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14 01:12:24瀏覽710|回應1|推薦11 | |
新聞的求真求實標準在華府的採訪工作中尤為嚴謹,特別是涉及國與國之間的事務,一字之差,一言之誤,都可能引起嚴重的誤解,造成糾紛,乃至衝突。 這樣嚴格的要求適用於任何採訪,上至總統的演講或談話、參、眾議院的聽證會或議員們的訪談、政府各重要部門的記者會內容、發言人答詢等,甚至在一般訪談時,也絕不可以引錯受訪者所說的任何一句話或一個關鍵字的意義,否則就會出問題,小的錯誤變成笑話,大的謬誤可能形成爭議。 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多數外籍記者都自備有一個小錄音機,即使像日本派駐華府的媒體那樣有財力,可以為記者每人分派一位譯員隨行採訪,他們也常備有錄音配備;如果外籍媒體的辦公室能收看有線電視,也可從 C-Span 所轉播的重要演講或記者會等,錄下全程的內容,以備於寫稿時查證。 除此之外,假如各外籍媒體訂有如 federal services 那樣的服務,多半在重要演講會或記者會結束後一小時左右,即可收到由電傳抄收機抄送過來的全部內容,包括詢答等,可用以核對記者在現場採訪所作筆記,據以撰發新聞,產生謬誤的機率就小很多。1980年初,我在紐約工作時,還沒有這種服務,但坊間另有一種"個體戶"業者做類似的服務,大約把一卷長達一小時的錄音帶交給他們,付費30幾元,即可在一、兩小時後,取得一篇逐字逐言的謄稿,運用起來也很方便。 設在全國新聞大樓的美國新聞總署辦公室通常也提供這樣的服務,在那兒可以找到幾乎所有演講會、聽證會或重要記者會的錄音帶、錄影帶等,供各媒體借用,但問題是受限於截稿時間,根本沒有可能去重聽或重看那些帶子,只有一些沒有辦公室的外籍記者常去利用那兒的設備。 我們在華府也採訪一些智庫或民間團體辦的相關研討會或記者會,對那樣的場合,無論 federal services 或 C-Span都不會提供轉播或文稿的服務,必須完全靠記者在現場錄音及抄錄內容,好處是對沒聽完全的談話可以馬上追問或查證,壞處是那些活動都很冗長,對一些自己沒做夠功課,根本不懂的事務,實際上也來不及弄懂,那就會發生新聞不完整的問題。 華府那個城市雖然不算太大,可是要趕場採訪時,難免有疲於奔命的感覺;一般外籍記者不像日本記者那樣可以報銷計程車費,隨時可一招手,跳上計程車趕場,我們多半依賴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實在不得已才叫計程車。在華府冬季趕採訪的另一大麻煩是進出各大廈時那一整個穿脫大衣、圍巾、帽子和手套的過程,進了國會大廈的各委員會議場,如果找不到座位,不但只能站著採訪,手裡捧著衣帽等,還得空出手來記錄會議內容,那時真恨不得能多出一隻手。 談到地鐵,我對參、眾議院連結各議員辦公大樓的地下單軌電車尤其印象深刻,特有好感;國會山莊地下雖有通道,可步行至參、眾議會大廈與各議員辦公大廈,可是那些步道很長,像一座迷宮,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摸清楚;有時候,可以看見那些大牌參、眾議員與記者一同跑著趕去另一幢大廈的會場,左拐右彎,氣喘吁吁,不過大部分的時候,他們都坐地下電車趕場,在記憶中,那種小電車只有約三、四個車廂,最前面那個車廂是保留給議員坐的,搭車的國會員工、記者或訪客都很自愛。 國會山莊的地下步道兩旁包羅萬象,有幾個很像樣的餐廳,可供參、眾議員宴客或舉辦酒會,有一些自助餐廳供員工或遊客用餐,還有郵局、洗衣作坊、理髮室、零售店、文具店、禮品店等,感覺上,好像在國會山莊地下就能滿足大部分生活所需,而且因為免加商品消費稅,一般都比外面便宜。我們若有朋友來訪,帶他們到國會山莊四處參觀,順便在地下餐廳吃一頓飯,也是很好的安排。 各政府大廈的地下層也有類似的設施,但我們通常在國會山莊採訪的機會較多,停留的時間較長,相比之下,很少有機會利用其他政府大廈的地下設施,一般都是去採訪完了就走人。 憑著我們的記者證到國會或各政府大廈採訪都可通行無阻,十分方便,但若要進入白宮、副總統上班的行政大樓 (The Executive Office)或國務院時,檢查得就比較嚴格,除了驗證之外,還得通過電子儀器檢查,屬於財政部的白宮警衛有時還帶著警犬在入口嗅查電子媒體所帶攝影等器材是否暗藏武器。進入白宮後,記者能到之處只有簡報室,有一些美國大媒體如美聯社、那時還存在的合眾國際社、華府郵報、三大電視網等,在白宮簡報室都設有辦公室。 一般來說,在白宮新聞簡報中心裡,還是美國重要媒體的記者比較吃香、受重視,外籍記者被點名發問的機會一般比較少,那時亞洲記者除日本記者之外,幾乎都只是到那兒體會一下白宮記者會而已,其實坐在辦公室裡,也能從有線電視看到那場記者會。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