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世說新語》中人物品藻之方式 (一)
2007/05/13 15:03:10瀏覽3567|回應0|推薦1

廖柏森

        人物的欣賞發展到《世說新語》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型態,它專注於人物個性才情所外露的灑脫精神,而不附麗於教化或政治的目的。基本上,《世說新語》的人物品藻建立在兩個認定上:(一)人物之情性乃出於天生,後天殊少改變。(二)人物之外徵實與內質相符應,觀乎外即可知乎內。(註一)這是承襲《人物志》之品鑒原則,也是時人的一般觀念。因為魏晉人物的道德意識不強,而喜就人具體呈現的情性之種種風貌姿態作欣賞觀照,這是屬於天賦才質的一面,乃是不可虛偽造假的;人的內外在才質亦因此而殊少移易且相互符應,如此則在人物品藻之時,才能由外貌正確徵知其內質,且這種徵知並不會因時間改變而喪失其客觀性,才能為大眾所徵驗信服,《世說新語》就是具有這兩個思想基礎,方有可能進行人物品藻的活動。再者,《世說新語》本身的語言,還有一個極具文藝價值的特點,那就是它能以短短數語及能描繪受評者的全幅性情面貌,此不僅表達力強,且在用字遣詞上極盡簡練優美之能事,令人體味不盡。人物品藻乃形成一種高層社會的活動,並富有審美的性質。下文分析《世說新語》的品藻型態所依據的方式。

第一節       比喻

        比喻本是文學上一種表現方法,它是把所要敘寫的事物比擬為另一事物而呈顯出來,這在我國一向被視為是詩的「六義」之一,所謂「賦、比、興是《詩》之所用,風、雅、頌是《詩》之形成」《毛詩正義》;而鍾嶸《詩品序》中曾說「因物喻志,比也」,也就是以事物來借喻情志,不是直接的抒發。這在先秦儒家「比德」的觀念中就已有相當的發揮,亦即把外界事物作為人之道德屬性的一種比擬象徵,認為人能從外界事物之形象或變化中觀照反省到自己的道德修養層次,人欣賞外界事物所得到的愉悅感受正是因其包含有某種道德內容,甚至由於這種欣賞而提升了自己的道德品德。如孔子說: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這都不是單純的自然現象之描述,而是蘊含了深刻的道德意義,人必須從這種觀賞中確實體認到自己的道德處境。其後劉向在《說苑》中有更詳細的解釋:

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義;淺者流行,深者不測,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綿弱而微遠,似察;受惡不讓,似包;蒙不清以入,鮮潔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萬折必東,似意;是以君子見大水觀焉爾也。(雜言)(註二)

        可見在比喻的表現手法下,對儒家來說「自然美就不是純客觀的東西,它包含有審美主體的思想、聯想、想像的成分,也就包含有意識形態的成分」(註三),在我國美學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在《世說新語》中這種比喻的表現手法,使用的更是頻繁,然而卻並不繫屬到人的道德情操方面;在人物品藻時,品評者運用豐富的像力,在人與外界事物如自然物或藝術品之間尋找一種類似性,然後將此二事象予以結合,用一種高度精練而又優雅的語言形式表達出來,以突出所要品鑒的人物之特色。如:

嚴仲弼,九臯之鳴鶴,空谷之白駒;顧彥先,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龍章;張威伯,歲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陸士衡、士龍,鴻鵠之裴回,懸鼓之待槌。(賞譽)

        事實上,人的風姿氣質就是一種完型性質,不容易為人具體地直接把握,所以很難用一般概念性的邏輯語言表達清楚。因此《世說新語》品評人物的方法就借助於具體切近的事物來表現一些只可意會而難以言傳的品質,如:

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容止)

        在此,藉著自然景物所喚起的意象,可以想見嵇康之為人。在平日他的威嚴如獨立之孤松,隱然有卓爾不群之意,然而一旦喝醉了,其體態又彷彿高大的玉山即將傾頹,有一種豪快的神情,這兩個明顯的對比適足道盡嵇康個性的全貌。此種品藻人物的方法,不僅可以使人利用視覺想像而興起活潑具體的形象,甚至還可以使用聽覺想像來獲致整全的人物印象,如:

                世目李元體「謖謖如勁松下風」。(賞譽)

        「謖謖」乃是強勁的風聲,再搭配聳立的松樹之形象,很直接地就呈現出一個正氣凜然、守正不阿的人物,而無虛太多的敘述言詞,短短七個字就將人物之個性描摹得非常傳神,這也正是魏晉時人重視語言之美的表現,不啻為一種精緻的藝術活動。然而一種藝術總會涉及創作者與欣賞者之間傳達和溝通的問題,尤其這種比喻性的象徵語言難免有某種不確定性,評者與觀者對所比喻的事物並不一定有相同的了解,但只要其品藻詞語所指涉的內容幅度在當時能有共通的感受和認識,而在某種程度內可被理解的話,評者與觀者仍可建立一相同的品鑒認知。在《世說新語》中有某些常用的比喻對象,可以確定他們對時人而言,已具有共通的普遍意義。譬如以「玉」作為名士的比喻就有:

                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賞譽)

                魏明帝使后弟毛曾與夏侯玄共坐,時人謂「蒹葭倚玉樹。」(容止)

裴令公有儁容儀,脫冠冕,麤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見者曰:「見裴叔則,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容止)

王大將軍稱太尉處眾人中,似珠玉在瓦石間。(容止)

        以上諸多「璞玉」、「玉樹」、「玉人」、「玉山」、「珠玉」等比擬用以象徵君子之德(註四)及儀容之美,乃是當時社會所習見的用法;其它諸如「松」、「柳」、「朝霞」、「日月」等等自然事物也都具有象徵人物美的豐富意象,這種把人物各個微妙相異的個性與自然事物現象相結合的方法,使原本抽象的人格內容得到具象化的表現,在《世說新語》中實具有美學的重要意義。

 

 

( 創作文學賞析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jason&aid=956885