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內向的父母可以教養出有社交自信的孩子嗎?
2021/07/03 10:13:55瀏覽2274|回應1|推薦29


Corinne Versteeg攝

加州口罩令解除的那一天,小小豬參加了一個朋友的生日派對,這是去年三月居家令發佈以後,十五個月以來他參加的第一個實體派對。在派對上,孩子們又玩又鬧,大吃蛋糕和餅乾;陪同參加派對的家長們也坐在主人準備的沙灘椅上,有說有笑,小壽星的爸爸搬出一箱冰啤酒,大家就開罐暢飲起來。

看著這一幕,我覺得很驚奇。我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解封以後,一時還不太習慣這種社交聚會。但是對外向的人來說,長達十五個月的居家令,似乎並沒有沒有造成什麼影響。

關於居家令,有一點我還挺喜歡的,就是有十五個月的時間,我不用陪孩子們參加派對。

我這個人不只內向,還很彆扭。我不喜歡派對,從小就不喜歡。我大概有社交焦慮吧。遇到那種避不開的派對,像是小學的期末同樂會,我就帶一本書,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讀,避免參加任何團體活動。其他的小朋友都說我很怪。

彆扭的孩子長大以後成了彆扭的家長。必須陪同小小豬參加派對的時候,我就帶一本書,坐在角落讀。當然,現在我們都是成熟的大人了,必要的時候我也可以放下書跟其他家長閒聊,沒有人會指著我的鼻子說我怪,我覺得很自在。

但在內心深處,我常常擔憂:像我這種內向的家長,能養育出有社交自信的孩子嗎?我並不希望小小豬長成一個跟我一樣彆扭的人,所以我開始做研究。我參考相關書籍、跟其他內向的家長交換經驗、把握每一個採訪專家的機會請教他們這個問題(當記者真是方便啊)。

我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彆扭、內向、社交焦慮其實是不一樣的——彆扭的人,通常是不太會察言觀色,而且注意細節勝過大局,因此容易在與人相處時碰壁。內向的人,則是喜歡獨處勝過群聚,但未必真的不擅交際。而害羞或者社交焦慮的人,是害怕被評價,因此傾向避開人群。只是因為我們的社會價值觀普遍認為外向、健談才是理想的人格特質,所以這三種人都被歸為同一類。

一個彆扭、內向、害羞的家長,想要養育一個外向、健談的孩子,是很大的挑戰。一半的原因是由於基因——研究顯示,內向男孩百分之52、內向女孩百分之39是遺傳來的。另一半的原因,是由於教育。

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內向的家長,你還是有一半的機率會生出外向的兒子、三分之二的機率生出外向的女兒。人格特質有很大的成分是由基因決定的,所以如果生出了天生外向的孩子,那幾乎就不用擔心了。但是,如果你生出來的孩子跟你一樣內向,怎麼辦呢?

有一次與一個跟我一樣內向的媽媽閒聊,她感嘆地說:「我覺得我們真不容易。那些外向的人好像天生就知道怎麼交朋友,我們這種人卻是經過好多努力才學會的。」

想想真的是這樣。我也是經過很多挫折,才明白自己永遠不可能變成一個外向的人,但是我可以做一個好人,也可以學習認識自己的人格,找出自己的長處加以發揮。

小小豬從五歲起,就明顯地展露出內向敏感的特質,跟我小時候好像。當他告訴我在學校被無視,或者問我在新的班級要怎麼交到新朋友的時候,我從來就沒有辦法給他能立即見效的建議或答案。我總是問他:「今天在學校,有沒有做一個仁慈的人?有沒有去關心其他小朋友?」如果他搖頭,我就對他說:「明天試試看去關心一個小朋友,問他今天過得怎麼樣。」如果他點頭,我就對他說:「這樣就好了,你慢慢就會交到朋友的。」我告訴他,我在小學的第一年,連一個朋友都沒有,因為每個人不一樣,有些人可以很快交到朋友,但有些人需要時間,慢慢來就好。

這個學年結束的時候,小小豬的老師讓小朋友們互寫評語,然後教小朋友們把得到的評語做成文字雲。小小豬把他做的企鵝形狀文字雲帶回家,他得到的評語包括:「友善」、「聰明」、「有愛心」⋯⋯總之都是一些好字,我想是老師提醒過他們,寫評語的時候要寬厚。

我第一次問他:「現在你在班上有很多朋友嗎?」

暑假過後將升上三年級的他說:「不算很多,我不是班上的酷小孩。但是我有一些很好的朋友,跟他們在一起我很開心。」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wtseng&aid=164639834

 回應文章

甜水窩蜂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7/09 01:31

外向不一定比內向好,內向而喜歡自處的人,通常感官敏銳、感情豐富,思想細膩,適合當作家、藝術創作,而我認識的工程師、醫生也不少是內向性格,他們或許不愛講話、不喜參加人多的活動,但自己的專業卻很有能力、負責任且被信任。

我只能說,不論是nature 或是nurture,每個人的不同特質,讓這個社會更多元多彩.


旅美記者曾小貓(twtseng) 於 2021-07-17 02:24 回覆:
謝謝您!的確,人生在世,要能坦然面對自己的特質,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