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孩上學,大人做作業
2005/10/22 03:44:05瀏覽2026|回應1|推薦17

小孩上學,大人做作業

 各種統計和國際比較顯示,美國中小學,世界最昂貴,效果卻最差,尤其在學業成就方面,甚至比不上一些落後國家。美國政府和有識之士,眼見自己子弟素質如此之低,國內科技學術領域,雖然首領仍是本國人,實際骨幹卻盡是外籍歸化人士的天下,尤其是對近年亞洲國家和金磚四國(BRIC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的崛起,感到心驚肉跳。美國一向靠著金錢買人才,問題這做法能維持多久?四十年來,不斷投入大筆經費,進行各項改革,只希望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可歎的是,絕大部份失敗!偶有成果,也只是曇花一現,無力為繼。學生表現,四十年前如此,四十年後亦是如此,教育領導者不斷預報好消息,年年統計卻顯現無實質進步,無數額外金錢補助和精力,盡付東流,看不到樂觀的前景。

美國教育當局,為提高學生成績所做的努力,可謂枚不勝舉,而且是件件落實,不是在開玩笑的。信手拈來,如添購電腦設備,教學科技化,學生管理數位化,提高老師薪水,提高教師資格,強制教師進修,縮小每班人數,縮小學校規模,增加每班教師人數,加強個別輔導,提供補教教學,定期舉行全州聯合考試,關閉低成就學校,處分低成就學區,特許民間以公費辦學,發動家庭讀書運動,加強學校和家庭聯繫,要求父母參與,提供窮人子弟免費午餐,設立各種獎助學金,舉辦各項比賽,資助各種公私立教育研究和改革機構,補助各種教育研習,發動大型研究計劃等等。去年我大兒子讀四年級,有次我到他們班上去待了一天,實際了解他們上課的情形,我不算在內,教室裏隨時維持著兩個大人,最多時竟然同時有七個大人在一個教室內,其中有三個正式教師,二個教師助理,一個實習老師,而學生只有不到二十個人。像這樣大手筆的做法,大概也只有像美國這樣的國力,才有這麼大的財力和這麼多的閒人可以負擔得起。

雖然各種改革都無效,美國各層教育領導當局,卻好像少有改弦易轍的想法,反而是變本加厲的實施那些已經已經失敗的手段。如今美國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是愈管愈嚴,對家長和學生的要求愈來愈多,作業愈來愈繁煩,藝能科目不斷縮減。以往改革的主要對象是中學,小學大半是做為教育實驗的對象,現在改革的「魔手」已經伸入小學,像去年西雅圖學區的首長,竟然對各小學校長下令,嚴禁課間休息(Recess)的實施,引起輿論嘩然。根據統計,事實上在美國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小學,已經沒有下課這種東西的存在。

四十幾年來,美國的許多教育研究一致發現(以美國人為對象),學生成就和學生的家庭背景有極大相關,至於學校設備良窳,老師教學經驗優劣,教育經費多少,班級人數大小,課程是否活潑有趣,甚至在校時間長短,沒有明顯影響。來自窮的、教育程度低的家庭的小孩,極少有成績表現良好的,雖然那些出自有錢的或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的小孩,在智力和學習能力上,並不比來自窮的、教育程度低的家庭的小孩為高。他們又發現,這些較富或受教育較多的家庭,普遍對子女投入較多的時間,也督促較多。因此有一派的教育改革者認為,要提高學生成績,最重要的是要家長的投入,沒有家長的投入,學校辦得再好,老師再會教,都是枉費!因此他們主張,學校的教育和教學想要有成果,一定要加入學生回家以後的部份,一定要責成家長負起學校教育的責任,讓家長和家庭生活,分擔部份學校教育的責任,「只有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才可能創造出優質的教育」,「只有家長對其子女校育的充份投入,才能夠幫助我們的下一代發揮最大的潛力,為他們的前程打開美好的窗口。」這些可敬的教育改革團體們如是說。

 這一派改革者的主張,現在已經成為美國教育界的主流,無論走到那裏,都可以聽到他們的聲音。不僅美國國內如此,近幾年來受美國教育思想嚴重影響的台灣,也不例外。然而,做為一個教師,做為一個教育政策的研究者,做為一個教育教革的提倡者,還有做為一個家長,我對他們的主張,十分不以為然!我認為他們的主張,是一個非常危險和不恰當的主張,他們所根據的研究是正確的,但他們所提出的解決方案,不僅無法改善美國的教育,更和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原則,背道而馳!為什麼這麼說?真有這麼嚴重嗎?他們的主張,聽起來冠冕堂皇,四平八穩,學校和家庭的合作,不正是我們從事優質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標嗎?到底危險在何處,何以不合社會公平和正義?

