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04 13:51:54瀏覽1536|回應6|推薦39 | |
核四的議題最近又拿出來吵,不過這回稍有進步,就是把它丟出來全民公投。很多人說:連這種那麼專業的事都拿出來公投,要政府何用? 此言差矣! 因為核四議題早已不是由單一個專業決定的事,這也不是個政治問題—雖然有政客拿出來炒作利用,核四實在是個國家生存發展的問題。 我反對興建核電廠! 先表明我的立場。我反核電的理由很簡單,台灣人(其實就是中國人啦)馬馬虎虎的性格,經過快一個世紀的開民智,都沒有甚麼長進,以核安這麼精細的事,我們能做得來—才有鬼。舉個簡單又近的例子,台鐵新購入的普悠瑪號列車一進月台就因為車體過寬而卡住了,承辦人員的這種「用心」實在不敢恭維,而且普悠瑪號也不是特例,更何況是核電廠。以前我宣揚反核電理念時,就跟我週遭的人說:全世界有資格能使用核電的,大概也只有日本和德國二個民族國家。311海嘯之後,才知道向來被認為嚴謹的日本人,也不過如此,發生天災之後,才發現問題這麼多,而且很多缺失根本就是自欺欺人才發生的。我想這是很多反核人士心裡的話,只是不敢像我說得這麼直白,自承是馬馬虎虎的民族。 又有人說:大陸離我們那麼近,就算我們不建核電廠,大陸的核電廠發生事故,台灣一樣會遭殃。這話有些似是而非了。你家失火和你家隔壁巷子失火怎麼會一樣? 輻射會飄過來沒錯,但濃度也會降低,這是簡單的道理。 不過前面說過了,核四是關係國家生存發展的問題。不要核能,那台灣該怎麼辦? 核電佔台灣電力供給的比例並不高,大約12.4%(台電2011年年報http://info.taipower.com.tw/TaipowerWeb//upload/files/32/2011_tpc.pdf第14頁)。當年規畫興建核四是因為依照台灣經濟發展的線性軌跡,台灣沒有核四將會造成嚴重的缺電,我想稍微有點年紀的中、老年人應該對民國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葉的夏日限電還有一丁點兒印象。可惜(也可說是可喜)的是,從那以後台灣就開始產業外移,用電需求增加的速度減緩,若非如此,恐怕現在核五也都蓋好了。 很多人說經濟要發展,又要節能減碳,核電可能是唯一的出路。大家都不曉得,核電雖然沒有立即的碳排放污染,但是核廢料卻是個大問題,我們現在已經無法處理現有核電廠的廢料,再增加核電廠不是自找麻煩? 而且興建核電廠並不是經濟發展、節能減碳唯一的解答,更不是正確的解答。 有很多名人跳出來反核,有藝文界,有演藝圈,有貴婦和媽媽團體,這些人我倒想問問他們,為節能減碳做了甚麼事? 有沒有人像我一樣,冬天不開電暖,夏天不開冷氣,隨手關電源,被老婆嫌到臭頭? 還不就是口號喊喊,街頭走走,回家依舊故我,冷氣照吹,燈火通明的。如果反核遊行中,有人拿著「節約用電」、「砸掉冷氣」的布條,我很願意跟在他後面走的。 那麼為了顧及經濟發展,沒了核電要怎麼辦? 再生能源是解嗎? 我對再生能源還真沒信心,成本太高,效率太低,而且有些再生能源的設備是高度污染的。能源政策是國土規畫的重要考量,而台灣的國土規畫被政治綁架,要能讓政客放下自己的利益來解決國家的百年大計,是與虎謀皮的事。 很多人說:核四不商轉,北台灣的電力空缺由中南部輸送上來。這種說法好像當自己是凱子。電力雖然用超高壓輸送,但運送過程耗損相當高,距離越遠耗損越多,100%的電力從中南部送到北部,恐怕只剩60%,或低於60%。這也是許多歐盟國家致力於發展規模10萬人以下的市鎮,並把風力發電廠(不是那種三片扇葉風車型的)設在當地,就近提供電力是最節省的方法。台灣的政府卻還在搞五都、六都的,把人口集中在大都會,然後電力靠遙遠的地方送來,這是最差勁又落伍的作法,跟環保節能的趨勢背道而馳。 早年的開門七件事在現代人多了水費、電費、電信費、第四台、勞健國保費,多了五件事,其中三件事跟電就有關係。面對不要核電,要經濟發展,要節能減碳,政府能作的則是不要整天拿缺電來恐嚇人民,好好做整體的國土規畫;我們老百姓能作的就是節約用電,而且缺電也願意,還有就是把不合時代需求的民意代表趕出議會殿堂。我又在夢囈了!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