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98‧1221-99‧0106
2010/01/07 10:55:27瀏覽398|回應0|推薦0
【十二月二十一日。星期一】今晚的淡水,只有九度呢

從上星期五後,氣溫就一路下降,還真是冷呢,不過這就是季節的赤裸性啊!當在戶外時,就結結實實的感受寒風刮臉和冰冷雙手,回到室內,經過對比後的溫暖,更窩心了,也只有在這種溫度,更有吃火鍋的欲望,於是前二天一夥人就約了去吃酸白菜火鍋,感情溫度加上食的溫度,這樣的天冷是幸福的飄味。

昨天把《走到人生邊上》翻完,一開始在《自問自答》章節裡,有點不習慣楊絳先生的筆調,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敘事調性,需要點時間心才沉得進去她的思想裡。不過細細讀著讀著,生命中的某種恆久不變性就從楊絳先生的智性思想中透出。第二部《注釋》以散文或短篇故事,呼應了第一部的說理,讀來有種,先理性架構然後再以有趣的說故事體按深架構中的中心思想。



看到後面〈她的自述〉一篇,心中呼應了前面篇章中的一句,

“人在當時處境中,像漩渦中的一片落葉或枯草,身不由己。”─ 楊絳先生引用柏格森寫的《時間與自由意志》

到底是命由天定?亦或人能作主?當對人生有這樣的提問時,多半已是漩渦中的一片落葉,身不由己了。我想此時呢,莫再想造化小兒的取鬧,頂好當眼前的時時刻刻是一期一會,有一杯茶品一杯茶,有清風浴清風,放小我,順生命之流。

【十二月二十二日。星期二】一早的氣象,清清朗朗;近七點的太陽,紅通通。

到了晚上才知道今天是冬至,看網路新聞說,「台灣民間傳說冬至如果出太陽,農曆春節就會下雨;如果冬至下雨,農曆春節則會出太陽。」今天出太陽,到了農曆春節瞧瞧囉!

昨晚睡前,腦中思索著楊絳先生在《自問自答》中有關靈魂、靈、肉…等條理闡述,心中縈迴的卻是後面〈記比鄰雙鵲〉那章,這篇可以和《我們仨》並讀,然後再回頭看〈胡思亂想之二〉,仨之間的真情真性,人間少有!

【十二月二十三日。星期三】

黎明時的氣息,清涼中飄浮絲絲的和暖。早上出門時,看到一隻白鷺鷥翩然降落林間、眼角餘光看到一隻貓咪竄入小樹叢中,或許這兩天是暖暖日溫,連禽鳥動物都出來曬陽陽。(曬陽陽是土話,從爸爸那裡聽來的)



這半年來,用半自動義式咖啡機、法式壓、比利時壺、電動磨豆機、刀盤電動磨豆機、個人手搖磨豆機(陶磁刀盤),搭配組合玩了一陣“品咖啡”,結果,在愛喝單品黑咖啡的前題下發現,在辦公室時,法式壓+電動磨豆機的組合最恰當,因為tea time時泡咖啡得不藏私用“分享杯”,分享的定義呢是超過2杯,所以在時間、杯數考量下,這個組合是省時、不手酸、沖洗方便。而且,雖然電動磨豆機俗稱砍豆機,或許是高溫逼出香味,這時研磨的香味會飄散到走廊,令同事不時探頭進來聞香(還引出一句,怎麼香成這樣)。在家時,因只有我和D2人喝咖啡,在講究 Fu和營造家人共聚一桌的family time,我用比利時壺+個人手搖磨豆機(磨2杯量的咖啡粉OK,磨3杯以上會“發火”)的組合,此時氛圍在造型典雅的比利時壺、酒精燈的火燄、熄燈點燭、豆子散發香味的幽雅元素組合下,整體氣氛悠閒溫馨。而半自動義式咖啡機+刀盤電動磨豆機的組合則是用在煮星期假日時早餐桌上的拿鐵。

