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2/30 23:10:12瀏覽1041|回應0|推薦1 | |
在「閱讀悅樂讀書會」體驗「群文閱讀」
故事志工在學校為孩子說故事,随著與孩子的互動頻繁,無形中轉化為對自我成長的期許,期許說故事的方式能更吸引孩子,設計的活動更貼近孩子的需求,希望孩子不僅能夠快樂的沉醉在故事中,心智也能夠因此得到啟迪。
為了自我成長,學校故事志工團成立「閱讀悅樂讀書會」,於每星期二早上,在讀書會創造優質的學習空間,相互影響、相互創造、相互激發產出能量。
只要與說故事或推廣閱讀相關的研習,時間允許的志工都會去參與,將所學習到的技巧,在讀書會做分享,如此的經營,無非是提昇自己說故事的方式更圓融,閱讀的功夫可以更深入。
十二月初,我參加台北市某私立小學95年度「校際語文教學觀摩會」-「文學與語文的協奏」,其中有一場林老師帶領三年級學生做「群文共讀」,藉由共讀三篇文章(主題是符號與溝通),建構孩子對溝通模式的了解,幫助孩子對於語文符號有統整的了解;更可以在群文討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態度與了解語文符號的多樣化並加以應用。我覺得「群文閱讀」很值得推廣閱讀的故事志工參考與學習。
「群文閱讀」,對沒有教學背景的故事志工是一個斬新的體驗,要如何習得技巧?唯有「親身體驗」,透過「做中學、學中做」,共同學習組織架構其流程才能領略重點所在。
十二月十九日早上,十二名故事志工假想自己是三年級的學生,由我帶領所有的讀書會夥伴,一齊體驗林老師所設計的「群文閱讀」活動。
一、練習共作「溝通」概念圖
藉由團體討論,引燃大家對「溝通」的認知思考,將一個大區域式的主題,協助搜集、整理大量的資料,透過概念圖可以清楚的歸納與統整。
二、閱讀與討論
(一)翠宜帶領大家閱讀第一篇文章「咳嗽蟲」,以「共讀」「輪讀」「接讀」 方式進行。(此種方式可以提昇專注力)接下來,翠宜引導大家尋找文章有關於溝通的訊息。以溝通的工具、這項工具所達到的效果、這項工具的限制、在生活中的應用等四大類別。 (二)分組默讀:十二人分成四組,每兩組分別共讀其他兩篇文章「棒球暗語」、「非洲鼓聲」,在默讀中以劃重點方式記錄自己找到相關的訊息。 (三)小組討論:請大家在小組中互相發表自己在默讀過程中的發現。 (四)小組共作:每組發下四張回應卡,請每一小組對該組閱讀的文章,藉由合作討論,尋找相關的線索,將回應分四大類別記錄下來,完成後貼在黑板上。 (五)展示小組共作的成品:每組委派一位夥伴到台上發表共作的成品。 (六)統整與歸納:大家一同瀏覽黑板上的回應卡,進行互文閱讀討論,歸納群文間的共同性(都是暗語)與差異性(溝通模式、工具的限制與條件性不同等)。
三、結合生活經驗
(一)請大家主動上台發表多樣化的溝通方式如何運用於生活經驗中,並舉例說明。 (二)台下的夥伴對發表人精彩的分享給予熱烈的鼓勵與回饋。
四、故事志工成長的體驗
故事志工透過「群文閱讀」的活動體驗,開啟了「晨光說故事時間」的另一扇窗,除了讓孩子「聽」故事,也可以設計一些閱讀活動,引燃孩子們的思考線,和孩子們進行故事的閱讀與思考。在輕鬆沒壓力的情境中,藉著與「群文」及「同儕」間的互動,有效建構個人及他人的共同意義,提昇合作思考與自我探索的能力,真實享受到閱讀所帶來的樂趣。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