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30 18:39:36瀏覽368|回應1|推薦4 | |
沒有專家的專業
近百年來人類知識累積的速度以幾何級數的方式跳躍前進,縱然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將他一生所有的時間都用在知識的學習上,也是無法將所有知識學完的。因此;我們就會挑選一樣或兩樣的領域去學習,大家分工而做,各選其業。就此理念下,孕育了各行各業,造就出隔行如隔山現象。所以在每一種行業領域中,都有所謂執掌專業知識的專業人士,這些人士所提供的知識是其他領域的人無從可以置喙,也就所謂專家的建議。
可是在教育領域中,讓人感到弔詭的是好像人人都有可能變成教育專家。因為;幾乎每一個人都會為人父母,成為父母後最大的責任就是教育子女。久而久之;父母經常教育子女後,也都以教育專家自居了。所以順理成章發現,好像參與教育的人數愈多,那專家人數也相對的變得愈多。所以在教育領域裡有眾多專家情況下,那教育專業的建議會變的紛紜雜沓、經常是似是而非,反而淹沒了真正專家的建議。
更讓人狐疑的地方是,實際從事過教育的專業人士,他們所提出教育上的構想與建言,讓許多父母感覺起來,卻又是那麼不切實際。不知道是教育專家過於理想化,還是這些專家真地不知道現在教育問題所存在的核心關鍵之所在。所以當父母聽到專家所給的建言時,經採納利用,實踐在自己的教育情境中,其結果卻產生與建議南轅北轍效應,有時未見其利卻先受其害。所以家長們經常進退失據、變的六神無主、無從遵循,最後也只有自求多福。雖然說教育仍就維持著專業的行業,最後演變成教育領域中卻沒有聽到真正專家的聲音。
有一位離職的前任教育部長,建議即將接掌政權的政府,要讓孩子快樂學習。可是在我們學習過程中都知道,學習有時是無法快樂的。所以古人常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就是告誡我們學習並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尤其是對一位剛要起步的學習小孩而言。也許有部分學習是快樂的,但是讀書的學習或者基本技術的學習,對初學者而言,絕對無法快樂。當讀書學習、升學主義像天網一樣的覆蓋到莘莘學子時,不想讀書的孩子是絕對無法快樂起來的,成績不佳的學生,在學校學習更是如坐針氈,在這樣子環境中學習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快樂起來呢?
例如說;家長也希望小孩放學後不要去補習,快快樂樂的回家,大家共進晚餐,談說一天學校生活地點滴,相互分享下彼此喜樂與哀傷,可是問題是,當看到小孩成績跟不上其他同學時,讓做父母的我們,不得不逼小孩在放學後,囫圇吞棗吃點東西,直奔補習班去,一家享受晚餐快樂的時光,就被這樣剝奪了。直到九、十點鐘孩子回到家,已經像奔馳千里疲憊的馬一樣,沒有喘息的時間,這時又要複習準備明日學校的功課,而開啟另一場奮戰。這樣的寫照天天上演在許多家庭裡,看到這樣學習,你會認為能快樂的學習嗎?
成績不佳、學習能力不夠好的學生,在學習路途上不快樂,也就罷了。但是讓人感到難過的是,在北市一所明星高中的學生跳樓自殺,原因是學生選填申請學校科系與父母期待的不同,親子間發生齟龉,學生選擇跳樓來表達意見。以學習成績目標而言,這位學生應當沒有學業上的困擾,可是看他用如此激烈手段表達意見,顯然的他仍然沒有感到快樂的學習過程,因為真正快樂的人是不會輕言自殺的。
所以看到這位前部長專家對政府的建議,要讓學生快樂學習的同時,其實部長先生更應該坦白的告訴父母與學生,任何學習的過程都是艱難,而且需要付出代價的,所謂未經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呢!若想要獲得快樂的學習的體悟,先要找出學生們學習的特長,依照其學習優勢與興趣,經歷努力的付出後,方能期待快樂的收穫。就在此之時;有快樂的收穫後,回首檢視學習的過程,方能感覺出快樂的學習的意義啊!否則許多專家的建議就像隔山打牛,效果不大。讓教育領域有專業沒專家的現象。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