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6/12/10 01:00:15瀏覽4151|回應9|推薦30 | |
十四年來,對於台灣選舉和政情,我做了不少預測,這次台北市長選舉結果,是我第一次砸了招牌,低估了謝長廷的可能得票率。 選前民調,包括中時,聯合,TVBS,甚至自由時報等七八家媒體和組織,謝長廷的支持度最多只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宋郝相加約有百分之五十多,如果投票率是七成,那麼謝的得票率應在百分之二十九左右,而宋郝則有百分之七十一,按正常情況,不表態者大部份不會去投票,即使投票,其投票傾向,也會接近表態者的比率,因此我認為無論泛藍在郝宋之間如何投票,謝長廷都不可能勝出。 沒有想到,選舉結果,宋郝相加的得票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八,而謝長廷竟然有百分之四十一,比我預測的足足多了百分之十二,和所有主要媒體的民意調查結果差距甚遠。我想問題出在那些不表態的選民方面。 想來,不表態的選民中,以支持民進黨的居多,而這些支持民進黨的,有不少是像陳幸妤這樣的女人,對於媒體極度不友善,也有不少和像陳水扁這樣的男人,物以類聚,刁蠻狡猾,寡廉鮮恥。這樣的人,當然不會說老實話,這是我第二次低估了這一群人的數量。而這個錯誤,出自於我對人性不切實際的幻想。 我以為,陳水扁和民進黨內許多要角無恥的行為以及謊言一再的被揭穿後,公開在大眾的面前,會喚醒許多民眾的自覺心,讓他們內心裡的善根發芽,但很顯然的,這只是我一廂情願的幻想,我的理想蒙蔽了我的理智,使我以為民進黨真的已經被相當大多數的台灣人民所唾棄了,我忘了去年縣市長的選舉,民進黨還有百分之四十二的得票率。(請參照 51:42=14:6。國民黨真的大勝?) 經過了一年,從這次北高二市的選舉結果證明,國民黨的實際支持度,只有寸進,而民進黨的支持度,也只有一點點稍退,以全台灣的情形來看,藍綠的支持率依然是五十比四十左右,如果陳水扁和民進黨不要那麼的爛,讓許多可能支持民進黨的人實在支持不下去,情形可能相反過來,說不定民進黨的支持度已經衝到了百之六十了。 號稱新公民運動的紅衫軍,在台北市標榜禮義廉恥,盤據了新聞版面整整一個月後的結果,民進黨的台北市長候選人卻還有百分之四十一的得票率,台北市民如果沒有在宋、郝之間棄保,謝長廷就要勝出。可見紅衫軍的運動,不僅沒有拉下陳水扁,整個運動的精神訴求,都失敗了。 在這次台北市長選舉上,謝長廷陣營的競選分析謀士們,果然勝過受氣包一籌。不過話說回來,一方面受氣包人不在台灣,無法深入基層,直接感受,另一方面,受氣包受了對人性盼望的不理智成分影響,而且不像謝陣營裡頭的人,有強烈的利益關係,因此用功程度不夠,才會忽略了台北市內一部份隱性選民的特性。如果受氣包親自參與其事,絕對會強過謝的策士。宋楚瑜如果早聽我的話(要出來就要趁早,不然就別出來),今天不會搞成這個樣子。 不過,我固然對謝長廷的得票率推測錯誤,認定泛藍台北市民必將棄保(棄民調低者,保民調高者),還是正確的。十幾年來,從海外看台北,只有跌破一次眼鏡,招牌有了一塊污漬,應該還不致於砸了。 不過,對台北市的泛藍支持者,在宋、郝之間,棄保到這麼徹底的地步(郝龍斌得百分之五十四,宋楚瑜只得百分之四),我雖然不意外,但還是有點驚訝。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