雖然這些搭配各有場合,不過個人比較認同的是法式壓+個人手搖磨豆機,在豆子新鮮下,法式壓會把豆子的原始風味赤裸表現出來,從第一口到最後一口,從賞味期第一天到最後一天,每一口每一天都是獨特的,且法式壓的悶蒸方式對豆子是很敏感直接的測驗,好或不好,一嘗即知,這個組合還有另一個優點,是它們都可以拆下來分解清洗,不會有殘餘的問題。所以後來我都用這組合來記憶各種豆子的風味。

【後記】比利時壺的送水導管有過濾頭和綁濾布二種方式,因為濾布若清洗不淨會有油臭味,所以我用的是過濾頭。

【十二月二十四日。星期四】聖誕夜

一早出門,約六點五十多分時火紅太陽才剛爬升天邊,但金澄光線已將大地輕輕覆含。腦中想了半天,很難用文字形容這種奇異的美,浮出的連結畫面是米勒晚禱圖畫裡的天空背景,雖然米勒繪的是黃昏,但現在的東昇光輝彷彿他畫中的西下色彩。從這兒聯想到,因為常看著自然色彩所以也會注意書本中的文字形容,有次讀到“天空泛著魚肚白”,記憶中這是小時候讀到對黎明時的天色形容,但是現在很難馬上意思到什麼是魚肚白,就像是有次和爸爸聊著,有關滿天星星閃爍的瑰麗,我說我們應該不會有遺憾吧,因為沒有見過那種狀麗(好像小時候見過一次),看到的都是二三點如針尖大小的星星,既然無從對比也就不會遺憾!



晚上因某些事和D有激烈的口角。
過後心裡昇起一種既悲哀又莫可奈何的心情,非關口角爭端,而是就連氣極時,理性還是像禁箍圈般牢牢掐住情緒,不能再像小孩般肆無忌憚的忘形發洩、不能口出惡言、不能摔東西、不能甩門離家、不能失控消費、不能…,結果呢,心裡清楚那股“生氣”左衝右撞沒個出口,硬是壓了下來,變成一粒種子,以後的每一次因它而生的氣都讓它長大,於是原本活潑潑的性情就被這漫生的枝分裂分裂。不過話說回來,成人世界裡的“生氣”原本就牽涉很多層次而複雜,若用小孩的方式盡情發洩完後,事情還是不會解決,不過又說呢,或許情緒完全發洩出來後,就能更理性思考,重點是,性情不會在長期陰影下被扭曲,所以或許還是應該找個地方用成人的方式發洩,什麼是成人的方式?我能想到的是快走或運動,用消耗體力方式把情緒發完,情緒“餘毒”就不會污染內在,哎,我可真“健康”啊,用腦袋想就排除了找人訴苦和瞎拼。



翻讀村上先生2002年出版的《蘭格漢斯島的午後》, 看到Chapter19的篇名是「小確幸」,不知小確幸的說法(村上的定義是,人生中小而確切的幸福)是否就從這本書流傳出來的?
寫到這,又想起村上的另一本書,2004年出版的《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這本書應該和《1Q84》接續著讀,為什麼呢?村上先生有趣的事,我認為有二個地方,一是他的書名,大部份都極簡口語化到,彷彿把流動中的故事,行動中的事件截一個動作或影像出來,以那個動作或影像為書名,但又崁合得如神來一筆般恰恰好,另一點有意思的是,他的文思和生命是合一的,從他的作品可讀到過去也可預見未來的方向,而《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就可瞧見寫《1Q84》的心情伏筆(個人觀點)。

【後記】說到加註(個人觀點)這四個字,是因這樣做彷彿能讓人安心,因為這裡寫的想法語調都是閒閒散散、很當下的。沒有經過深刻考究,也有可能過一段時日再回頭看自己又有其他想法也說不定,而且每個人的生活樣態、生命閱歷不同,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是獨特或時時翻新的。所以呢,真的就是生活明信片!

