿內整齊靜縊,可容納千餘人做禮拜與集會,是台灣地區較著名的回教信仰中心之一。

  被人稱為天堂之路在新生南路上的清真寺的圓頂、大殿內滿室的波斯地毯與匍匐膜拜的阿拉子民,透出幾許幽深的宗教氣氛及特殊的建築特徵,也豐富了號稱天堂之路的新生南路東側上宗教的多樣性的表情。清真寺內設有回教圖書館,珍藏許\多關於回教教義之書籍,可供回教教徒民眾閱覽。

  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2段62號  TEL:886-2-2321-9445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ncent1070&aid=527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