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01 12:13:11瀏覽801|回應1|推薦16 | |
我回到總社工作了一段日子後,突然感受到1986年是台灣開始急遽變化的一年,自己竟處身在歷史的洪流中,親眼經歷了那些改變。 那一年,經國先生向國民黨祕書長李煥作了三項指示: 一、國民黨需要徹底改造才能在完全公開的政治制度裡競爭。 二、推動全面政治民主,也就是取消戒嚴、允許民眾自由組黨、國會全面改選、解除報禁。 三、兩岸統一。 從那些指示中可知,經國先生已明白曉喻國民黨員,如果不能重振國民黨的創黨精神與活力,就必然會被人民拋棄。事實上,那時國民黨的基層已出現腐化現象,我未奉派出國工作前,曾幾度在農村採訪時聽到農民抱怨國民黨遴選派任的農會總幹事,說他們都是"官府派來的";我那時就告訴新聞局朱正明科長,那些總幹事漁肉鄉里,壞事做絕,這筆帳最後都會歸算到國民黨頭上,果然在那之後不到20年,國民黨就失掉了執政。 經國先生也許覺得時不我予,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全面推動政治民主,民進黨就是在那一年成立,隨後解除戒嚴、開放探親、解除報禁及國會全面改選次第付諸實現,奠定了台灣民主化的基石,由是可知經國先生才真正是台灣的民主先生。 他也瞭解台灣未來越來越難以在國際間獨立生存,為了台灣的生存與發展,必須化解台海兩岸的政治恩怨,由談判著手,先在不統不獨的前提下,共存共榮,直到雙方的人民都認為有必要時,才完成中國和平統一。時至今日,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的發展充分顯示了經國先生的高瞻遠矚,兩岸的和平才是台灣存在的先決條件。 另方面,當年由黨外人士組成的民進黨原本被開明人士如監察委員陶百川等認為是民主政治體制下的在野黨,對執政的國民黨具有制衡作用,對爭取自由、平等、公理、人權應有一定的貢獻,民進黨人也藉著"萬年國會改選"、"廢除刑法一百條"等事由進行反對抗爭運動,造成社會的動蕩不安,許多事件在朝野賢達人士、學者的居間協調、溝通下,幸未帶來重大的傷害。 也就在那個時候,新聞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言論和新聞報導的尺度變得更寬,讓政府可以聽到許多不同的聲音,也讓民眾更加瞭解國內外情勢的變化。 那個時候中華民國也正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一方面由於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加上中共的打壓,使得台灣的國際處境日愈艱困與孤立,另方面在野黨人士急於分享政治權力,造成人心不安,國家發展受阻。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總統去世,李登輝繼任國家領導人;當時民眾在電視上望見他龍行虎步地走進總統府的背影時,心中的不安一掃而空,深慶經國先生生前作了妥當的安排,可是到了數年之後,李登輝路線使許多產生了疑惑,認為經國先生選錯了接班人。我那時已接任國內新聞部副主任,於經國先生去世當天下午就從高層獲得了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我報告了當時的總編輯王應機,但基於新聞原則,沒有透露消息來源,除了作必要的採訪準備安排之外,也沒有把消息洩露出去。 經國先生去世後,於1月22日從七海官邸移靈忠烈祠供全國民眾悼念,中樞隨後舉辦了追思大典及1月30日的移靈奉厝大典,經國先生就此長眠於頭寮陵寢。那時也許基於靈堂的莊嚴及場地太小,只有中央社副社長范同仲及我獲准赴現場採訪,當天有約2000人參加了那場追思大典。 當天採訪完後,回來才發完稿,中央社長潘煥昆就接到總統府來電說: 中央社稿中有錯誤,錯在把嚴家淦前總統輓聯的抬頭"經國吾兄千古"誤為李登輝總統輓聯的抬頭,而李登輝總統輓聯的抬頭應為"經公總統千古" ;一些黨政要人認為,李登輝總統還不夠資格稱故總統蔣經國為"吾兄",也許就在那個時候,那樣的反應已在心高氣傲的李登輝心中埋下了怨恨。 經過與范同仲核對後,我們發現在現場抄錄的輓聯內容並無錯誤,也就在那時候,立法委員吳延環來電與范同仲談起了這件事,他表示,我們並無錯誤,應是總統府員工在掛輓聯時出了差錯,此事也就不了了之。當天晚上下班後,我再持採訪證到忠烈祠看看還有什麼值得報導的消息時,看到蔣孝武、馬英九和宋楚瑜一同跪在靈堂裡替經國先生守靈,彷彿親如兄弟。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