【十二月二十五日。星期五】細雨

昨天說到小確幸,村上的小確幸是什麼呢?是 - - underpants!在p.80他寫著,
“抽屜裡塞滿了摺疊整齊捲好的乾淨內褲,不正是人生中小而確切的幸福(簡稱小確幸)之一嗎,我這麼認為。”

村上的個性是“若是能將這類基礎作業仔細做好的話,生活中便會不時出現意想不到的平順狀況而輕輕鬆鬆過下去”,所以會這樣認為,是很理所當然的了。



村上的這本書《蘭格漢斯島的午后》,在冬夜讀來,有種讓人既溫暖又舒服的感覺,就如他在「安西水丸性-代前言」中寫的,

“村上說這些文章,很像在一家樸素而氣氛良好的酒吧吧台寫信給友人的情況。走進店裡,在吧台前坐下,用眼神與酒保打個招呼,酒保送上辛辣得恰到好處的酒,古老的歌曲輕聲播放著。於是村上拿出筆記本與原子筆開始動筆「近來好嗎…」類似這樣的感覺。
事實上,我就是像在給誰寫信一樣,寫出了收錄在這本書裡的文章。我總是將忽然浮現在腦海的東西原封不動信手寫下,然後直接裝進信封寄到水丸兄那裡,讓他配上插圖。我的文章能夠配上水丸兄的畫作,真的是非常幸福的文章。這是因為他們完全沒有要讓人佩服或要讓人讚嘆的必要。他們出生之後身體就直接裹上了「水丸性」的外衣,非常舒服地安頓在圖畫的旁邊。“

讀著讀著,有時我不禁會這樣想,他的一些散文小品,除了流露出對細節的細微觀照,也是一種穿梭在長篇中的“每天持續下去”的自我要求-磨練觀照力與文字書寫,一如他用慢跑來保持體力與專注力。

很喜歡這種走在“對”的路上並持續深刻思想的人。

【十二月二十六日。星期六】天沉風起,窗外的樹呼嘯抖顫。

【十二月二十九日。星期二】暖日。

溫暖的陽光召喚著人。上午連絡了D約好中午後來趟「豐富之旅」,這屬於我們的祕密之語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就是吃東西買東西。人在某個地方久住後,都彷彿變成那城市裡的慣性動物,有一定的漫走路線、一定的喜好食物。我們從中餐開始「豐富之旅」的路線,在日式、泰式、印度、中式等,猶豫討論許久後,終於決定起點從日本料理開始,然後是走走晃晃中山北路七段,路上還碰到S等美代子,好像大家都趁日暖出來逛逛。接著再去Hola 看杯杯盤盤,通常我是純欣賞的,家裡的杯子大底背後都有個小故事或插曲,只因為“美”而收納的較少。再來呢,走得有點兒累了,慣性的巡迴點是高島屋,到詩特莉聊天吃總匯三明治下午茶(有時是到明月堂午茶)。然後再逛,雖然一點也不餓了,但還是要來一塊口福堂的「季節限定版」,最後把地下街的三家麵包店都光顧,買了好吃的麵包回去。就這樣,一個下午的吃東西買東西,超黑皮的。

【十二月三十一日。星期四】

2009的最後一天。
和D說好待小孩入睡後,一起在電視前倒數,結果他居然躺在沙發上就睡著了。

【一月一日。星期五】涼爽怡人

晚上約了一群好友在家聚會。
經過幾次大型聚會後,我們發現對現在這個家的空間規劃超滿意的。
這次是找K設計的,多年的好友默契下,他很快抓到我們要的前題需求。大致簡說如下:

