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98。0717-0731
2009/08/06 23:37:43瀏覽257|回應0|推薦0

0720】一早灰濛濛、飄雨。

這幾天小病,精神狀態多半是處在昏沉裡,感覺要保持清醒好困難。

1. 「行善的誘惑」,想買想讀的一本書。第一次看見這書名,就埋下思考的種子,再觀察週身行善的人的行為、念頭,感觸想法益增。捆綁心智意念的無形繩索,可以是善或惡。

2. 將昨天買的單品豆,用在拿鐵上。這支豆子可以說是我的品豆筆記裡,“甜味” 的啟蒙。細數回去,新鮮、酸是DNA、乾香、養豆、果酸、醇厚、回甘、餘韻等,都讓感官實證經歷過,不再只是“知識”。而品豆筆記裡的第一把鑰匙是“新鮮”。

0721】清晨徐風


日照蟬鳴前,清脆鳥鳴劃開薄曉
細微的風在新鮮裂縫裡游盪摩梭,而

夏陽以帝王之姿邁進
金色亮閃撞醒空氣,騷動沉寂
滋生一地,忙

0722】日全食

再思索0624記的“每隔幾日的one hour全然孤獨狀態(一人在咖啡館裡書寫閱讀),是靜觀疏離,是傾聽內在”這段,為什麼那麼迫切於全然孤獨狀態?

腦中先是跳躍出,這是不是一種廣義的吳爾芙,「自己的房間」說法?自己又連忙否定這念頭,現在的女人有能力擁有自己想要的生命樣貌,拘束一己的不再是男女有別的性向。我迫切於孤獨狀態的心念,是超越兩性的,是朝向,人、生活、生命的視界,是傾向坎伯說的:「我們要有自己的神聖空間,不論時間長短,每天都要在此空間進一步開發自己內在的精神。」我把孤獨狀態形塑成神聖空間,在其中體驗寧靜,然後將體驗寧靜的連結經驗帶回這世界。

0723】盛夏烈陽

很多時候,看著黑幕天色轉成曉白、第一聲鳥啼掠過、清晨微涼觸上肌膚、遠方山色漸層…,在在讓人懷起,自然是人類最原始的鄉愁。

0724】高溫的濛濛夏色-大暑  

意念、種子、土壤

1. 常常是這樣的情形,某些情狀下自發了某種意念,這意念好像是一粒種子,當遇到適合生長的土壤時,並經過時間之風的吹拂下,抽長出小芽。

這意念如果是無害的,我讓它自由伸展,探觸可能的方向。如果是有害的,我會醒覺地利用抽離、轉念等方式,給它貧瘠的土壤不讓其生長。

2. 之前淺記的「花開花落」、藝術家一念,好像是種子,讓我有了一點觸動。這時榮格的,關於「藝術創作、藝術家、藝術衝動」三者關係,突然地,如風吹來,如雨滋潤,感到小芽的生長力在內雀躍。

3. 今天莫名所以的順手翻了翻之前新買的一本書(想看的書太多,而閱讀時間太少)「靜觀潮落」,才瀏覽幾頁就驚奇發現書&我的幾個相似心態:

一是在【編輯說明及閱讀建議】的地方,“對於因忙於生活而缺少時間閱讀的女性,每天給自己十分鐘,閱讀一篇”。而我正因忙於生活,才想到盡可能每日花十分鐘記一點點生活所思所感,且名之為生活明信片,寫的內容也是“其所重者在心靈層面而非物質層面”。

二是“讀完這本書,如果妳想更進一步探索「簡單富足」的奧祕,那麼神話學大師坎伯(Joseph Campbell)的著作,可作為妳閱讀的進階。”奇妙的是,我昨天才看完「坎伯的生活美學」,正仰慕地搜尋影響坎伯的人,喬哀思、榮格和尼采的書,打算一網略讀。

三是,再翻到前言,“如何在我最真實的精神渴求和經常不堪負荷的雜務與責任-對丈夫、女兒、病弱的媽媽、家裡的工作、世上的工作、兄弟、朋友、社區等等-之間取得協調與平衡。”哎,莎拉‧班‧布瑞斯納,我們是不是有著同樣心靈的女性?四,那,她歷史上的7/22-24呢?更奇妙了,“為了維持內在的和諧,我必得從每一個24小時之中提撥出一小時的獨處時光”、“刻意尋求孤獨”、“抓住獨處時刻”、“私人空間不足症候群索討的代價實在太高”…,這不是我這陣子所關注的?

