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活起來的日本
2013/01/28 11:51:52瀏覽861|回應1|推薦36

去了一趟京都、奈良和大阪,京都和奈良是十年以前去過的,變化之大,真值得記錄一下。

 

十年之前去的京都和奈良,感覺就是舊多於新,不止是硬體上,一切似乎都停留在過去的歷史中。

 

這次去的第一個印象就是舊建築減少,蓋了不少新建築。畢竟舊式木造房子的維修不易,改建成新的也無可厚非,只是整體景觀就沒以前那麼諧調了,這是京都與奈良跟著時代進步的表徵。

 

第二個印象是當地人的態度大為轉變。十年前我下榻的全日空飯店雖是四星級的,但是說英語是不通的;這次我還是選擇全日空飯店,發現不但司閽隊伍裡有幾個老外,而且每一位員工也都能說英語。不僅如此,他們發現你是外國人,還會主動過來協助,這在十年前是匪夷所思的。而且出了飯店到其他地方也是一樣。有回到京都御所,因趕時間要找捷徑,就請教一位路人老先生,他也是熱心又耐心地用日語夾雜英語來指引。以前路邊的咖啡店招牌是用片假名的「コーヒー」或是漢字的「珈琲」,但現在更多的是直接用英文的「coffee」或法文的「café」。

 

第三個印象是對自助旅行的遊客更友善了。一路上遇到不少自助客,台灣的人最多,還有韓國和泰國、菲律賓來的,交通的規畫、路標指引等等,還有一日券、二日券的使用都很划算而普及。在台灣我們常刻意放大陸客的失態,說真的台灣人並沒有比較好,只要是個五人以上的團體,喧嘩、鬨笑就不能免,而坐馬桶喜歡鋪衛生紙,完事後就留一坨紙在馬桶裡,沖也沖不掉。以龜毛的日本個性而言,對外來客的不守規矩也頗感無奈吧?!

 

第四個印象是老人更多了,店家裡都是老人家,搭公車、地鐵、火車也是老人居多。但這些老人大多還在貢獻一己之力,都拎著公事包通勤。在奈良的東大寺就遇到免費的導覽,是一位正在學中文的老先生,現學現賣當導覽人員。

 

第五個印象是在大阪得來的。在日本的行人和車輛是靠左走的,但在大阪的一些地方行人是靠右走的,造成了不規範。這對一向守規矩的日本人而言,應該相當痛苦,不知要靠左還是靠右。我好不容易在京都習慣考左走,到大阪就亂了套。但這也表示這個城市的國際化日深,正在蛻變之中。

 

這趟去京都,感覺這地方活了起來!記得前一陣子有個調查是關於亞洲地區人民的英文能力,該調查結果台灣排在日本之後,我當時還嗤之以鼻,現在我承認這是事實。雖然這是個人口嚴重老化的國家,但抽出新芽的那股狠勁卻不容小覷。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zunghsu&aid=7261574

 回應文章

OldMan - 風景線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觀察深入
2013/04/01 22:54

你觀察的老人多現象,十分道地

日本人口老化是她的一大挑戰,人口減少無法持續支持其經濟發展,好像是在“經濟人”看過一篇文寫,幾十年後(2050?)日本人口可能減半,經濟產值缩如印尼。

日本人自己的建議是: 一,老人延後退休,或有退休者,復出加入生產人口。 二,女人走入/回職場,釋放家庭主婦的潛能。

日本社會的同質性,排斥移民,將是她的致命傷。 反之,美國,加拿大,紐澳等國,開門歡迎移民,對其經濟永續發展,助力甚大。

台灣,現在的少子化,就是明日的人口老化,應該借鏡前車之鑑,提前規劃。除了鼓勵結婚生育,可以考慮接受移民等人口政策。

麵線(tzunghsu) 於 2013-04-02 09:19 回覆:

日本的民族性是非常保守的。以前有一個笑話,日本人投資新產業,總是 "愛在最高點" 。就是反覆思考、印證,等確定之後才投入,但最大的利益已經沒有了。

日本人以單一民族國家為榮,不喜歡甚至歧視外來的人。而且日本字明治維新之後,全國厲行 "脫亞入歐" ,至今日本並不認為自己是亞洲國家,而是一個 "位於亞洲的歐洲國家" 。所以要開放移民,對日本而言,是要開放哪個 "種族" 的人,恐怕比開放哪一個 "專長" 的人,要討論得更久。

我想最終日本會改變這個觀念,但那可能是已到危急存亡之秋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