 第一、他們提供了辦學不佳的學校一個良好的藉口,抹殺了認真辦學教育人員的努力和付出,更阻礙了教育人員對有效教育的模式和方法的追求。

 按照他們的說法,沒有家長的配合,學校不可能辦得好教育,學生程度不可能有效提高,有再多再好的教育投資和做法,也都無效,總之,成也是家長,敗也是家長,辦學不佳的學校,盡可把一切責任推給家庭,千錯萬錯,都是家長的錯,而不是教育作法的錯誤;而學生成績表現好的學校,是因為家長的配合,所以現有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可以發揮出玏能。在這種思考模式之下,少有人會去檢討學校本身的教育模式和教學安排是否合理、有效,少有人會去想,我們最初普及學校教育的原因是什麼?

 第二、窮人和教育程度低的家庭出身的小孩,不僅不能因此受益,反而更加不利。

 再有心,窮人和教育程度低的父母,無論在時間上和能力上,總無法像富人或教育程度高的父母相比較。今天學校把完成學校教育的責任,攤派一部份給父母,而不儘量全權總攬,那麼出身於窮人和教育程度低的家庭者,豈不是更吃虧?這其實是極為簡單的道理。一個好學校,應該要將它的教程設計得很明確,讓無論來自何種家庭的學生,只要到學校來上課之後,就有能力自行學習,回家之後,即使是教育程度低的家長,也能有效督促;當學生有了在學習上困難和問題,學校至少也要安排有適當的機制,讓學生得到一定程度的幫助和解答。如此無論出身貪富、教育程度高低,學生只要肯用功,有一定的智能,相對而言,總能得到比較公平的發展。

 試想,如果家長可以靠得住,我們還辦學校幹什麼?在最初沒有公立學校的時候,能為他們子女提供教育的,往往是有錢有地位的人,這些人,要不聘請教師入府,謂之西席,要不就共同組織私塾,聘請先生任教,即使本身受過教育,也少有親身負起教授自己子女課業的責任。家庭固然有它生養教育的功能,但它卻不是設計來有效教學的地方,更何況不是每一個父母都有這樣的能力;相反的,學校一開始就是設計來統合各種教育目標的地方,學校的老師是專業受聘來傳道、授業、解惑的。今天的學生每天上學,在他清醒的時間裡,待在學校的時間,比在家裏還要長,和老師同學相處的機會,也比和父母等親人在一起為多。如今責成父母傳道、授業的責任,父母子女之間的一般相處,表面增多,實質更形減少,同時也相當程度的奪去父母工作或為生活忙碌的時間。

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我把兩個小孩這星期從學校帶回來的紙張作業和通知等等擺開,滿滿的一張大桌子,還擺不完(請看圖),其中有一部份是星期日中文學校的東西。每樣東西,都要家長的過目,大部份的作業,也要家長的參與和指導,光是全部看完一遍,就花了我幾個小時的時間,我發現小孩去上學,我做他們的作業卻比他們做得還要多。試問,什麼樣的父母,有這樣的時間?又有多少父母,不必親身在課堂上上課,而能夠很適當的指導、配合、和參與他們子女的作業和功課?大部份情形要有錢有閒而且還要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我真不知,今天如果我不是待業在家,今天如果我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我真不知我那兩個楞頭楞腦的小子,會變成什麼樣子。想到今天大量的美國小孩,就被這樣的教育方式所犧牲,心情實在難以開朗!

 在美國愈來愈多有條件的家庭,選擇在家上學(home schooling),最早是因為宗教原因,但現在愈來愈多的人是因為對學校教育的不信任。如果我們對美國學校的做法有所認識,不難了解這是很自然的選擇。小孩在學校的時間,一天有那麼長的時間,上了一天課,回到家了,還要自己再教,什麼親子時間都花在學業上了,既然自己能夠抽得出時間來,又有教學的能力,那何必送去學校呢?有人說沒上學,學生會少了群體相處的機會,但事實不然,全職的在家教育者,往往會互相串聯,安排的群體活動的品質不比一般學校差;又何況現在一般學校側量學業傳授,根本不鼔勵群體相處,許多群體活動,是在課後舉行,在家教育者,一樣可以在這些場合,接觸到一般學校的小孩。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bhuang&aid=86278

 回應文章

櫻桃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的狀況也令人憂心
2006/03/16 11:09

台灣公立小學也是「小孩上學,大人做作業」--如果小孩放學後沒送到課輔安親班的話,那作業真要大人協助才行。原因之一是現在教科書市場開放,教科書大量圖片化的結果是文字變得很少,老師按照課本內容講課,實在沒什麼學習內容給學生。但是,搭配課本的習作本就不是這麼簡單了,如果只看課本,一般的小孩或家長都不容易寫得出正確的答案,因為很多答案都在教科書出版商另外編的「參考書」裡面(這一類號稱「補充教材」的架構編得比課本好,學習內容比課本豐富)。因此,家長除了買課本、習作本,還必須額外買補充教材、習作解答本……有能力又忙碌的家長,只好都買,然後把小孩送到課輔班,課輔班會教小孩寫作業(或抄正確答案),但是,大部分忙碌又經濟能力普通的家長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