臥房的坪數不用高。因為有感於現在的家庭成員疏離感重,所以將臥房的功能簡化到睡眠和書房二個功能。(經歷多種書架經驗,這次的要求是一定要有門片而且和牆壁同一色系,同一色系的原因是視覺開擴;堅持要門片的理由一是遮住凌亂二是避免落塵)
另闢一個小型TV區。目的是“因陋”而降低對電視的依賴。
客餐廳共同佔用較大的區塊。朋友間攜幼聚會還是我們這時期的頻繁活動之一,所以客廳空間要大,除了一部分的人可在餐桌(長形桌)上聊天(男人)、一部分的人可在客廳裡(低圓桌)聊天兼顧著小孩(女人),還有就是在客廳裝置了自動布幕、投影機…等環繞視聽設備,大家可以看電影、聽音樂、放映出國拍攝的照片。
餐廳和廚房間採開放式小吧台空間區隔。大家傳飲料遞食的動線流暢,氣氛溫馨許多。
而且,因為還是小孩吵鬧的人生階段,所以,人浮動呢,環境色調就以雅素沉靜心情為主,傢俱擺設簡單大氣,釋出多的空間容納小孩遊戲的肢體動作、發洩旺盛的體能。

我們就要在這裡過第三個農曆年了,經過二年的溫馨生活,這個家一踏入門就感受到“和氣”氛圍,空間是會說話的喔!


【一月三日。星期日】涼爽怡人

在做家庭清潔時,和D說到請人「鐘頭清潔」一事,我們一致的認為,在小孩還小的時候,不要因為累就請人打掃,要帶著小孩一起做,這樣除了有參與、認同感,小孩才能有樣學樣學會怎樣做家事、如何打掃(清潔打掃是有技巧的),從小生活在整齊清潔的環境下,長大後應該就知道如何保持自己生活空間的潔淨吧。話說到此,D親暱的拍我一下頭,因為呢,他大概想起都是他教我一些生活事,怎樣洗廁所、清濾網、洗衣前要翻口袋…等清潔工作,甚至煎蛋作菜也是他教的(我第一次煎蛋的煙就讓煙霧警報器響)。所以,去年爸爸住到樓上後,看我煮出一桌的晚餐,居然說,「唉,有家庭主婦的架勢了」,那語氣到現在我還摸不清是欣慰還是感嘆。

【一月五日。星期二】冷冷的天

截至目前,這段「來一杯」的coffee time,最令我開心的是,有人喝過後用很驚喜的語調說「有回甘耶」、「餘韻悠長」…等,或聞到濃郁咖啡乾香時一臉幸福的表情或說這杯咖啡穩定了她的精神,甚至形成一股期待我把「傢私」擺出來的氣氛! 最動心的話是,在我慢慢影響下,這些「來一杯」的C咖們都說,咖啡路上已「踏上不歸路」、「回不了頭」了!我想,這是一定的囉,我用的不只是新鮮豆,而且在嚐新的個性影響下,買的都是藍眼曼特寧、黃波旁、喜拉朵、PWN、Typica、肯亞AA、Gayo…等「好料」呢!
Ps, 還有,新鮮黑咖啡配巧克力類甜品或起士蛋糕是絕配喔!


【一月六日。星期三】十三、四度冷冷的天,溫度比昨天再低一些些。窗外的樹,葉片盡落,但枯枝上的星星點點綠芽,將冬樹裝點的鮮活有元氣。

今早打開書櫃順手拿出一本書來讀。看到直立橫豎的書“林”,當下微微一驚,架上沒讀的新書可用“落”為計算單位了!我想這是現代愛閱者的痛苦,時間太少、瑣事太多、新書出版速度太快,明知書買回去後,不知哪年哪月才能有那機緣“陪伴在側”,但是不買呢,三不五時看到那書衣書影又會惦記懸掛在心,於是每每都用,「買一件衣服的錢,不知可以買幾本書」的說法說服自己把書從書店搬回到自己的書架上,只是隨著新居的書櫃書滿為患,買書的動作從光明正大轉為偷偷摸摸,連自己都買得心虛了。



這次閱讀的新書是「絕望中遇見梅爾達」。我好像每隔一段時日都不自覺的會讀一本關於心靈的書籍,不知是不是代表了生活中不時需要一些源泉活水注入。
才剛讀了幾頁,有一句話很美,「最初的平安-寧靜的湖」,有過這樣的心靈連結經驗,所以短短幾個字就感染到那平靜的力量。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