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26 14:31:05瀏覽893|回應0|推薦1 | |
正覺同修會所以會說: “黃金”譬喻為“如來藏”。“指環”譬喻是「阿賴耶識」。 香冠柏用同理可證明: 【“金碗、金指環”離開了金體,就沒有“黃金”體性可言。】 所以,“阿賴耶識”沒有轉識成智,體性都離開了“如來藏”! 正覺同修會最得意的“阿賴耶識”就沒有等同“如來藏”可言!
香冠柏早就知道了正覺同修會的「大讀蟲」專搞無厘頭的,蕭平實拿了一只「金指環」就騙吃騙喝,大家也不看看仔細,「金指環」的「阿賴耶識」是不是真的「黃金」做的? 果然是鍍金的「阿賴耶識」說是要等同真金的“如來藏”?
正覺同修會都在禮參“文字佛” 真理本來簡淺詳明,那有正覺同修會用二種法門修行的這樣的複雜。 知識文化的提昇,沒有文盲的社會,正覺同修會修道者大部份都處在意識型態的經書中,以經解經,正覺同修會總是不知「道」的變化。 應該是說: 文字本身不變化,「道」在文字中,確實是可以任由人來千變萬化的! 只有一件歷久都不會改變的真實相, 就是文字障礙道斷。 大藏經典的“如是我聞”;所記載的也只能算是指引途踁,所有的經書,的確也都是依人之因緣所生而做的法門。 喻為決疑,令人生疑,是不成喻, 喻不成者,義則自壞,即墮負處。 後學者初入法門,無法深入經藏,只得依從人師再說一遍罷了,人師修行深厚,出書釋解經典,講的再好、說的再妙,那還是個人的心得,所有的人師總還是不能講出自己的慧性有多了得。尤其做為正覺同修會親教師的修行者,是不可輕視未學的,未學的一門精進,就有可能超越親教師的機緣。“智慧、自性"人人自在本有,並不是依賴正覺同修會親教師所傳才可得,何況正覺同修會親教師關起門來,光是用講的也還不算是心法。 大藏經典記載,已經如實展現,為何正覺同修會的不敢正視?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 <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二>: 佛告舍利弗:我不先言諸佛世尊,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說法,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是諸所說,皆為化菩薩故。然舍利弗!今當復以譬喻,更明此義。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後學無明初識,常念深入經藏,高唱智慧如海。 “大藏經律論"全書即然都有記載,所以這一時正覺同修會的修行者都會執著於文字相之妙,個人有了崇拜的文字相,才會 “闡釋理證、引諸教證。"以經典義理分高下。 <無量義經-說法品第二>: 善男子,自我道場菩提樹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觀,觀一切諸法不可宣說,所以者何,以諸眾生,性欲不同,種種說法。性欲不同,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顯真實。是故眾生,得道差別,不得疾成無上菩提。 善男子,法譬如水,能洗垢穢,若井、若池、若江、若河、谿、渠、大海,皆悉能洗諸有垢穢,其法水者亦復如是,能洗眾生諸煩惱垢。 善男子,水性是一,江、河、井、池、谿、渠、大海,各各別異,其法性者亦復如是,洗除塵勞等無差別。三法四果,二道不一。 善男子,水雖俱洗,而井非池,池非江、河,谿、渠非大海,如來世雄於法自在,所說諸法亦復如是,初、中、後說,皆能洗除眾生煩惱,而初非中,而中非後,初中後說文詞雖一,而義各異。 所以離開文字相,稱之“教外別傳", 就不會依人師所言之心法,語言道斷。 <金剛經>全文皆在強調離一切相, “色見"當然包括文字相。 “甚深微妙法”是離“文字相”的,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也明明都有譬喻說明,以手指月,您是看手指?還是看月? 正覺同修會的「大讀蟲」多數善於閱讀藏經典的修行, 但知深入經藏,以為智慧如海,卻不知文字障礙道斷。 正覺同修會的「大讀蟲」害怕一旦離開文字相,就失去了方向,所以執著在經典妙相中求文字佛。
「金與指環」:是正覺同修會「大讀蟲」舉證「明心見性」的譬喻方法。「金與指環,非一非異,無有不同」然後賊頭賊腦的同理變作了「金指環是阿賴耶識心體,黃金是如來藏,非一非異,無有不同。」,學老千用一只「鍍金的指環」,從此發展了正覺同修會,把大眾當做愚痴,專騙初機佛子眾生。 金指環是由黃金所製造而成,離開金體,就沒有金指環可言。如此簡單的道理,連幼稚園孩童都懂,而正覺同修會竟然故意還搞不懂。 「阿賴耶識(阿陀那識)」離開了「如來藏」,體性不同,就沒有「如來藏」可言了! 正覺同修會那些大讀蟲是在然害怕樹倒猴孫散。 |
|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