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04 23:25:58瀏覽760|回應2|推薦12 | |
我到華府時,白宮主人還是雷根總統,經過當年底的大選後,原任副總統的布希入主白宮,共和黨繼續執政。 雷根和一般人習慣稱為老布希這兩位美國總統長期以來一直被中華民國朝野視為台灣的老朋友,對台灣相當友善,但友善並不代表偏愛,畢竟美國總統最優先的考慮是美國和美國人民的利益,唯有持續保持美國國強民富,然後才能考慮友情,他們因此顯然不會也不能忽視美中貿易失衡問題。 由於受到通貨膨脹和美元強勢價位等因素的影響,美國從1985年起,對外貿易赤字就不斷增長,到了1987 年,外貿經常帳赤字已達1703億 2000餘萬美元,成為共和黨政府急切需要解決的一問題。在雷根總統的大力支持下,商務部曾推動一項"立即輸出計畫"(export now program),這項計畫的主要內容包括加強向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尤是有對美貿易順差的國家輸出商品及勞務,透過貿易代表署(The Office of US Trade Representative)藉由雙邊或多邊談判,打開外國市場等,已是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的中華民國當然是這項計畫的主要目標之一。 以出口帶動經濟成長是我國於60和 70年代的主要發展策略,而出口的最大市場就是美國,台灣對美貿易順差到1987年時,一度逼近 190億美元,所以到老布希接任總統後,更積極地要求中華民國降低關稅、排除貿易障礙、調升新台幣對美元匯率、打開市場,增加輸入美國商品與勞務,以平衡中美貿易。 在亞洲,中華民國、日本、韓國、以及那時還未回歸中國大陸的香港都享有巨額的對美貿易順差,不免成為美國全力拓展外銷的主目標,以當時美國極力增加出口的農產品而言,中華民國與韓國受到的壓力最大。 在那樣的情況下,在華府的台灣記者每天密切注意的重點就是美國政府的經貿政策變化,有時是根據國會或智庫獲得的線索,向政府相關部門求證,確認無誤後,據以發稿。那時主要跑財經新聞的台灣記者有中國時報的冉亮、聯經報系的劉其筠和我,若以華府的資歷來說,他們都比我資深,我在華府初期採訪的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1989年1月20日,布希宣誓就任美國第 41任總統後,如他在就職前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20/20 節目主持人華特絲(Barbara Walters)專訪時所說,他的首要施政目標就是振興美國經濟,而振興經濟首須平衡對外貿易,那是雷根總統未竟之業,也是老布希的競選承諾。 在他的領導下,經他留聘的財政部長布瑞迪 (Nicholas Brady)、由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轉任農業部長的尤特 (Clayton Yeutter)和新任命的貿易談判代表奚爾絲大使 (Carla Hills)挑起了這項重任,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當年可能從前一年乾旱中復甦,普遍獲得豐收的農產品輸銷到歐洲共同市場、蘇俄及中華民國等亞洲國家。由於歐洲共同市場曾於1988年拒絕進口含有荷爾蒙的美國牛肉,曾被美國依據新綜合貿易法的301條款實施報復,當時一般預料,各國會倣效歐洲共同市場,以美國要求不合理為由,拒絕開放農產品進口,然而就台灣的處境而言,比較艱難。 奚爾絲在那年春天將逝之前,表示將向國會提出一分優先順序名單,逐一展開談判,要求開放市場,作為美國主要貿易夥伴的中華民國,而且還享有巨額對美貿易順差,很難"不登紅榜",一時使我政府非常憂慮;由於奚爾絲曾不斷強調,只要擁有對美貿易順差的國家願主動表示誠意,平衡雙邊貿易,就不會被列入那分名單,中華民國曾訂定了對美經貿行動綱領,向美方昭告,將在其後四年內,使中美貿易趨於平衡,澈底解決中美貿易問題的爭議,但美方卻沒有耐心。 那一陣子,我們經常必須一大早趕到國會山莊採訪國會議員的記者會,接著採訪相關的國會聽證會或各智庫舉辦的研討會等,有些活動常常早上七時就開始,而且還接連會有幾場,使人有疲於奔命之感,萬一碰上這些活動的時間撞檔,我們就只能選擇比較重要的先採訪,其餘的留待下午再繼續追蹤;下午的活動偏重在政府相關部門,有些必須查證的消息也得趁沒有下班之前,以電話查詢,這樣的查證過程有時會意外獲得一些獨家新聞。從黃昏開始,就是回分社撰稿和發稿的時間了。 如果遇到晚間也有活動需要採訪,我們多半先撰發了當天所有的新聞後,再去採訪,採訪結束後,我們也會先回分社發了稿才下班,因為時差關係,華府的夜晚正是台北的白天,我們中央社記者本來就以每一分鐘當作最後截稿時間,發即時新聞,不像其他同業那樣可以等到夜間才發稿,既快又準就成了中央社記者發稿的基本要求。 我迄今還記得,那時候在華府,根本不敢想像能準時吃三餐,有時工作到了晚上九、十時回到公寓,得趕緊下一碗麵吞下肚,稍稍休息一下,上床就寢時,心裡還惦記著第二天早晨必須趕去採訪的活動。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