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26 12:56:57瀏覽3552|回應1|推薦69 | |
上星期六,到哥哥就讀的高中聽父母成長親職講座,主題是《如何與現代的青少年談心》由黃心怡老師主講,她的演講內容對還在「練習」與青少年相處的我很貼近,有些問題在我心中獲得釋然,同時得到省思的空間。 黃老師說,青少年跟兒童最大的不同,是要有更多的行動力,他們和兒童一樣有很多的「好奇心」,但比兒童階段有更多行動力與自主性,「反叛性」也會出來。 黃老師與在場的父母分享,因為青少年階段很特別,在這個時期,教養上有幾個要注意的禁忌。 禁忌1、拒絕孩子叛逆與冒險。 禁忌2、多說少聽。 禁忌3、侵犯孩子的隱私權。 禁忌4、批判孩子的朋友。 禁忌5、急著阻止孩子的慾望。 禁忌6、三天兩頭跑學校。 禁忌7、不肯道歉。 老師舉了七個禁忌,我不禁汗顏,除了禁忌6,其他六項我幾乎都犯過,難怪常與兩個青少年兒子有許多溝通不良引發的衝突,明明是很疼愛這兩個寶貝,為何會和寶貝衝突,弄得我心力交瘁、充滿無力感。 當老師一一的將這七個禁忌做說明舉例時,我的眼眶已忍不住溼熱得想掉淚。 許多事就因為「不瞭解」,若時間可以重來,我能早一點知道,我絕對可以避免犯這些「禁忌」,營造較好的親子關係。 我不禁省思,兩個孩子從兒童蛻變成青少年,他們做許多行為讓我無法理解與招架,內心產生極大的恐慌:他們會不會變壞?會不會離疼愛他們的父母愈來愈遠?多跟他們幾句叮嚀,為何就擺出一副不耐煩?太重視朋友了,總是忘記回家的時間,情願讓我們牽腸掛肚甚至於甘願冒著回家後被爸媽責罵也無所謂?升高中了,期待他們好好的用功考上理想的大學,偏偏在這個時候兩兄弟都在國中基測後開始交女朋友,其行徑,完全悖離我能所能預料的。 帶著我的原生家庭教育與我單純的交友過程,我很難不擔心。 尤其是哥哥,從小學到國中的成績一向優異,就在基測那年交了女朋友,錯過升上前三志願的機會。 女友就讀的高中無法與哥哥的程度相當,我很難不擔憂高中這三年也因這女友影響他讀書時間並被拖累。 事實也是如此,哥哥讀書的時間確實少得可憐,把時間大部分用在陪伴女友,剩下的時間想讀書時已精疲力盡提不起勁。他並非讀不來,是時間運用不當,以致於哥哥在校的成績未及從前的亮眼。 曾好言相勸哥哥,希望他和她在一起時是一起用功唸書,一起鞭策考上理想的大學,兩個人的力量是一加一等於二,不是專注在交往,把讀書的黃金時間用在約會,這樣就是一減一等於零。 哥哥有時聽進去了,但當他遇到女友,有很多事就無法預測,說好去讀書,但我事後發覺,他們兩個會相邀去圖書館,書是讀了,只讀一會,大半時間是逛街或聊天。 哥哥因為交女友,讀書變得沒效率,光是這點,就讓我瀕臨「痛心疾首」,只要對哥哥多說一些,他就不高興的板起臉孔不回應,任我像「唱獨角戲」的自言自語,對他完全不起作用,依然我行我素,獨留我內心一陣悵然自舔傷心失望的淚痕。 聽黃老師的演講,我學會放下一些擔憂。 青少年的孩子正在學習自我認同階段。他們需要透過冒險,確立自主性。 冒險行為分兩種,一種是健康性的冒險,如不喜歡父母接送,或由孩子決定自己的打扮,如穿垮褲、煙薰粧等,讓孩子在這種事情做冒險,就不會去做危險性的嚐試。 另一種是危險性的冒險,像飆車或孤男寡女就是危險的,還有接觸毒品。 如果在家庭的依附關係穩定,或有時間嚐試健康性的冒險,就不會去嚐試危險性冒險,因為他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玩的東西。 黃老師跟在場的父母說,若你的還子要叛逆,在青春期叛逆時最好,如果在青年期或在婚姻裡叛逆,結了婚,但一個外遇後就把生活搞得複雜;就是整個來看,青春乖得太糊塗,在中年遇到叛逆,什麼都翻了。 聽老師的分析後,我應該覺得慶幸,哥哥喜歡搞怪頭髮,穿一些我認為不適宜的服裝,也很坦誠的跟我說他在交女朋友,也會把女友帶到家裡來讓我認識,哥哥是在做健康性的冒險,他是個有人緣的男孩,到那裡都可以和同學處得很好,很重視友情的他,小學的同學一直與他保持聯絡,雖然表現出來的有時不合我的期待,但是哥哥的行蹤是願意讓我知道,唯獨是常忘了早一點回家的時間。 我真的得慶幸,我的兒子是處與叛逆期,但他們是在做健康性的冒險,既然是健康性的冒險,我得學習用更大的包容心去面對,陪伴他們度過。 聽完講座的隔天,老公陪我回娘家,在開車的路上,我與老公分享,做事負責認真又守規矩的老公一向對兒子有很高的期待,他與兒子的相處常弄得劍拔弩張不可開交,也口出許多傷害孩子的言語,我知道老公是愛孩子、關心孩子的,也因為不知如何表達孩子能領受的愛,和我一樣承受無法與孩子交心的痛苦,一個負責認真的爸爸,從小是乖乖牌的獨子,無法放下自我的矜持,領受比我還嚴重的痛苦。 我在車上將黃老師的演講稿讀給老公聽。 老公若有所思的跟我說:「影印一份給我看。」 我默默轉頭望著窗外,抬頭看著藍天,愛哭的我又掉了眼淚,就在淚水即將滑落時偷偷拭去,我回過頭跟老公說:「好!明天我影印一份給你看。孩子跟我們的相處有可能就如沙漏慢慢流失,當稱職的父母是要學習的,尤其是和正值青少年的兒子相處……」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