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舌尖上的鰻魚文化】
2018/12/06 23:54:53瀏覽129|回應0|推薦0

隨年歲增長,旅行傾向“大人的旅行”,看見的不只是“看見”那麼簡單,更好奇旅行印象背後的文化、歷史或故事,所以味覺可以是旅行的記憶;每一間老屋是一段凝固的歷史、藏著各自的故事;一碗鰻魚飯可以食味出鰻魚的謎樣生活史和江戶文化,而寫完鰻魚的降河洄游性一生後,更好奇這些那些,舌尖上的鰻魚文化。

「文化篇」

日本最早提到鰻魚的文獻記載是《風土記》(713年)。認為鰻魚對消暑氣有其功效的記載,則見於《萬葉集》(759年)中,大伴家持建議因苦夏而日益消瘦的石麻呂吃些鰻魚,「聽說鰻魚對夏日消瘦之症有效,快去捕來吃吧!」。最早記載「蒲燒」一詞的是《鈴鹿家記》(1399年),不過那時的調理方式是鹽燒和味噌燒。鰻魚剖開後燒烤的蒲燒方式,最早記載見於《和漢三才圖會》(1712年),但一直到江户时代中期(1750年左右),醬油跟砂糖容易取得後,才普及開來,「蒲」字的由來是因為串燒後,形狀像蒲草結穗而取名。

「土用丑之日」

日本在隋唐時代曾派遣遣唐史到中國留學,從保存下來的傳統文化到日常生活,處處可以窺探到佛家、儒家、道家等中國思想對日本的影響。「土用丑日」源自道家“一切事物由金火水木土的五行運轉而成”的思想,根據這個五行思想,春夏秋冬的五行分別為木火金水,而土藏於四季,每個季節交接期稱為「土用」,所以一年之中有四個「土用」,分別出現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十八天,這十八天期間的丑日(十二支)則稱為「土用丑日」。不過現在說的土用丑日,多半指的是立秋前18天的“夏土用”,也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日子。

土用丑之日吃鰻魚(うなぎ)的習俗,相傳源自於江戶時代中期,那時夏酷熱,鰻魚又不若秋天肥美,某家鰻魚店老闆為了解決生意不好的問題向平賀源內(知名的本草學家暨發明家)求教,平賀源內從,相傳“在丑之日(うしのひ)吃「う」字開頭的食物(如梅干うめばし、青瓜うり等),能有助於身體強健”這點借題發揮,寫了“本日是土用丑之日要吃鰻魚”的公告貼在門外來刺激買氣,結果生意起死回生,其他店家也依樣模仿,土用丑之日食鰻的習俗亦流傳至今。

「鰻魚蓋飯」

發明「鰻魚蓋飯」這種吃法的人是大久保今助,今助非常喜歡看戲也愛吃鰻魚,看戲時會叫「大野屋」外送鰻魚來吃,但因外送和用餐時間長,蒲燒鰻很快就涼了,於是他要「大野屋」把分別盛白飯與鰻魚的兩層容器改成一層,就直接將蒲燒鰻放在熱騰騰的白飯上,再淋上醬汁,結果保溫效果很好,這種吃法就是現在的「鰻魚蓋飯」。

「料理方式」

鰻魚的料理方式分關東關西流,關東從背剖,關西是剖腹;關東「先蒸再烤」,關西則是連頭帶尾的「全程火烤」;關東習慣將鰻魚切成塊狀後串籤,用的籤較短;關西將鰻魚從頭到尾一起串起,所以串籤也較長;關東的調味醬汁較關西濃稠;關東口感軟嫩肥美,關西口味相較清爽,油脂也較少。

關東剖鰻先從魚背剖開一分為二(有一個說法是因為江戶時代多武士,忌切「腹」),再用竹籤串刺,烤鰻的手法是先蒸後烤,口感較軟嫩,味道濃厚偏甜。關東多一道蒸的程序,主要是因為江戶灣水系眾多,生長河流養分豐富,生長的鰻魚肥美,吃來不免肥膩,所以先蒸製,將鰻魚體內油脂蒸出及去腥後,再澆上濃郁的關東醬油炭烤,這種做法的魚肉油脂含量不高且肉質細膩。

關西剖鰻是從魚腹部剖開,再用鐵製串棒穿過,因為是整尾串烤,所以串籤也較長。鰻魚的皮厚,先烤外皮,等到出現焦色後再翻面烤魚肉。生鰻先白燒後再淋醬,再兩面翻轉至炙熟為止。烤完切成適合入口的大小,因為沒有先蒸過,所以碳烤氣味較重、口感也較酥脆。不過不管是用關東醬油入味或關西炭火直烤,都是為了去泥臭味。

常見的料理方式有「蒲燒」和「白燒」二種。串上竹籤沾醬是蒲燒,不沾醬只用鹽直接串烤就稱為「白燒」,白燒口感較清淡,但能吃出鰻魚的原味與新鮮度,因此賣白燒的店,大多是對鰻魚的品質以及烤制手法有自信的店。

被封為日本「人間國寶」、「鰻魚之神」的金本兼次郎,對於鰻魚飯好吃的哲學更有自己的一套,「首先要蒸了,然後放在炭上烤,待皮和肉之間的脂肪烤到全熟為止,要翻三十六回,蒲燒的話一面烤一面淋醬汁,四次左右。沒有死硬規矩,靠眼睛看,靠鼻子聞,直到顏色漂亮發光、聞到脂肪油滴在炭上的香味夠格為止。」

 「盛器」

在盛器方面,放在圓形瓷碗中的鰻魚蓋飯稱作「鰻丼」,比較大眾化;放在漆器盒裡的稱做「鰻重」(「重」是指外面黑色、內裡紅色,用來盛載食物的方形漆盒)。「鰻重」通常再分松、竹、梅三種等級,「松」最豐盛、但價格也最高,另外還有一種「特上」,比「松」再高一級。「鰻重」用的是鰻魚中間部位,肉厚而骨少;「鰻丼」用的多是近頭或尾部的窄身部位,肉薄、幼骨多。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ou921215&aid=12098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