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2/15 17:08:16瀏覽2786|回應3|推薦13 | |
這一切都要從2016年的總統大選說起。 當時國民黨的馬英九已經是欲振乏力的第二任末期,馬英九有八年的總統任期,居然沒有培養任何接班人,不管此事的正確性或道德性如何,所造成的結果影響巨大而深遠。在長期苟安的政治心態下,國民黨從來沒有願意面對橫逆,親冒矢石去打硬仗的人物,因此面對捲土重來,把原屬國民黨「維持現狀」口號掛在嘴邊的蔡英文,黨內人物個個怯戰,最不應該的是副總統吳敦義(本來就該他去選),次不應該的是王金平(想選得要命又怕輸),搞了半天讓洪秀柱破了磚。憑良心講,洪秀柱真的選也不會贏,但是那股氣勢還在,無奈小辣椒真以為自己已經當家作主,硬是要自創一個「一中同表」,此事造成國民黨本土派的反彈還在其次,黨中央這些大老們深怕洪的論述取代了好不容易建立的「九二共識」,失去了模糊空間,國民黨在台灣就完蛋了,所以朱立倫只好搞了一齣「換柱」大戲,還自己披掛上陣去選。本來朱立倫如果在最初沒人敢戰之時自動請纓,雖不會贏,但至少能累積下次參選的能量,但是在被迫(我相信他是被迫的)換柱後才參選,不但總統立委輸得一蹋糊塗,而且背上一個背信忘義的罪名,恐怕一輩子的政治前途都幾乎賠掉了。 如果說2016大潰敗還有什麼好處,就是國民黨在南台灣幾無寸土之下,也把南部那些所謂本土派立委徹底清除殆盡。到了2018年,韓流來襲讓國民黨意外的贏得地方選舉,卻反而造成了2020總統立委選舉大敗的原因。當時蔡英文氣勢大不如前,加上民進黨內鬥,柯文哲羽翼未豐,於是國民黨幾個頭頭見獵心喜,認為這一仗好打,能贏得黨內初選,總統大位不啻探囊取物,於是吳敦義想出來,朱立倫也想出來。朱因四年前的聲望折損,於是拉韓國瑜;吳為了擋住朱的勢力,於是拉郭台銘。一場混戰下來,國民黨元氣大傷,不但再次慘敗,還賠掉了韓國瑜的高雄市長,郭台銘也負氣出走,國民黨之無用無能,可謂淋漓盡致矣! 前面為大家「複習」了這兩段歷史,純粹是為了鋪陳這一次2024的大選──同樣的民進黨在地方選舉大敗,同樣的最強候選人是在職縣市長,同樣的郭台銘又想選了。那麼2024會怎麼樣?國民黨會再一次翻船嗎? 我們先從朱立倫開始。朱立倫知道自己民調不高,所以雲林屏東的議長勸進只是作作樣子,不必當真;但是朱佔了黨主席這個位子,會不會有私心?我們以小人之心度之,若是侯友宜出來選,朱立倫這輩子總統是沒希望了,所以朱若只為自己想,他會不會拉郭打侯?朱的令譽已然不佳,郭要是選上,朱立倫推舉有功,或有接班的機會,這會是他未來選總統的唯一可能性。郭要是沒選上,朱頂多辭掉黨主席,也是和現在一樣一無所有。總之如果朱對於總統大位還有一絲幻想的話,開門迎郭可能是唯一的一條路。 那麼,他是不是這麼想的呢?我們看他秘書長用的是什麼人,老實說思過半矣。然而我們必須說,無論站在什麼立場,把自己放在黨和國家之前,並不是一件可取的事。朱是聰明人,希望他不要被權力沖昏了頭腦,能夠站在公正無私的立場,為國民黨和中華民國建立不世之功。 而郭台銘呢?他知道錯過了上一次,2024是他當總統的唯一機會,他也知道要回國民黨才有勝選可能,而能幫他開門的人只有朱立倫,所以郭先玩了個兩手策略:先營造郭朱配的風聲,再透過民眾黨的小咖放出柯文哲可能當他副手的可能。前者是想化解黨中央的阻力,後者是利用柯自抬身價。然而他這麼做,很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朱是否能為其開巧門(退黨後四年方可入黨)猶在未竟之天,但郭把朱當墊背,朱不無被吃豆腐的感覺;而郭柯配的設計不但外面風評欠佳,柯自己也不買單,因此風向球放一天就縮了回去。也就是說,這兩波操作對郭並沒有實質幫助。郭回台後什麼人都不找,先找王金平,這代表郭只有王這一張牌。而王金平配合演出的一場大戲,在藍軍支持者看來,簡直可以用「噁心」來形容(年輕氣盛!),而且郭當年負氣退黨,現在甚至聲稱要先看「辦法」才決定是否回黨,姿態如此之高,可以想見朱立倫馬上會面臨黨內龐大的壓力,而這個壓力就算擋不住郭台銘回國民黨,也不代表他能由黨內出線;就算他能出線,重現國民黨2020年的開高走低亦不無可能。 最後談侯友宜了。侯現階段的支持度甚高,但是他的「三大障礙」亦十分明顯。第一是他並沒有國防、外交的歷練,第二是他始終未對國家定位和大陸政策做清楚的表態,第三是他目前新北市長的任期未完。然而其實這三點,對侯而言都並不是嚴重到不得了的問題。以第一點而言,他的對手賴清德也沒有國防外交的歷練,對美國而言侯是一張白紙,談不上喜歡但也不會有疑慮。至於第二點,侯的草根性與傳統藍軍領袖並不相同,但反而是他在爭取本土選票上的優勢,加上他在扁政府時期抵擋住「菁英入黨」的誘惑,現在言必稱中華民國(讓人想起王金平競選黨主席時表示堅決反對台獨),都可以消除藍色選民的疑慮。最後,很多人會擔心他會重蹈韓國瑜覆轍,此亦會因時空環境不同而改變。目前藍營有許多市議員想要挑戰立委,有人譏為落跑,但是這種例子不但以前很多,現在很多,而且藍的綠的都很多。此一話題已經「乾掉」,更何況侯已經做了八年副市長,五年市長,謀求一個更高更大的位置,去服務更多人,其正當性遠較韓國瑜充分。 請讀者切記,這一篇文字是純粹的分析,並不是在幫誰宣傳抬轎。目前郭已經表態,就只看侯的一念之間。憑良心講,郭霸氣但過於衝動,侯溫和卻不易捉摸;郭有國際視野,但其大陸事業必定將成為綠營的箭靶,而侯少有被攻擊的目標,但其本土屬性似與傳統藍營形象並不相捋;郭有疫苗之功,卻有回黨「因人設事」的困擾,侯有政績撐腰,但任期卻是無可迴避的問題──未來國民黨的麻煩,還多著呢! 田英奇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