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7/24 09:46:24瀏覽1522|回應0|推薦15 | |
停課期間,一年級的小小豬閒來無事,自己製作了一系列「報紙」,內容很真實,多半是抱怨在家用網路上學很無趣、弟弟迷你豬很煩人之類。我看到有些作品圖文並茂,其實還不錯,建議他不妨投稿試試。他不置可否地讓我挑了一篇弟弟破壞他的玩具的「報導」去投稿,結果登上當週《華盛頓郵報》兒童版,編輯來信誇獎小小豬的刊頭圖畫得很好。 我在學生時代曾經多次投稿《華盛頓郵報》,從來沒有被採用,小小豬卻第一次嘗試就成功了。我好開心,不但大大誇獎了他,還高興地分享給他的老師看。老師又轉寄給校長,那個星期的網路課堂上,小小豬又被大大表揚了一番。 但是,興奮過後,我發現最高興的人其實是我,小小豬本人的反應很冷淡。報紙寄到的那天早上——雖然在網路上也看得到,但是編輯部特地寄了當天的紙本報給小小豬做紀念——我把報紙拿到餐桌上,他攤開報紙,拿起杯子喝了一口牛奶,然後一邊咂嘴,一邊看報,一邊點頭說:「還可以,還可以!」老氣橫秋的樣子,真是好笑。 我問他:「你做的報紙版面登在全國性的大報上,高興嗎?」他聊賴地聳聳肩。 我有些失望,又問:「你喜歡做報紙嗎?」他立刻興高采烈地回答:「很喜歡啊!很好玩!我最喜歡畫畫,有時候也喜歡寫,像弟弟亂搞的時候,講他他又聽不懂,我就寫下來。」 說著,他自己哈哈大笑起來,在一旁的迷你豬不明就理,也跟著咯咯笑。小小豬更樂,指著迷你豬說:「弟斯拉好好笑!」 我的兒子能享受做一件事的過程,而不在乎結果,應該是一件好事吧。我忽然發現,我好羨慕他。我那麽努力想做到卻一直沒做到的事,他卻在那麼小的年紀、那麼輕鬆就做到了,而且還能用那麼自然的態度去接受。相較之下,我簡直像《儒林外史》裡面那個中舉的范進一般可笑。 我竟然羨慕自己的孩子。然後,我又發現,其實我是經常在羨慕他的——羨慕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學畫畫,不用被逼迫著去學鋼琴;羨慕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來表現自己,不用被強迫在親戚面前做表演,或者被拿來跟誰做比較;羨慕他不論犯了什麼錯,都能得到討論的機會,不會被不由分說地一頓打。 小小豬幾乎擁有我小時候想要卻得不到的一切,而且因為他的天生氣質跟我驚人地相似,這種對比就更加明顯。 羨慕自己的孩子,是一種為人父母的我們難以意識到、更沒有機會去討論,但卻比我們想像中更普遍存在的一種情緒。美國心理學家凱莉·麥克布萊德(Karyl McBride)、日本心理諮商師大嶋信賴等人,都有著作深入探討父母對子女的羨慕甚至嫉妒心。 我覺得,毀滅性的嫉妒心理當然必需覺察與修正,但有個孩子可以羨慕卻是很幸運的。我從不期待小小豬去替我完成什麼事,但一直努力提供他我曾經希望得到的支持,沒想到他也真的做到了我曾經想做卻做不到的。這是孩子與我的人生交叉點:他得到了成長,我得到了安慰。未來的日子裡,我更要提醒自己在繼續支持他之餘,也鼓勵他找到自己的路。 【註】小小豬作品中譯如下:
今天是美麗的一天⋯⋯直到弟斯拉來襲!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