五,最後的【內文簡介】,在家裡創設自我靜思的「神聖空間」,我7/22才若有所感的隨手記下坎伯「神聖空間」一詞。
我想這本書的更多內容和我目前的心態應該有著同質性。

0725】烈陽


把心帶上

早上片刻閱讀時,聽到D叫醒小小的方式,很直接的用聲音和肢體碰觸,小小很惱怒的反應傳來。心裡浮起,為什麼大部份人的心思都不細膩,尤其是男人。將心比心,當一夜深眠,知覺和感官都還在下沉的狀況,突然被一股外力猛然拉起,那感覺一定很不舒服。通常我都比他們早起,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就到廚房準備早餐,那打蛋、煎蛋、麵包機、磨豆機等器物製造的音量,或香氣擴散,都是一種波動,擾動清晨的寂靜,人的身體意識因此被“喚醒”,這時,多半他們都會自動起床。
此時的事後修補,是給小小一小段時間先將怒氣發洩,然後默默抱起放到我身旁依偎片刻。
這也是我常想的,想要改變人的某些狀況時,用引導的方式好過教導,引導雖然慢,但是從內在刺激轉變,這路徑是溫和而深刻。

0726】

每天忙著生活種種的同時,有另一種時間正悠悠地流著。  

                                    - 《在漫長的旅途中》

2009年7月26日,模斯‧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病逝家中,享壽90歲。

0727】7點不到,太陽爬到半天高。天色濛濛的悶熱

1. 昨天,玩得又瘋又累。
一大清早,和約好的朋友分別開了5台車從台北到宜蘭武荖坑野溪戲水,中午在蘇澳富美午餐、南方澳北濱公園看海、宜蘭河公園騎腳踏車,再晚餐至9點,回到台北已11點。我戲說今天玩了家庭版的鐵人,游泳、走路(跑步)、騎腳踏車,今天一早很疲倦的起床。

2. 昨天在長途開車的時間內,和D分享一個話題、一種心情,“女人一定要保有『自我』的心態”,或許看到一些女人在進入婚姻、生子的階段後,妻子、媽媽的角色,常是牽動生活、心情的操縱線,逐漸地,失去自我讓我們不知如何為自己生活,忘了為自己大笑、為自己哭泣。而當我們的內在自我認同模糊了,有時甚至連“人”的面貌都添了很混沌的色彩。這種想法,對男人,反之亦然。雖然,多數男人不會遺失自我,只是,有沒有真正聆聽到生活帶來的生命之音?

0728】雲濃,稍有微風

1. 神話的隱喻-關於「解讀」

精神國度,已荒野數百年,追尋者遺失的不僅是跨界視角,還有解讀的能力。

【0729 】空氣品質不好

在給朋友的mail上寫下:

不過,只要有心,心靈這條路徑上的徘徊是有其道理

責任,是加深追尋者的心靈深度

0730】濛濛的悶熱。遠方的山和高樓細節都被糊去,風景是線條的完成。

這一星期都在看榮格的書,有關心理學的部份

閱讀的感覺是,彷彿在他的文字羽翼帶領下穿過精神迷霧森林

視覺開展後,森林有如盧梭繪的夢的奇幻國域

體驗一種原始、深沉、黑暗…,我們還沒被制約在意象裡的暗示

原來,去過而沒法凝結成理性文字的經驗,都在這裡留下隱約足跡

0731】藍天,有風的熱

昨晚有一小段時間突然湧起一種心力交瘁的感覺。

肇因是,我因公事臨時走不開,D在辦公室等我等了3個小時,原本預計好的our time,就這樣過了。在回程的車上,一路無言,彼此是累和無奈。

回到家,2人為避免情緒不佳容易輕啟口角之爭,就先各做各的事去。

這時心力交瘁的感覺突然湧上來。我不知道他人是如何拿捏生活。

一條生活流,有內部和外部,細膩watch到內部,外部才拿捏到支點,然後,才能平衡架構幾股的生活流。例如,好像小小,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力調整他,現在的他終於讓我們有時間喘息,他的前方也看到還有空間,但是如果說其他小孩是均衡發展,他則是傾斜式的,高功能部份大概只有老師才知道方法刺激活絡那部份,其它部份我們只要求跟上。總的來說,因為以前看到隱含在內的某種狀況,先知覺的去做,事情後來就比較easy了。

爸爸呢,是另一種情狀,照顧他的生理健康,目前只能說是停下急壞的速度,變成緩慢的衰微。我做的是勞力付出,將近一年的拿捏,這股生活流的外部看起來是平衡的,但是內在的某部份持續細細擾動,那就是,面對至親人的生命力下降,日日目睹他行動變的遲緩、看他心靈的變化、看他時有無助感知那日的來臨,且在不遠處,這樣的心情,對家庭其他成員無能傾訴。

2股生活流,一股雖然古怪但生命力是勃發的,另令一股的生命力是趨微,日日迴盪在這樣的差距張力裡面,加上其細細支流,令生活偶有疲憊。於是,我和D的情感是生活上的重要平衡砝碼,今天沒有度過預期的時光,D是累又不開心的,我難免心情波動。

不過,沉思些許時間後,生活的歷練告訴我,這時來點幽默插曲是有益身心健康的,靈機一動,從冰箱拿出櫻桃置於D旁的小桌上,呼喚引誘小小說,「來吃葡萄的妹妹-櫻桃」,D一聽就笑了,不過,這笑話敵不過小小的固著傾向,他還是只堅持葡萄是水果,櫻桃不是葡萄的妹妹。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