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18 10:57:18瀏覽882|回應0|推薦14 | |
美南國建會第五屆科工研討會其實是我到休士頓後所採訪的第一場大型活動,那是一場頗受僑界與台灣各界重視的研討會,在我的記憶中,好像當時的行政院長孫運璿也曾參加。 這場研討會於1983年 5月下旬在休士頓西南區中國城附近的 Adam's Mark Hotel舉行,大會揭幕後,研討會分成多個小組進行分組討論,午、晚宴中還有專題演講,有數百人出席,他們都是美南地區化工、地質、醫學、太空等領域的學者或專業人士,就某種程度來說,那場研討會彷彿是他們的研究或工作成果發表會。 我國政府自1972年起,為了配合國家建設的需要,逐年在台北舉辦國家建設研討會,敦請旅居全世界的學者、專家回台灣出席國建會,提供建言,國建研討會結束後,曾經與會的學人返回僑居地,分別組成了各種類型的國建會聯誼會組織,繼續在海外對國家提供建言和技術協助,那樣的聯誼會好像在華府稱為美東學術聯誼會,美南就叫作國建聯誼會。 到了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為了因應中共的統戰,政府成立了"王復國辦公室"推動"復海計畫",爭取海外學人與僑領對國家的支持,由外交部等單位專人組成的"復海會報小組"就是與海外學人、僑領連絡的負責單位,隔了約一年,"王復國辦公室"改稱外界所熟知的"劉少康辦公室",擴大團結海外僑社,但後來總政戰部主任王昇外派為大使後,"劉少康辦公室"就解散了。 顧名思義,美南科工研討會的議題偏重在科技或工程等方面,非常專精,不是一般讀者感興趣的新聞題材,採訪那樣的研討會除了報導整個流程、重要人物的談話和研討會周邊的一些活動之外,也需要作一些專訪,請一些專家、學人就他們研究的成果說明一下那些成果對增進人類生活的實質意義。我因在國內時,曾經採訪過國科會、農復會等機構,接觸過一些科技界人士,所以還不算太吃力,不過像以往一樣,許多報導並沒有被國內媒體採用,那倒不是因為報導內容不紥實或沒有意義,而是變成了各媒體的"本報訊"消息。 記得剛進中央社的時候,長官就曾告訴我們,做中央社記者只能是"無名英雄",永遠別指望"出名"或"有利可圖",做了一陣子後也發現,除了因為一些新聞太敏感,其他媒體怕負責任,會採用中央社稿之外,通常中央社稿都變成了其他媒體的"線索",尤其中央社要求每一分鐘都是截稿時限,隨採隨發,中央社專電到了各媒體手中時,他們還有時間派自己的記者追踨,添加一些新的資料,就變成了"本報訊",假如中央社稿到得遲些,各媒體主管也可能請線上記者"改寫"成"本報訊"。 透過那次研討會的接觸,我也認識了許多美南地區的學者或工程界人士,諸如陳謨星教授、杜奎教授等,加上原本就認識的張元樵博士等專家,無異擴大了我的知識請教領域,對日後的採訪工作有很多幫助。 那樣一場研討會的花費極為可觀,不過因為那時台灣很有錢,真是所謂"台灣錢淹腳目",政府捨得花那些錢。我記得,那時主辦單位幾乎包下了整幢 Adam's Mark Hotel,辦事人員和台北來的賓客都住在裡面,大人在開會,家眷和孩子泡在游泳池裡,笑聲連開車路過的人都聽得到。 在那兒也遇到一些台北來的同業,老朋友見面,他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的頭髮變少了,那是真的。其實我的頭髮原來並不少,可是自從1980年到紐約展開在海外的工作後,由於壓力太大,開始掉頭髮,掉得連自己都膽戰心驚,三年後到了休士頓,已開始露出禿頂了;只是壓力大並不完全是因為工作負擔沉重,主要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所以不敢向中央社要求"社賠"。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